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過後,再遇倒春寒,這樣養護盆景,避免死亡

盆景愛好者一龍 2024-02-24 21:42:04

在寒冬過後,許多盆景在漫長的冬天中完好無損,然而一到春季將它們搬至室外,卻很快就凋謝死亡。這就是爲什麽有人常說“過冬容易過春難”,從春節到20號這段時間天氣非常暖和,氣溫幾乎達到28左右,這幾天天氣突降零下2度左右。因爲前段時間溫度高,一些盆景提前發芽,能量消耗過大,身體十分衰弱,對周圍環境的適應性顯著下降,如果突然將其移至室外,遇到倒春寒的情況,幾乎必定會死亡。

因此,在寒冷的冬季過後,天氣轉暖但仍然寒冷,氣候變化無常,我們不能過早地將盆景移到室外。我們需要讓盆景逐漸適應春季初期的氣候變化,等待天氣相對穩定後再將其移到室外。出室的時間早晚因地區而異,關鍵是要確保不再出現霜凍。爲了保護我們的盆景,我們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保暖防寒

對于那些對寒冷有較強抵抗力的樹種,如松樹、柏樹、迎春,梅花等盆景,我們也不能一概而論,而應根據樹種的耐寒能力、擺放位置、盆的深度等因素進行個案處理。例如,金銀花和銀杏等樹種能夠在零下40℃的低溫環境下生存,無需采取任何保暖措施就能順利過冬,然而,對于那些淺盆樹樁和高架擺放的樹樁盆景,特別是那些放在屋頂平台上的樹樁盆景,無論盆的大小和深度如何,都必須采取保暖措施來保護它們。

在寒冷的冰凍天氣降臨之前,需要爲盆景采取防凍措施。可以將盆景移至室內,放在空氣流通的地方,避免與暖氣和空調的直接接觸。同時,也要注意保持室內的濕度,確保盆土的濕潤。如果盆景還在室外,可以用布或塑料袋進行覆蓋,保持盆土的幹燥。此外,還要注意防止盆景被大雪掩埋,需要及時清理積雪。在冬季,盆景的生長速度會減緩,因此需要降低澆水的頻率和量,避免盆土過濕導致根部腐爛。同時,也要避免施肥,以免對植物造成傷害。

若條件允許,可將盆栽埋入土壤,確保封土略高于原有的土壤表面,充分澆水,並在上面覆蓋如稻草等物品,這樣整個冬季無需額外照料,即可順利過冬(最簡單實用的方法)。對于不具備相應條件的情況,可將盆栽較爲集中地放置,並覆蓋鋸末、爐渣等物品,同時還可搭建簡易大棚,對于較大或特大的盆栽,可就地包裹舊被套、棉絮等保暖物品,並套上大型塑料袋。

水肥管理

在冬季,盆景進入休眠階段,此時植物的新陳代謝速度減慢,對水分的需求降低,因此,盆土應保持適當的幹燥狀態,避免過度澆水導致根部腐爛或者提前萌發新芽。此外,幹燥的盆土還有助于維持樹體內細胞液的高濃度,從而提高植物的抗寒能力。通常情況下,冬季不需要對盆景進行施肥,但對于計劃在次年不進行翻盆的盆景,可以在冬季將固體有機肥施用在盆壁周圍,施肥過程中需盡量避免對根系造成傷害。

首先,合理澆水。作爲盆景主要創作材料的松科、柏科、榆科等樹木,它們可以在戶外過冬,但在冬季休眠期,其新陳代謝會減弱,因此需要減少澆水。然而,在冰凍之前,需要保持土壤濕潤,以防止凍傷。這是因爲水具有較大的熱容量,能夠吸收較多的熱量,並在土壤孔隙中將空氣擠出,從而防止根部凍傷。因此,我們需要密切關注天氣狀況,建議在中午澆水。當土壤幹燥時才需要澆水,當氣溫降至五攝氏度以下時,需要將水澆透,以防止凍害。在霜凍之前,務必澆足水,這一點非常重要,請務必記住。

其次,要進行枝條修剪。松樹和柏樹類的盆景在冬季適宜修剪,因爲在這個季節,樹木的生理活動減緩,不會導致樹體流油進而威脅到植株的生命。另外,當落葉樹種的葉子落下,暴露出清晰的骨架時,就可以進行大幅度的修剪。在修剪過程中,將枝條剪去一半,並去掉頂部的較弱部分,這樣明年就能在強壯的枝條上發芽,而且芽也會更加強壯。否則,枝條的生長勢頭會逐漸減弱。(冬季是修剪五針松的理想時間)

第三,溫度控制。對于不耐寒的盆景以及微型和小型盆景,需要在初冬時將其移至溫室,保持適當的溫度,並經常打開窗戶進行通風;對于福建茶、九裏香、榕樹等源于南方的植物,冬季的夜晚需要進行加溫,室內溫度應保持在五攝氏度以上。然而,要注意的是,溫度不能過高,否則會導致植物過早發芽,早發的芽會很瘦弱,進而影響明年的生長情況,同時還可能導致病蟲害的發生。

第四,降低肥料使用。在冬季,植物進入休眠狀態,吸收肥料的能力降低,因此通常無需施肥。同時,病蟲害的發生也相應減少,盡管溫室內可能會出現少量蚜蟲,但可以通過使用2000倍的殺滅菊酯進行噴灑來解決這個問題。也可以噴灑300倍的石硫合劑來預防或減少明年病蟲害的發生。

冰凍天氣養護盆景雖然有些麻煩,但是只要我們用心呵護,它們一定能夠安然度過寒冬。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