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定義汽車,OTA能讓愛車常用常新嗎?

車轱辘 2024-05-17 07:02:26

“上半場卷電動、下半場卷智能”,這意味著新能源汽車已經發展到較爲成熟的階段。在車輛使用當中,車載軟件系統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尤其是新能源車企都在大力宣傳自己的軟件系統,仿佛沒有先進的軟件系統和算力十足的芯片就不要出來混。事實也的確如此,新生代消費者十分看重車機體驗。爲了持續提升用戶體驗,修正軟件BUG甚至是推送新開發的功能,軟件系統更新(OTA)成爲又一個熱門話題。

OTA到底是科技發展的必然結果,還是又一個爲消費者挖的坑?想知道這個問題,各位看官繼續往下看。

什麽是OTA? 流行的原因是爲何?

OTA英文全稱是Over-the-AirTechnology,即空中下載技術,是通過移動通信的空中接口,對SIM卡數據及應用進行遠程管理的技術。OTA升級就是通過無線網絡下載,升級設備所需要的更新,它最厲害的地方就是允許設備制造商在不需要用戶將設備連接到計算機或其他設備的情況下,遠程更新設備的軟件。

最早開始使用 OTA 升級技術的汽車品牌是特斯拉。早在2012年,特斯拉就推出了Model S 電動汽車,並開始使用 OTA 升級技術爲車輛提供軟件更新。同時也開啓了OTA升級技術在汽車行業的序幕。

隨著 OTA 升級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汽車品牌開始采用這種技術。目前,很多車企如像:蔚來、理想、小鵬、極氪、比亞迪、寶馬、奔馳、福特、通用等,無論是造車新勢力還是傳統品牌,不管是新能源還是燃油車,都已經開始使用OTA 升級技術爲車輛提供軟件更新。

OTA用作于汽車的哪些方面?

首先,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軟件更新,用于更新汽車的軟件,例如車載娛樂系統、導航系統、車輛控制系統等。通過 OTA 更新,汽車制造商可以向車主提供新的功能、修複漏洞和提高安全性。說白了,就是修正發現的以及用戶反饋的BUG,或者基于階段性的硬件平台開發新的功能並推送給用戶,就像是在同一台電腦上從Win8升級到Win10系統的原理相同。

其次,是數據收集和分析。OTA 可以收集汽車的各種數據,例如車輛位置、行駛速度、油耗等。甚至是用戶的駕駛習慣或者避險操作等,這些數據可以用于分析車輛性能、優化車輛設計和提高車輛效率。同時還可以收集用戶駕駛習慣,根據海量的駕駛數據,用于AI模型分析,形成新的算法,讓智駕系統更安全,輔助用戶駕駛更像是“老司機”在協助一樣。

再就是車輛場景定制化。OTA 可以用于定制化車輛設置,例如座椅位置、空調溫度、音響設置甚至香氛調節等。這可以提高車主的個性化體驗,使汽車更加貼合他們的需求和偏好。

“常用常新” 是用戶最明顯的感知

OTA的香,讓人們感知最明顯的一點就是“常用常新”。在軟件定義汽車的時代,車機隔三差五就會接到廠家的新推送,提醒“又有新功能上線啦”,這除了讓廠家和用戶之間的聯系變得更加緊密和頻繁,也讓整個用車過程變得更加有趣。

最近,極氪007在智能駕駛方面很出圈,除了多家媒體在各種場景花式測試,官方甚至搞了一場極氪007機械車位泊車的人機大戰,展示了極氪浩瀚智駕的現有水平和能力,也爲即將到來的ZEEKR 007 OS 6.1做了預熱。

就連上市僅一個月的小米SU7也在OTA方面放大招,已經有用戶陸續收到推送,更新的App支持遙控泊車和直線召喚功能,雖然前期車輛交付的時候沒有這個功能,但是OTA速度真的挺快。

大衆ID把OTA描成了“一幅畫”

不得不說,在這方面新勢力品牌努力在做,且走在了前面。反觀像大衆這樣的傳統車企,三年前ID上市的時候就承諾用戶會提供OTA升級,到現在也沒有向國內用戶開放,但國外的ID用戶已經收到多次OTA推送。

筆者分析這很可能是遠在歐洲的開發團隊,無法及時響應國內用戶需求,對中國用戶使用習慣的理解程度也不高。再加上軟件的底層優化和設計做得不好,很難保證新功能升級後推送到終端後的使用穩定性,所以只能一拖再拖。但這樣的用戶體驗是很糟糕的,甚至出現車主在網上找破解版的新系統自己升級的窘況,車企對此居然不聞不問,也算是行業一大奇葩了。

寫在最後:

在“卷智能”的下半場,除了硬件的叠代加速,汽車的“軟件功能”正在變得越來越重要,而且這種重要不僅指車輛出廠時的軟件水平,更包括後續用車過程中技術、功能的更新以及廠家在軟件層面乃至智能化硬件層面的服務(岚圖汽車爲用戶免費更換8155芯片)。可以肯定的是,隨著車企對OTA的持續不斷的完善與推進,消費者對的汽車認知以及評判其是否具備“學習”能力,勢必要進入動態模式了。

0 阅读:11

車轱辘

簡介:車轱辘關注汽車産業、公司、車型、後市場和汽車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