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何小鵬不和李想玩了?

祥晴談 2024-05-16 09:47:03

近期,何小鵬和李斌在高鐵上的搞怪自拍上了熱搜。

引發廣大網友關注的不是他們拍照有多搞怪,也不是他們是小鵬和蔚來的創始人,而是因他們倆人近期互動的過于頻繁,由此前蔚小理共同進退的“創始人三兄弟”,隱隱變成了何小鵬和李斌的二人轉,甚至有網友戲稱:“雷軍一桃殺三士,瓦解蔚小理聯盟。”

其實李斌、李想和何小鵬的最新動態,確實因爲行業競爭白熱化,和雷軍進入造車領域有一定關系,按理說雷軍作爲新進入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對手,才是三人組共同的“敵人”。但是造車新勢力中理想一騎絕塵,隱隱有甩開小鵬和蔚來的架勢。2023年在蔚來和小鵬分別虧損211.5億元和103.8億元的情況下,理想卻走出了不同的路線,117億元的淨利潤,或讓李斌和何小鵬的心裏五味雜陳。幾乎是同時在一個賽道創業的三人組,李想已經成了贏家,三國時期弱勢的蜀國和吳國聯盟,共同對抗曹魏的情形會再次上演嗎?

此前,李斌、李想和何小鵬三人的關系較爲複雜,起碼表面上一團和氣。李斌在創立蔚來時,本想拉著李想一起,但李想自己也想造車就沒答應,但最後還是給蔚來投資了,也算是李斌的投資人。李斌沒有想到的是,自己早期找到的李想和雷軍兩位投資人,最後都成爲他的強勁對手,目前理想已經盈利過百億,而小米汽車風頭正勁。

其實何小鵬和李想私交也不錯,在小鵬降價引發不滿後,還主動約李想告知經驗,幫著李想少踩不少坑,此前三人的關系就如上圖一樣親密無間,但這番景象可能回不去了,李斌作爲蔚小理中大哥,眼睜睜看著二弟盈利自己卻巨虧,心理上、面子上或都挂不住。這或印證李斌和何小鵬爲何近期頻繁互動,又是送車又是一起出差。

從資本市場來看或更爲殘酷。因爲理想盈利,理想的股價和市值相比蔚來和小鵬較爲堅挺,截至5月14日收盤,蔚小理的美股股價分別爲5.410美元、8.09美元和27美元,三家上市發行價分別爲6.26美元、15美元和11.5美元,蔚來和小鵬跌破發行價,而理想的股價則漲了135%。蔚小理即時市值爲112.9億美元、76.43億美元和286.5億美元,理想的市值高于蔚來和小鵬兩者之和97億美元。

好在受極氪美股上市開盤大漲提振,該日蔚小理三家美股股價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其中蔚來漲幅最高達6.71%,小鵬次之,漲幅達4.66%,理想以1.16%的漲幅位居第三。

理想的盈利越高,股價漲幅越高和市值越高,可能三人的關系就越尴尬。

特斯拉“三門徒”

2014年6月12日,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宣布免費公開全部專利,這一舉動改變了整個電動汽車行業的格局。這一舉動允許其他公司使用其技術,而不會面臨訴訟的風險。這一決策被許多人視爲新能源領域的一次大膽嘗試。

5個月後的11月,李斌成立了蔚來,2015年1月何小鵬成立小鵬,2015年7月李想成立了理想。中國最早一批造車新勢力的成立均在特斯拉公開專利以後,且在極短的時間之內,這也讓李斌、何小鵬和李想被網友稱之爲“特斯拉門徒”,盡管他們仨沒有一人承認過。

特斯拉公開專利是否有如此大影響力,暫不做討論,但其公開專利確實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據了解,特斯拉目前擁有的專利數近4000項,其中公開的專利有387項,這些專利包括外觀、技術發明和整車制造等不同領域,其中外觀專利占9項,技術發明占213項。技術發明專利涉及電池、電機、電控、整車制造、人機交互和充電樁等方面,而這些在新能源車企成立之初都是亟需的。不可否認,特斯拉開放的專利中有些並不是關鍵技術,目前蔚小理均沒有公開承認使用特斯拉的技術專利數量。

2014年後,國産新能源汽車如雨後春筍一般湧現出來,特斯拉的成功也成爲國內衆多新能源車企學習的樣本,在研發上加大投入,相關專利數量後來者居上,甚至超過了特斯拉。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比亞迪實用新型專利數量已經超越了特斯拉。

汽車媒體人張智勇認爲特斯拉專利作用並沒有那麽大,“目前蔚小理都沒有公開使用特斯拉的專利技術,值得強調的是,三家的研發占比均高于特斯拉,蔚來已經連續兩年研發費用超過100億元,中國新能源汽車能夠取得如此成績,更多是由于國內企業自身的技術創新和市場發展。國産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取得的成績離不開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産業鏈的完善。”

現在不管蔚來、理想和小鵬現狀如何,他們都有了叫板特斯拉的底氣。

商場畢竟是戰場

上文中三兄弟的合照是何小鵬在2020年6月在微博曬出的。當時何小鵬對照片配的文案是“三個苦逼,在憶苦思變”。

此時蔚來是三家老大,李斌坐穩C位,其實何小鵬在曬出這張合照的時候,還有兩張圖片,一張是漫威三英雄,另一張是三英戰呂布。不言而喻,他所指的呂布就是特斯拉,而李斌、李想和何小鵬如同劉關張。

