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泓碧水蘊潤萬民——羅源霍口水庫工程下閘蓄水紀實

中國福建三農網 2024-03-26 15:20:02

3月21日,隨著水庫閘門徐徐下降,由福建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建省水電設計院”)承擔勘測設計的羅源霍口水庫工程順利下閘蓄水,標志著該工程正式轉入運營階段。

羅源霍口水庫工程下閘蓄水驗收會

羅源霍口水庫工程作爲國家172項重大節水供水工程之一,是一座以供水爲主、結合防洪兼顧發電的大(二)型水庫。工程概算總投資20.5億元,水庫總庫容2.97億立方米,年供水量1.7億立方米,配套電站總裝機60兆瓦,年發電量1.6億千瓦時,是福建省“十二五”以來建成最大的水庫工程。

霍口水庫工程由攔河壩、發電廠房,以及生態過魚設施等組成。自福建省水電設計院承接工程設計以來,該院項目團隊在工程建設、技術應用等方面開展多項創新性工作,爲人民群衆安居樂業、經濟社會繁榮注入了跨越發展的新動力。

曆經12載 藍圖成現實

敖江流域主要水資源配置分布圖

霍口水庫所在的敖江流域是閩東沿海獨流入海的三大水系之一。福建省水電設計院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進行敖江流域規劃工作,于1954年編制《敖江流域規劃報告》,推薦焦潭、霍口、貴安三級方案,以發電爲主;1975年編制《敖江幹流查勘報告》,提出雙口渡、霍口(傍尾壩址,正常蓄水位190m)、山仔三級開發方案,向敖江幹流提出新的灌溉、供水、防洪和發電任務要求;1994年根據社會發展需求,再次進行複勘,重新編制了《福建省敖江流域規劃報告》,以山仔水利樞紐工程爲中心進行幹流規劃,明確了敖江開發應兼顧發電、防洪、灌溉、供水等各方面的綜合效益,推薦雙口渡、霍口、山仔、塘坂、潘渡五級開發方案;1999年福建省水電設計院對敖江全流域幹、支流進行綜合查勘,于2000年6月編制了《福建省敖江流域綜合規劃報告》,對敖江流域的灌溉、供水、防洪排澇、水力發電、水土保持、灘塗圍墾、水資源保護等方面進行規劃,幹流維持雙口渡、霍口、山仔、塘坂、潘渡五級開發方案。當時,雙口渡、山仔、塘坂、潘渡等4個梯級均已實施,僅剩霍口梯級尚未開發。

進入新世紀,福建省水利建設提速增效,2012年省政府批複《福建大水網規劃》,霍口水庫作爲規劃中的重點工程開啓建設。福建省水電設計院投入設計骨幹力量,成立青年突擊隊開展霍口水庫的前期工作,曆經業主更替、工程開發任務調整、壩址上移等變化,克服重重困難,于2014年4月完成項目建議書,2015年9月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隨著2017年1月水利部批複了霍口水庫初步設計報告,霍口水庫正式進入建設階段。

2013年3月霍口水庫青年突擊隊授旗儀式

霍口水庫主體工程于2017年6月16日開工,2018年10月大壩截流,2019年8月增殖放流站完工,2022年7月大壩填築到頂,現場建設每個節點都有該院設代人員的身影。建設初期福建省水電設計院便成立了現場設代組,設代組駐地從鎮裏到村裏到山裏,克服台風、疫情防控等諸多困難,用優質的設代服務爲工程建設保駕護航。從2012年編制項目建議書到2014年下閘蓄水驗收,曆時12年。

守護水生態 匠心促創新

項目勘測設計中融入生態文明理念,采用最先進的環保工藝,設置了增殖放流站、過魚設施等環保措施,保護流域生態環境。針對霍口水庫高壩過魚難題和大壩生態魚道建設技術的迫切需求,開展大壩過魚設施關鍵技術研究,采用魚類現場測試、整體物理模型試驗、局部物理模型試驗、二維、三維數值模擬研究等手段進行了全面系統研究,使魚道方案落地。《高水頭大水位變幅水庫工程過魚設施關鍵技術研究》《兼顧多種洄遊習性的魚類增殖放流技術研究與應用》課題分別獲得2022年福建省水利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和三等獎。

霍口水庫效果圖

增殖放流站

研習新技術 初試露鋒芒

福建省水電設計院項目組從可研階段開始采用三維BIM協同技術開展設計工作。開展多專業協同設計,實現直接、快速、實時地專業配合,三維校審、碰撞檢查等提高了設計的精確度,特別是涉及多專業配合的廠房等項目明顯減少了設計中錯、碰、漏情況的發生,節約設計時間。三維可視化特點使開挖、管線布置等複雜空間的設計更直觀和准確。配筋軟件等專業出圖軟件大大減少了鋼筋圖工作量,且准確度高。BIM技術應用並與實景建模、GIS等技術結合,使傳統工程設計程序、手段産生了很大變化,並且可以拓展其它領域。《福建省羅源霍口水庫工程BIM協同設計》榮獲第二屆中國水利水電勘測設計BIM應用大賽三等獎。

嘗盡風雨破繭成蝶,多年征程一路壯歌。作爲敖江流域梯級開發的龍頭水庫,霍口水庫建成投産後,日最大供水能力達160萬噸,將進一步完善福州中心城區及羅源、連江、馬尾等閩江北岸城市群“雙水源”供水保障體系,同時將下遊連江縣城區的防洪標准由現有20年一遇提高到30年一遇,惠及373萬人。(福建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供稿)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