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寫手》票房失利的背後:元電影的困境

影視産業觀察 2024-05-20 09:50:39

元電影,即“關于電影的電影”,一種將電影自身作爲表現對象的電影。影史上最著名的元電影是意大利導演費裏尼的《八部半》,這部電影講述了一位著名導演遭遇感情危機和創作危機的故事。該片當時的市場表現平平,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大衆慢慢感受到了它的魅力。盡管元電影類型容易在業內獲得廣泛好評,但也容易陷入“業內自嗨”的境地,難以引發大衆共情,票房成績不盡如人意。

例如3月30日上映的電影《銀河寫手》,講述了兩個“懷才不遇”的編劇的故事。電影此前入圍了各類影節影展,在西甯FIRST青年電影展上首次放映引起了轟動;在金雞影展時開票即售罄,闫非、彭大魔、姜文、周星馳等都給出了好評。但這一行內人紛紛看好的電影卻在市場遇冷,上映一個月來才收獲了423.9萬的票房,這與它收獲的業內好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種強烈的對比不禁讓人好奇:爲何元電影在業內備受贊譽,卻難以在市場上引起觀衆的共鳴?

元電影爲什麽總能好評如潮?

元電影備受業內好評的原因,主要在于其獨特的創作手法和深刻的內涵。元電影聚焦在影片的虛構性以及背後的制作流程上,具備了一種自我審視和剖析的特質。這種對電影藝術的自省和探究,能夠優先引起從業者、“硬核”影迷、評論家的關注和討論。

例如在電影《吉祥如意》中,《吉祥》和《如意》兩部分相互呼應,前半部分故事爲後半部分提供了背景和情感基礎,後半部分則通過揭示拍攝過程和家庭真實情感,爲前半部分增添了更多的層次和深度。這種互爲映像的結構方式,使得《吉祥如意》在敘事和情感表達上更加豐富和立體。

諸如此類,通常在觀看一部“元電影”的過程中,觀衆會一邊目睹創作者解構自己的創作過程,一邊又深入探索虛構角色背後的現實原型,以及那些即將飾演這些角色的演員們的生活與情感困境。這種敘事手法不僅展示了電影的虛構性,更將觀衆引入了一個充滿真實與虛幻交織的奇妙世界。

除了圍繞某部電影拍攝展開,涉及其他電影文本、基于電影創作實現自我再認識的電影也屬于“元電影”之列。比如導演斯皮伯爾格的《造夢之家》和導演朱塞佩·多納托雷的《天堂電影院》。在前者中,主角逐步踏上電影創作的道路;而在後者中,主角的每段人生經曆總是與電影密不可分。導演在元電影中通過角色個人經曆展現電影魅力,來表達對電影的熱愛與敬意。

其次,元電影允許導演打破傳統電影的框架,以更加直接和坦誠的方式與觀衆交流。在電影《阮玲玉》中,導演不斷在正片中加入演員對角色的理解、真實人物的自述、拍攝現場以及曆史物品等畫面,這種手法不僅豐富了電影的敘事空間,也讓觀衆更好地理解了電影所傳遞的觀點和情感。這種創新的手法爲電影創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也爲觀衆帶來了更加豐富的觀影體驗。

導演也會通過角色的對話或行爲,直接對電影行業、社會現象或人性進行批判。在電影《紅毯先生》中,劉德華飾演的主角劉偉馳爲了可以拿到大獎去拍攝一部農村題材電影,但意外被卷入一場輿論風波。這場啼笑皆非的鬧劇和許多暗諷娛樂圈的情節,不僅是對電影行業運作機制和背後故事的生動揭示,同時還向觀衆展現出娛樂圈的複雜性、輿論的不可控性,以及個體在其中的無奈與掙紮。

《永安鎮故事集》則利用導演、編劇、演員和小鎮居民四個角度來講述一個荒誕的故事,每個群體在面對電影虛構的美好時,又都會被無情的現實所折磨,這種現實與理想之間的割裂,是本片最大的亮點。這種立場鮮明的觀點輸出,使得觀衆在觀影過程中能夠更直接地感受到導演的意圖,從而引發更深入的思考和討論。整體而言,元電影更多融入了創作者的自我表達,有著風格化的鏡頭設計和解構電影創作規範的表現手法,其專業性和藝術新容易在業內引發正面反響。但這種偏影迷向的小衆電影,在引發大衆共鳴上也存在更大的難度。

元電影爲什麽總是票房表現不佳?

