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阿裏冰火兩重天!基金經理又踏空了?

派克絲 2024-05-17 12:38:50

1

人人不同命,馬馬也不同命。

阿裏和騰訊都公布了最新財報。

托尼馬合不攏嘴,傑克馬欲哭無淚。

騰訊阿裏,冰火兩重天。

先看騰訊。

騰訊的財報極好。

在營收“僅”增6.34%的情況下,淨利潤大增54.48%。

以往我們罵互聯網公司,往往說它們增收不增利。公司越做越大,股民越虧越多。

而騰訊居然反過來,增利不增收,貨真價實的高質量發展。

毛利率上,騰訊從23年Q1到24年Q1,五個季度分別是45%-47%-49%-50%-53%。

連個回調都沒有。

淨利率31.5%,也創了16年以來的新高。

利潤大增的原因也很簡單,降本增效,同時把資源集中在高毛利業務上,提高高毛利業務的營收占比。

比方說,網絡廣告的收入就同比大增26%。

這有點像華爲傳導寒氣的做法,砍掉不賺錢的業務,以現金流而不是PPT爲衡量內部項目的唯一標准。

尤其恐怖的,是遊戲業務。

最新財報公布,騰訊的遞延收入環比增長200億。這塊收入,基本來自于騰訊遊戲。

什麽叫遞延收入呢?

比方說,我想看那英五旬老太守國門,花120塊辦了芒果TV的年卡。

那這100塊,是不能全部算在本月的收入裏的。它只能每個月確認10塊錢,一直確認12個月。

但基本上,只要不出現什麽大規模投訴情況,這些遞延收入,早晚都會進到公司的錢包裏。

也就是說,以騰訊遞延收入環比增長200億的情況來看,二季度騰訊的遊戲營收數據絕對差不了。

阿裏的情況,就糟多了。

營收同比增長7%,跟騰訊差不多。

但淨利潤同比下降96%,這該算什麽?腳底板斬?

數據來源:阿裏巴巴財報

利潤大跌的同時,阿裏正在瘋狂裁員。

一季度,阿裏裁員1.5萬人。上一次裁員高峰,還要追溯到22年3月的裁員9500人。

但阿裏也沒有辦法。

阿裏的核心,是淘天電商。

而淘天電商的商業模式比較特殊,它的用戶是老百姓,但給阿裏付費的是電商商家。

表面上是TO C,實際上是TO B。

怎麽在B端C端之間找平衡,是阿裏CEO最重要的工作。

然而,阿裏從創始之初,就一直更注重B端。

馬雲當初那句振聾發聩的“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放到2024年,似乎就變味成了“商家第一、消費者第二”。

于是,大搞百億補貼、支持僅退款的拼多多乘虛而入,迅速拿下9億用戶。

市值,更是直接反超阿裏。

阿裏二號人物蔡崇信直接承認:“阿裏落後了,因爲我們忘記了真正的客戶是誰。”

于是,阿裏重新砸錢投入電商。

這個過程,勢必對利潤造成影響,甚至是淨利潤大跌96%也在所不惜。

畢竟,什麽阿裏雲、菜鳥網絡都可以死,但電商是阿裏的命根子。

淘天的GMV,是阿裏真正的生死線。

不過,即便處處都要錢,阿裏仍然大手一揮,宣布繼續分紅+回購。

那,爲什麽馬雲要打腫臉充胖子呢?

2

大幅分紅、大幅回購的,除了阿裏,還有騰訊。

騰訊宣布,公司將致力于將盈余資本反饋股東,進一步加大回購力度,按計劃執行2024年超千億港元的股份回購。

爲什麽騰訊阿裏業績冰火兩重天,最終卻殊途同歸呢?

因爲分紅,真的有用。

騰訊一宣布千億回購,馬上就在兩個月的時間內大漲30%。

騰訊股價日k 2024.2.7-2024.5.15

數據來源:雪球

拼多多在業績大超預期的情況下,因爲在財報電話會中宣布不分紅,股價走出大陰線。

拼拼多多股價日k 2024.2.7-2024.5.15

數據來源:雪球

甚至,美股科技股也開始史無前例的分紅。

比如谷歌,上個月曆史首次宣布分紅,股價迅速大漲10%。

Meta在今年2月首次分紅,股價同樣大漲。今年以來,漲超35%。

在美股七巨頭中,只有亞馬遜和特斯拉還沒有分紅。而市場普遍預計,亞馬遜也很快就將迎來首次分紅。

其實,老股民都知道,分紅並不會影響股民的實際利益。

分紅多了,賬上現金就少了。

好比你是一家便利店的老板,一筆錢在收銀機裏,還是從收銀機裏拿出來放你兜裏,你的資産完全沒有發生變化。

左口袋的錢放右口袋而已。

也因此,過去這些科技股基本是從不分紅的。

甚至,分紅會被解讀成利空。

你明明賬上有錢,爲什麽不拿去研究科技?爲什麽不拿去擴大業務?是不是公司的業務發展已經觸碰到天花板了?是不是公司不再注重科技研發了?

然而現在,一切都變了。

在今天的市場眼裏,分紅意味著你的業務具有穩定性、你下個季度大概率不會大虧。

分紅還是分紅,變得是市場。

以前,市場是以成長股的視角去要求互聯網企業。與其把賬上現金分紅給我,我更願意你拿去投資,給我帶來千百倍的回報。

現在,市場是以價值股的視角去看待互聯網大廠,千百倍的回報我夢裏想想就好,你只要能賺錢、能穩定的賺錢我就很滿足了。

往好了說,這是務實;往差了說,這是悲觀。

而對于基金經理來說,這樣的市場環境,意味著極難做出超額收益。

基金經理的長處,是做基本面分析,是玩預期的遊戲。

找到有悖于市場一致預期的預期差,就是基金經理超額收益的來源。

比如18年限制三公消費,白酒大跌。

張坤判斷這不影響高端白酒的業績,越跌越買,最終在19年20年分別大漲55%、95%。

咱們可以看看張坤這幾年的業績走勢,非常精彩:

而現在,決定互聯網大廠走勢的,是分紅策略、是中美關系、是國內的放水力度。

這些問題,要麽屬于公司內幕消息、要麽屬于國家絕密消息,基金經理根本沒有辦法分析。

以前投資靠算賬,現在投資靠算命。

王小波說,知識分子最害怕活在不理智的時代。因爲知識分子只擅長以理服人,假如不講理,他就沒有長處,只有短處。

而基金經理最害怕面對的市場,就是不講基本面、只看盤外消息的市場。

這也是爲什麽,在今年一季度,公募基金整體上減少了頭入港股的資金比例。

因爲他是看不懂啊。

但歸根結底,一家公司的股價,終究是它未來現金流的折現。

價值投資或許會短期失效,但在長期上,它從不缺席。

2 阅读:504
评论列表
  • 2024-05-17 20:43

    外行,菜鳥網絡可以死,但阿裏雲可不能死。阿裏雲死了阿裏徹底完蛋。

派克絲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