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基爾運河年貨運量9000萬噸,中國京杭大運河是多少?

大球卷史風 2024-05-20 06:55:12

京杭運河是舉世聞名的偉大水利水運工程,在明清兩代500多年的時間裏,作爲南北漕運的重要通道,對溝通南北地區經濟和文化的交流起到重要作用。

清末民初的一段時期,由于鐵路的興建、黃河變遷及社會政治等原因,京河大運河全程的航運幾乎完全中斷。建國後,國家對京杭大運河進行了疏浚清淤,拓寬改造,大運河再度煥發光彩,成爲我國重要的黃金水道,每年的貨運量僅次于長江、珠江。

京杭大運河:內河水運量世界第三

京杭大運河南起杭州,北至北京,全長1800千米,是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這個長度幾乎是淮河的兩倍,每年貨運量則是淮河的近5倍。

運河跨越了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杭州六個經濟發達的省市,貫通了我國的五大水系。如今, 已成爲北煤南運、北糧南運、南貨北調、集裝箱運輸的重要通道。

清末時期,漕運停辦,加上河道淤塞,黃河以北的河段幾乎停運。黃河以南的運河段繼續發揮著運輸作用,但是整個京杭大運河一直不曾全線通水。

前幾年,爲了保護和利用好大運河,水利部聯合京津冀魯四省市制定了補水方案,通過優化調度南水北調水、黃河水、本地水、再生水及雨洪水等多水源。2022年春天,整個大運河實現了全線貫通,這也讓不少人們期待京杭大運河實現全線複航。

不過,全線通水並不意味著通航,可能還需要繼續等待。主要原因是河道太窄、太淺,導致行船困難。再加上要通過黃河,難度系數比較大。

目前,京杭大運河發揮航運作用的主要是從杭州到江蘇這一段700多公裏的河段,在被加深疏浚以後,發揮了超強的水運能力,形成了一個浪花翻湧、萬船雲集的黃金航道。根據公開的內河航運數據顯示,去年京杭大運河貨運量高達8億噸,位居全球內河第三,其中7億噸貨運能力在江蘇境內,給江蘇運河沿岸城市,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強有力的推動!

另外,國家正規劃全國運河連通工程,計劃建設浙贛粵運河以及京杭大運河穿黃工程,屆時京杭大運河將聯通嶺南珠江水系,直達廣州,京杭運河脫變升級爲京廣運河,連接東、中、西三大經濟板塊,西北地區的煤炭可沿京杭大運河下遊沿線,運抵長江一帶,甚至珠三角地區,解決這一地區煉焦、煉鋼及電力用煤需求。它在經濟上的作用,幾乎堪比現在我國東西走向的長江。

德國基爾運河:西北歐航線的咽喉

中國有京杭運河,德國有基爾運河,它的地理位置,幾乎堪比蘇伊士運河,是西北歐航線的咽喉。

德國基爾運河開通前,波羅的海沿岸國家,與大西洋國家的溝通,要經過丹麥與瑞典、挪威之間的三條海峽。丹麥憑借著瀕臨北海與波羅的海,是歐洲海上十字路口的優越位置,向過往的船只征收了400多年的通行費。

1871年,普法戰爭結束,德意志實現了統一。出于軍事和商業的考量,德國于1887年開始開挖基爾運河,這條新運河動員了9萬多名工人,于1895年6運河正式完工。爲紀念1871年建立德意志帝國的威廉一世,這條新運河命名爲威廉皇帝運河,又稱北海-波羅的海運河。

基爾運河的長度只有98千米,長度不足京杭大運河的十分之一。但是由于運河比較寬深,可以通行3.5萬載重噸的船舶。

作爲北海-波羅的海航線的重要通道,基爾運河避開了繞行日德蘭半島的航行距離,每年在這條運河通行的船只達到數萬艘,巅峰時期,每年的貨運量超1億噸。

2023年,基爾運河全年貨運量超9000萬噸,相當于京杭大運河的九分之一。爲了吸引更多貨船。德國准備投資20億歐元,對基爾運河進行第三次工程擴建,以提升這條百年運河的競爭力。

這些年,基爾運河的貨運船舶通行量雖有所減少,但遊艇通行數量卻在不斷增長,每年有一萬多艘遊艇造訪此地。貨運之外,基爾運河正逐漸發展出觀光旅遊的功用來!

3 阅读:2120
评论列表
  • 2024-05-24 19:39

    可否黃河出海口建大壩,把它下遊下挖幾米,最後運河化使用,水運,盤活山河四省沿河經濟。

    Capacity 回覆:
    沒看懂,入海口建大壩幹啥。黃河下遊本來就是地上河,往下挖幾米都未必能挖到地平。黃河下遊平緩,徑流量小,泥沙含量高,每年光清理航道都會是一次巨大投入。不過不用心急,看看小浪底是幹啥的

大球卷史風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