時至今日:俄羅斯還有多少裝備值得中國“薅”?

同溫層壹號 2024-04-19 20:50:06

在我國軍事工業發展道路上,俄羅斯提供了很大助力。小到武器彈藥,大到飛機坦克,都能從我軍身上看到俄制武器的影子。

時至今日,我們對于俄羅斯軍事技術的吸收,不說吃幹榨淨,也“薅”得差不多了。不過俗話說的好,“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盡管在近年來,我們的國防工業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甚至在某些領域屹立世界之巅。但在一些關鍵技術領域,我們仍然可以從俄羅斯的軍事裝備中汲取經驗。

航空發動機:

航發工業被譽爲“現代工業皇冠上的明珠”,航空發動機是戰鬥機的心髒,直接關乎飛機的作戰性能。我國在此領域起步較晚,也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與俄羅斯相比,特別是在材料和工藝等關鍵節點方面,仍有提升空間。

俄羅斯的AL-31系列發動機已經廣泛裝備在我國的殲-10和殲-11等三代戰鬥機上。而俄羅斯第五代戰鬥機使用的“産品-30”發動機和圖-160戰略轟炸機使用的NK-32發動機,如果能夠引進,將極大地提升我國航空發動機的技術水平。

産品-30發動機是俄羅斯爲蘇-57戰鬥機專門研制的,具有低可探測性和矢量推力能力。其加力推力可達18噸,推重比高達10.5,遠超我國的“太行”發動機。産品-30在材料技術上的應用,如單晶高溫合金和陶瓷基複合材料,使其渦輪入口溫度可達1800攝氏度,這些技術是我國目前尚未能批量應用的。

NK-32發動機則是“白天鵝”圖-160戰略轟炸機的心髒,單台推力高達25噸,是世界上功率最大的航空發動機。正是因爲有了NK-32發動機,圖-160在航程、載荷能力和飛行速度上都大幅超過了我國的轟-6轟炸機。如果能引進NK-32發動機技術,將爲我國大推力發動機的發展提供寶貴的參考。

而如果俄羅斯願意出售一批圖-160給我們進行逆向工程研究,將大大加速我軍構建空天一體化打擊體系的步伐。

直升機領域:

在直升機領域,俄羅斯的米-28N“天夜獵人”和卡-52“短吻鳄”直升機以其重型武裝和強大的火力而聞名,與我國的武直-10等中型武裝直升機相比,它們在機載武器和火力上擁有顯著的優勢。

米-28N“天夜獵人”直升機的正常起飛重量達到11噸,具備在高原等複雜地形作戰的能力。它能夠攜帶多種武器系統,包括艦炮、機炮和導彈,是俄羅斯軍隊中的主力攻擊直升機。

相較之下,武直-10起飛重量僅爲7噸,主要裝備23毫米雙管機炮和有限的空空導彈。

卡-52“短吻鳄”直升機則以其共軸反轉旋翼設計而著稱,提供了更強的機動性。

這類重型直升機的裝甲防護也遠超輕型武裝直升機,米-28N采用整體裝甲鋼板和複合材料,提供了全面的防護,能夠抵禦12.7毫米機槍彈的攻擊,駕駛艙的裝甲化設計進一步減少了被地面火力摧毀的風險。

此外,重型直升機的過載能力較強,能夠執行搭載特種部隊進行縱深突擊的任務,完成多樣化的戰術組合。

盡管它們在維護保障上較爲複雜,成本較高,且高速飛行時油耗較大,但考慮到它們在提升作戰能力方面的顯著優勢,米-28N和卡-52仍然是值得考慮的理想裝備。

通過引進少量樣機並進行仿制,不僅可以加速我國新型重型武裝直升機的研制進程,還能爲我軍帶來了新的戰術思路和可能性。

海軍領域:

俄羅斯海軍雖然已整體“大幅落後”于我軍,但還有一個“香饽饽”,那就是核潛艇技術。

在海軍力量的構建上,俄羅斯的北風之神級核潛艇無疑是一項令人矚目的成就,它集合了衆多尖端技術,爲潛艇的隱蔽性、性能和作戰能力設定了新的標准。

北風之神級的船體設計采用了梯形結構,讓潛艇呈現梭形,這種設計不僅優化了流體力學,還顯著提升了聲學隱蔽性。此外,潛艇表面噴塗的全新複合材料消音瓦和集成的先進主動消音系統,使得北風之神級在各速度段的噪聲水平都優于中國的094和095型核潛艇。

得益于優秀的渦輪齒輪傳動設計,北風之神級的最大速度可達31節。相比之下,我國現役的094型核潛艇使用的減速機傳動,在航速上存在一定限制,潛航速度只有22節。

北風之神級的內部采用了模塊化隔艙設計,這不僅使得艦內布置更爲合理,而且簡化了維修保養工作。這些設計思路都能爲我國核潛艇的未來發展提供寶貴參考。

不過,“北風之神”被俄羅斯視爲壓箱底武器,技術共享的可能性很小。國産核潛艇的未來,還得靠自己努力。

防空導彈領域:

在防空反導領域,俄羅斯憑借其S-500防空系統再次證明了其技術的先進性,該系統被廣泛認爲是全球首款具備反彈道導彈能力的防空系統。S-500的多用途性能使其能夠對抗飛機、近空飛行器、衛星以及各類彈道導彈,包括洲際導彈,實現了真正的空天防禦一體化。