2019年蔚小理三家日子都不好過,這一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只有120.6萬輛,同比下滑4%,創下10年首次負增長的記錄。李斌還被稱爲2019年最慘的男人,蔚來一度面臨破産風險,理想和小鵬的“增程式”和“自動駕駛”並不太被市場認可,日子舉步維艱。但在拍合照的2020年時,蔚來拿到了合肥的70億元投資,暫時度過危機,小鵬在廣東肇慶的工廠也開始投産,一切都在向好發展。在照片發出後一個月,李想成功在納斯達克敲鍾,理想也挺過危機。

2020年理想的日子相對好一些,只虧損了1.517億元,蔚來也由2019年虧損114.1億元收窄至56.11億元,小鵬同樣由2019年虧損36.92億元收窄至27.32億元。2021年三家依然都在虧損,理想虧損3.215億元,蔚來虧損105.7億元,小鵬虧損48.63億元,虧損分別增加了1.698億元、49.59億元和21.31億元。理想依然是形式最好的一家。

臨界點發生在2022年6月,理想發布了新車L9,李想高調宣稱這是500萬內最好的SUV,對標的是勞斯萊斯庫裏南——盡管它的定價不足50萬。問題或出在這裏,因爲小鵬在這個節點上也要發布一款高端SUV,理想捷足先登直接壓縮了小鵬的生存空間。于是,幾天後,何小鵬公開宣稱小鵬G9對標的是保時捷卡宴,並且還@了李想,如此的針鋒相對,或多少有點火藥味。

這事本來和李斌沒直接關系,但李想和何小鵬之間的一轉一贊頗爲精妙,許多網友讀出了造車新勢力三兄弟淡淡的火藥味。

造車三兄弟走了不同的路

造車新勢力三兄弟有很多相同點,比如都是造車的門外漢,比如在造車之前都實現了財富自由。

李斌此前創立易車網,李想搞了汽車之家,甚至在汽車垂直媒體領域,李想比李斌的名氣更大,這也是李斌找李想入夥被婉拒的根本原因。何小鵬創立的UC被阿裏巴巴以43.5億美元收購,作爲創始人,其早已經財富自由。李斌和李想此前多少和汽車有點關聯,而何小鵬和造車卻毫不相幹。巧合的是,何小鵬剛賣了UC的第三天,特斯拉就在全球開放了專利,何小鵬就投資了廣汽出身的夏珩、何濤、楊春雷的新能源汽車的研發。

無論是蔚來還是理想亦或者小鵬,在前期的時候最缺的還是資金。因爲新能源汽車作爲幾乎全新的業態,是極度燒錢的産業,需要大量的資金,即使李斌、李想和何小鵬他們都已經實現財富自由,他們的錢也禁不起燒,那就只能融資。

彼時互聯網大佬是最大的金主,于是,騰訊、阿裏巴巴、百度、美團、滴滴、小米等互聯網巨頭就成了他們最佳選擇。三兄弟幾乎都拜訪過馬化騰、劉強東和李彥宏等人,以尋求資金支持,在早期,蔚來的優勢巨大,因爲騰訊、京東、聯想和百度都先後成爲李斌的金主,當時混得最慘的當屬小鵬,雖然何小鵬以阿裏高管的資源帶來了阿裏的投資。

三兄弟選擇和互聯網大廠合作,除了資金需求之外,還有避免互聯網大廠成爲競爭對手,畢竟一旦那些大廠進入賽道,其自身的財力支撐遠高于他們,將會是他們的最危險對手,比如李斌最早找到的雷軍,雖然那時候雷軍明確表態不會造車,還投了蔚來,但沒想到雷軍最終食言,高調聲稱“造車是我人生最後一次創業,我願意押上我全部的聲譽,爲小米汽車而戰。”

雷軍真的在3年後量産了小米SU7。另外一個投資蔚來的互聯網大佬李彥宏雖然沒有直接參與造車,但百度一直將智能駕駛視爲百度最重要的業務板塊之一,而智能駕駛一度是新能源汽車的一大賣點。2021年,李彥宏也宣布聯合吉利下場造車,曾經的投資人,紛紛成爲競爭對手,此時最悲催的莫過于李斌。

李斌和李想原本就是做汽車垂直媒體,比較了解用戶的需求痛點,尤其李斌對用戶體驗甚至有些偏執,這也讓蔚來在用戶體驗上花費巨資,蔚來總虧損的千億元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花在了所謂的用戶體驗上,相比而言,李想和何小鵬在這方面的花銷就少很多。

2023年結束後,李斌、何小鵬和李想應該是心態各異。這一年最開心的莫過于李想,李想不僅全年銷量37.6萬輛超額完成30萬輛的目標,盈利117億元,讓李想一直緊繃的神經可以喘口氣。而蔚來和小鵬都沒有完成目標任務,蔚來銷量16萬輛,目標完成率64%,小鵬同期銷量14.2萬輛,目標完成率70%。最讓李斌和何小鵬頭疼的還是虧損的擴大,2023年,蔚來虧損211.5億元,同比2022年的145.6億元增長了45.3%;小鵬2023年虧損103.8億元,同比2022年的91.39億元,增長了13.53%。

曾經一個“戰壕”奮鬥的三兄弟,發展的狀況各不盡相同,面對脫穎而出的理想,李斌和何小鵬仍在盈利線上苦苦掙紮,牢牢抱團或能一起度過危機。

三國時期吳蜀聯盟也並非牢不可破,畢竟劉孫曹三家的目標都是取得天下。

作 者 | 夢蕭

0 阅读:0

祥晴談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