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麽不能長期喝中藥,會出現哪些不良影響?醫生給出了答案

爾藍康康 2024-05-16 21:08:34

在中國古代,人們治病都是使用中藥。

在西醫不發達的時代,中藥在治療疾病和保健養生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現在,很多人對“長期喝中藥”這一概念存在誤解,認爲中藥天然無害,可以長期大量服用。

事實上,長期喝中藥會威脅身體健康。

疑惑!爲什麽不能長期喝中藥?

明代醫家劉純在《藥治通法補遺》中說:“是藥三分毒”。在現代漢語中,“毒”是“有害”的意思。

古時的“毒”卻有兩個意思,一個是“有害”,另一個是“偏性”的意思,內經時代的古醫書籍中,多數情況指“偏性”。

古人認爲,只要藥物偏寒偏熱,就算有毒性。長期服用中藥自然是有害的。

到底有什麽害處呢?

1、損害肝腎

藥物需要經過人體的肝髒、腎髒等器官進行代謝,長期服用可能會對這些器官造成一定的負擔,甚至導致藥物性肝腎損傷。

鎮驚中藥如朱砂、琥珀等,這類藥物大多屬于礦物質,含有一定的毒性,長期服用會導致肝腎功能損傷。

2、長期服用會導致不良反應

每一種中藥都有適應證和禁忌證,長期服用,會引起不良反應。

清熱解毒中藥:如黃連、石膏等,這些中藥性質大多爲寒涼,長期使用可能導致陽虛、便溏、寒濕阻滯、脾胃損傷等。

瀉下中藥:如巴豆、大黃,長期服用可能會導致患者胃腸功能紊亂,如大便溏稀、排便次數過多等。

長期飲用銀杏葉泡的茶,很可能導致疲勞、口幹、頭暈、腫脹腹瀉便秘等症狀。

胖大海可以治療聲音嘶啞和喉嚨發炎等疾病,但如果服用過量,很可能會引起胸悶、氣短、大便稀少等副作用。

關于中藥的謠言有哪些,你信了嗎?

1、中藥沒有副作用?

現在很多人會認爲西藥副作用大,中藥沒有副作用,對中醫盲目崇拜。

這是一種常見的誤解。雖然中藥大多來源于自然,很多中成藥的副作用不清楚,但不代表就沒有副作用!

應該用辯證的思維來對待中醫。

2、中藥可以替代西藥?

中醫和西醫在治療疾病上各有優勢,不能相互替代。以下情況,中醫無法取代西醫。

例如,對于急性病患者,西藥通常見效更快。對于闌尾炎患者,有見效快的鎮痛藥(曲馬多、氨酚待因片),中藥見效太慢。

還有,當疾病發展到癌症時,西藥通常能提供化療這種更直接、更強烈的治療手段。

西藥通過現代制藥技術能夠精確控制藥物的濃度和純度,而中藥在這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所以,中醫、西醫不能相互替代。中藥可以作爲西藥的輔助,爲治療提高效果,減少對患者身體的副作用。

小結

長期飲用中藥並不健康。適當使用中藥可以治病,但長期過量則可能損傷肝腎、引發不良反應。

關于中藥的謠言,如“沒有副作用”和“可醫取代西藥”,都是片面的誤解。

中藥同樣有副作用,且與西藥各有優勢,應依據病情和醫生建議選擇。

使用中藥需科學、理性,遵循醫囑,避免盲目使用。

參考資料

[1]《解讀“是藥三分毒”》.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主任醫師張玉平.人民網-人民健康網.2018年02月06日.

[2]《爲什麽不能長期喝中藥,會出現哪些不良影響?一文說清楚!》.傳承中醫王小振.2024-01-19.

0 阅读:4

爾藍康康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