與前代S-400系統相比,S-500的射程提高了50%,理論上能夠攔截美國現有的所有空中威脅。

S-500系統配備的高超音速77N6反導彈,重達2噸,其速度和攔截能力遠超美國的“愛國者3”型攔截彈。能對高超音速目標實施有效攔截。

此外,S-500系統配備了多波段雷達,整個系統實現了全自動化控制,反應時間僅需3~4秒,能夠同時追蹤20個空中目標,並對其中10個進行精確制導攔截。

這些數據均優于中國現役的S-400防空系統。

S-500無疑代表了當前世界防空武器的最高水平。如果我軍能夠裝備S-500系統,必將大幅提升我國的戰略防空反導能力。

超大型運輸機:

安124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運輸機(此前唯一在役,排行榜首的安225已經毀于俄烏戰爭的炮火之中),以其驚人的運載能力和卓越的性能而著稱。

安-124的最大起飛重量達到405噸,遠超過我國目前運力最大的運-20運輸機的220噸。

其貨艙的尺寸爲43米長、6.4米寬、4.4米高,內部體積達到1200立方米,相比之下,運-20的貨艙體積爲340立方米。巨大的容積使得安-124能夠一次性運載我軍幾乎所有主戰裝備,包括99A主戰坦克、武裝直升機、反導系統等,能極大地增強戰略空運能力。

在短距起降性能上,安-124同樣表現出色——能在僅1200米的跑道上完成起飛,因此場地限制更小。

安-124搭載的D-18T高涵道比發動機也是一項關鍵技術,實用航程達到4500千米。

此外,安-124的多功能性也使其能用于緊急空運救災物資等非軍事領域。引進這類大型運輸機將使我軍的戰略投送能力實 現質的飛躍,對于保障國家安全具有重大意義。

當然了,盡管俄羅斯在某些尖端武器技術上仍具優勢,但中國軍工技術發展一日千裏,也許在不久的將來,俄羅斯僅剩的“軍工遺産”也會對我們失去吸引力。

10 阅读:5620
评论列表
  • 2024-04-20 10:25

    嚴重懷疑小編是來套取情報的。

  • qzuser 10
    2024-04-20 16:38

    其實俄羅斯已經沒有什麽武器可以賣給中國了,國産發動機已經趕上來了,重型直升機也有了,核潛艇技術不可能賣,防空導彈也不比國産的先進多少。超大運輸機沒必要搞,弄個運30就很好了,對標美國佬的環球霸王。所以,沒啥整裝的武器可以出口中國了,只剩個別技術出口了。

  • 2024-04-20 12:02

    安東諾夫在烏克蘭

  • 2024-04-20 12:12

    現在的老毛子,武器性能都是吹出來的

  • 2024-04-20 20:36

    現在的俄羅斯已經沒有什麽值得中國引進的啦,中國想引進的都是別人壓箱底的一點存貨,別人也不會賣。願意賣的都是一些落後中國自己都一大截的,中國也看不上。所以中俄之間沒有多少軍事貿易。軍事合作的潛力也不大,合作還不如單幹。

  • 2024-04-20 19:44

    別看大毛戰場拉胯,那是以一己之力對抗北約全體,而且沒打出來自己的節奏,實際上大毛還是有點壓箱底的東西的,除了小編列舉的這些,還有那個糖葫蘆串的超級核魚雷,地效翼船,超空泡魚雷,圖160,船用核動力,大功率運載火箭……,一個老牌的工業帝國,只要你認真去挖,總會有些東西值得參考和借鑒一下的

    專怼鍵盤俠 回覆:
    航電設備太落後
  • 2024-04-20 10:17

    材料學,發動機,國外光刻,天下無敵

  • 2024-04-20 16:56

    你以爲大毛真這麽信任兔子啊?人家一直都留著後手呢!別整天靠幻想過日子行嗎?

  • 2024-04-20 18:55

    就剩核

  • 2024-04-20 16:51

    牛逼,連s500都值得學?

  • 2024-04-20 12:59

    任何尖端的軍事裝備都是一些工業體系的沉澱結晶而來,任何一款武器也都是由各種子系統的組成,如果單純以技術的角度去分析俄羅斯還能領先中國的技術,軍用核反堆技術和中大函道比發動機(其中以nk32和dt18爲代表)是唯二領先中國的核心技術裝備,放空系統其實都不是,S500看似技術性能領先紅旗-9很多,其實是設計理念的和防空導彈運用的技術不一樣(快彈和慢彈在射程上有太大的卻別)。且我國在防空系統中的電子設備以及抗幹擾能力上強出俄羅斯至少一代性能

  • 2024-04-20 11:13

    特種金屬材料類的不是更實惠

  • 2024-04-20 12:01

    核潛艇吧 其他的都不咋滴 圖160再快還能有高超音速飛行器快嗎……突防能力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人生若只如初見 回覆:
    有跟沒有的差別[得瑟]東西有可以用在別的地方
  • 2024-04-20 21:21

    現在也就核潛艇和核破冰船還可以合作!

同溫層壹號

簡介:網羅熱點奇聞,分享獨家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