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老路!好的靜脈曲張手術方案,讓血液重新找到“回心之路”

血管外科鍾若雷 2024-05-06 17:08:22

我的日常工作是和靜脈曲張打交道是最多的,來看過我門診的朋友都知道,靜脈曲張的USG聯合微創手術,在術前還需要一個充分的溝通。

一個高頻問題

那麽包括對患者的溝通。在跟患者面對面的溝通的時候,我統計了幾個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大部分的患者都會問:之前我腿上曲張的靜脈,就是那些頑強的樹幹,經過手術之後,他們的結局會怎麽樣?

如果是消失了,那我的血液要怎麽才維持,回流到我的心髒呢?

這是個很好的問題,今天鍾醫生就跟大家聊聊這個。

術式的核心

USG聯合微創手術,其核心是遵循人體血液的動力學,對病變的區域進行一個綜合的考量,制定完整的一個微創治療方案。其優點是複發低,手術時間短恢複快,並且沒有疤痕。

我以前講了很多關于USG聯合微腔手術樹幹理論,今天再舉幾個小例子,方便大家去理解它。

我們病變的靜脈,它就好比一條比較原始的懸崖山路,這個路面它有炮彈的坑,上面還會掉石頭,那是很危險的。

我們比較好的方案就是把這條路,給堵住免得有更多的人,在這條路上不停的吃虧。

咱們的手段就是告訴我們下肢的血流,這條危險的山段已經作廢禁止通行,要不你繞一下。因爲有那麽多路還留著讓他去走,有問題的血管,你終究是留不住。

另尋通路

那很多人會擔心,我們聯合微創手術,當我們在封完馬路,處理完主幹之後,一些小的病變的靜脈變成了什麽樣子,它會在我們體內造成新的麻煩嗎?

從微觀層面上,經過手術處理之後,這些細小的靜脈血管,就是我們樹幹的小樹枝,它沒有營養物質的供給,他的細胞就會挂掉。

死亡的細胞,他會成凋亡,我們身體內,有吞噬細胞組織的這個大菌,它會對這些凋亡的細胞進行一個清理。

我們舊的血管他沒了之後,那麽原來流經此處的血液,會何去何從呢?

放心,他們只是換了一條路,從別的細小血管,逐漸的彙集到我們的深靜脈,這就是我們血管側支代償。

那問題的關鍵,下肢的靜脈數目繁多,除了我們的大隱靜脈小隱靜脈等等有名字的淺靜脈,還有些更加粗大的深靜脈,沒有名字的穿通支,這些穿支靜脈的儲備量夠大,足足的夠你揮霍。

一旦我們曲張的這些病態的淺靜脈,他處理掉了,我們血液的回流,他會迅速的重新分布。廣泛的沒有病變的靜脈血管,它可以足以保證我們血液的正常回流,而不至于發生,我們下肢靜脈血的一個交通擁擠。

再一點我們通過USG聯合微創,精心處理過的血管,其本身回心血量就不大,無需擔心這個血液它能不能回到心髒。

我們來看一組數據,在我們的下肢,淺靜脈它占回心血量的10%到15%,深靜脈占百分之八十五到90%,而靜脈曲張,它往往出現在那麽一根或者兩根的淺靜脈的行進區,而不是整個我們淺靜脈的整個網絡,整個系統都癱瘓了,所以病變的血管,它本身承擔的這個運輸責任,就非常非常的小,占比很低。

那麽病變處理之後,對整體區域沒有絲毫的影響。所以說我們身體的循環系統,它是非常聰明的,這個血液它早就找到了它的回心之路。

我們血液的循環,我們只需要給它一點點時間,來適應我這塊有一個血管消失了,這麽一個事實。當然靜脈本身就是老實巴交的血管,它不會像動脈那樣活潑好動,它只是默默的爲我們服務,他最好的狀態就是把自己隱藏起來。你可不能指望他出風頭,那樣的話就讓人心煩了對不對。

四大“回心”機制

我們知道血管的一些知識後,不如來看看我們血液動力學的問題,了解這些原理知識後,對靜脈曲張的原理,對手術治療是非常有幫助的。

它也間接的回答了,患者關注的術後運血的問題,我們都知道下肢靜脈的血流,它有一個漫長的回心之路,他要對抗我們的重力作用,重要的是保持向心的一個方向。那是很艱難的一件事,有誰能幫助我們靜脈血流一把呢?別擔心,有四個關鍵機制,它們默默的推動這個過程。

分別是:肌肉泵、體位改變、心髒收縮力量、呼吸運動。

心髒收縮力量和呼吸運動,是每個人、每一秒都能保持血液回流的“基礎配置”,沒有它們,血液循環就完不成。我們心髒每次跳動,講真的,它們都不是白跳的,心髒每次收縮時,將會血液射入動脈;每次舒張時,則可從靜脈抽吸血液,分工合作十分明確。

呼吸也是,吸氣時胸腔容積增大,負壓增大,有利于右心房及腔靜脈擴張,靜脈壓力降低,促進外周靜脈血液回到心髒。

除了這兩個“回流基礎配置”,其它兩個,肌肉泵和體位改變,就屬于“高級配置”了。高級配置面前,並非人人都是平等,就現在,你在觀看這個視頻的時候,世界上有的人正在躺著睡覺,有的人在站立工作,還有人在戶外跑步運動等等,他們的肌肉泵和體位都不一樣,所以,回流狀況也就不一樣了。

這些高級配置的變化,正是我們在之前視頻中講到的,下肢靜脈曲張高發的關鍵誘因。

先看肌肉泵。

下肢進行正常肌肉活動時,骨骼肌的收縮,對肌肉間和肌肉內的靜脈産生擠壓,使靜脈向心回流。另一方面,因爲靜脈內存在瓣膜,使靜脈系統的血液只能向心回流,而不能倒流。它們組合起來,就變成了一個“肌肉泵”或者“外周心髒”。

這個機制有多重要呢?舉個例子,人在站立位時,足部靜脈壓約爲90mmHg,而在正常走路時則降低到25mmHg左右,下肢活動時小腿肌泵每次收縮排血量 30~40ml,使肌肉組織血容量降低50%,足部靜脈壓下降60%~80%。

我們常說,有事沒事活動一下腿部,堅持散步跑步,就是從這一條出發的。

再來看,我們體位改變,對血液回流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人體各部分靜脈血壓的高低,取決于該血管所處的位置與右心房水平的垂直距離。在右心房水平以下,每1cm靜脈壓增高0.77mmHg,而在右心房水平以上,靜脈由于重力作用使靜脈壓降低。在平臥位時,身體各個靜脈大體處于和心髒相同位置,所以靜脈壓基本相同。

進一步,以踝部水平靜脈壓爲例,在躺平時候是12~18mmHg,坐著時候升至56mmHg,站起來就高達 90mmHg。

所以說,站久了,找個凳子坐一坐,找個沙發躺一躺,也是很好的。最好是配合我們的肌肉泵,踮踮腳,擡擡腿,幫助我們下肢的血液,快速的回流。

#下肢靜脈曲張##鍾若雷醫生#

0 阅读:107

血管外科鍾若雷

簡介:副主任/副教授,專攻下肢靜脈曲張及其相關病變20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