盡管元電影在業界贏得了極高的口碑和贊譽,但它們的票房表現卻往往難以與這種贊譽成正比。這種現象凸顯了元電影在市場普及與觀衆接受度上所面臨的挑戰。這種現象的産生,可以歸因于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元電影存在一定的觀影門檻。元電影在題材和內容上往往較爲獨特和深入,更多地關注電影的虛構身份及其創作過程,具有自我指涉、自我解構的自反性特點。這種相對小衆和專業的性質,往往需要觀衆具備一定的電影知識和審美能力,才能充分理解和欣賞其中的深意。這種較高的門檻,使得部分觀衆對其望而卻步,從而影響了其票房成績。

第二,元電影難以賦予觀衆全程沉浸式的觀影體驗。對于普通觀衆而言,他們更習慣于沉浸在電影所營造的虛構世界中,享受故事帶來的情感共鳴和娛樂體驗。而元電影則更傾向于打破這種界限,將觀衆引入電影創作的幕後,展示電影制作的複雜性和藝術創作的艱辛。這種“跳出”電影本身的做法,可能會讓部分觀衆感到困惑或不適,進而影響他們對電影的接受度和共鳴。

元電影的特質本身,使其在宣傳和推廣上也面臨一定的挑戰。在電影市場日益細分化的今天,元電影的市場定位卻不夠明確或精准。它可能難以被明確地歸類到某一個特定的細分市場中,模糊的市場定位不僅會讓電影發行方在推廣和宣傳時面臨困難,也會讓觀衆在選擇電影時感到困惑。

例如《紅毯先生》多次面臨改期上映和撤檔的風波,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宣傳策略的失策。在影片還未上映時,宣傳團隊主打黑色幽默的標簽,並借助導演甯浩的喜劇導演身份,成功引發了觀衆的期待。然而,當觀衆真正走進影院觀看時,卻發現電影的實際風格與宣傳存在較大的差異,這種落差導致了觀衆的失望和不滿,進而影響了其票房表現。

無獨有偶,《銀河寫手》在宣發上也存在類似的問題。該片主打貼近社會熱點的“打工人”喜劇標簽,希望能夠引起廣大觀衆的共鳴。但觀衆在觀影後發現,所謂的“打工人”實際上是狹義的影視從業者。盡管《銀河寫手》作爲一部深入剖析編劇世界與挫折的電影,其情感深度和藝術價值能夠很好地打動編劇群體,但它在更廣泛的大衆群體中引發的反響卻有限,並且其中的大量實驗鏡頭和表現手法不易在短時間內被觀衆所接受。正如豆瓣網友對片子給出的評價:“對編劇日常的碎片抓得很准,也有不少笑點,但實在太行業內部向了”。

元電影該何去何從?

元電影以其獨特的視角和深度,爲觀衆呈現了一個關于電影本身的奇妙世界。然而,如何讓元電影真正走進大衆視野,將業內口碑轉化爲實際的票房表現,成爲了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首先,元電影作爲探討電影藝術本身的電影類型,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和意義,創作者應該繼續堅持其獨特性和深度;與此同時,需要更加注重觀衆的接受度和市場需求。元電影的發展必須找到與觀衆之間的橋梁,讓這種獨特而富有深度的藝術形式能夠跨越藝術與技術的鴻溝,與大衆産生情感共鳴。

爲了解決這一點,將元電影的形式與其他電影類型融合在一起,是一種值得嘗試的策略。去年上映的電影《了不起的夜晚》便是一個成功的例子。它采用元電影的手法解構了一個驚悚電影,用小成本撬動了票房。這種創新的方式不僅吸引了觀衆的眼球,也讓更大圈層的用戶對元電影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未來,制作方可以借鑒《了不起的夜晚》等成功案例的經驗,嘗試更多與其他電影類型的融合,比如與科幻、喜劇、愛情等不同類型結合,讓作品在保持獨特性的同時,也具備足夠的吸引力和觀賞性。

其次,元電影在宣傳和推廣方面需要有更多的投入和創新嘗試。一方面,繼續保持與電影節、電影展的合作,這些活動往往彙聚了衆多電影愛好者和專業人士,是元電影展示和宣傳的絕佳平台,也是元電影宣傳和推廣的重要途徑。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社交媒體等新媒體平台創建話題、舉辦不同用戶圈層的線下觀影,來加強與觀衆的互動和交流。通過與這些活動的合作,元電影可以獲得更多的曝光機會和關注度,進一步提高其知名度和影響力。電影是一門大衆藝術,元電影也不應被囿于圈層之中,其引發大衆共鳴的更多可能性,就存在于真實的社會生活當中。

0 阅读:9

影視産業觀察

簡介:關注中國影視潮流脈動,放眼全球影視産業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