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億人”來株洲後,咋整能留下

張書樂 2024-05-17 08:34:12

黃金周結束後,最適合複盤與冷思考。

這裏,用湖南株洲做個樣本,咱們半月談:

“感覺好像有一億人來株洲”,在社交媒體和短視頻上,這個頗爲誇張的梗從五一開始在蔓延。

事實上,這一屆五一黃金周,湖南株洲確實來了太多外地人。

據媒體報道,海內外1.5萬名跑友在株洲跑馬拉松,各縣市區各色節日活動精彩紛呈。

醴陵炒粉節3天接待遊客約101.32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約10.98億元。

炎陵民俗風情遊,帶動旅遊收入同比增4成。

茶陵湘劇融入景區風光、叫好連連……

馬拉松是一個催化劑,而縣域旅遊的大風口,則被株洲抓住了。

于是,著名景點在五一假期人山人海盛況,在株洲被複刻了。

縣域旅遊有多火?

攜程發布的《2024五一假期旅行總結》給出了數據:旅遊訂單同比增速上,縣域市場高于三四線城市,三四線城市高于一二線城市。

小縣城跑贏大都市,成爲了全國五一旅遊的新常態。

天時有了,株洲各地在這一屆黃金周怎麽贏麻了?

靠的是旅遊資源的獨特性、差異性。

畢竟主流旅遊目的地對很多人來說都已經打卡過了,讓更多人想去以前沒想去的縣城裏領略不一樣原生態風情。

而株洲各縣市區依靠馬拉松的熱度和人潮,順勢而爲、腦洞大開,給出各種全新的旅遊體驗,不再單純去靠山吃山。

結果,地利和人和的組合,就和天時呼應上了。

此外,還有個地利至爲重要,此前去哪兒網就發布了一張小衆目的地“撿漏地圖”,而其中顯示,距離省會城市的距離僅需1小時高鐵時間的“一小時高鐵圈”是撿漏的關鍵。

顯然,這次省會城市的溢出效應顯現出來了,長沙依然網紅,但沒有虹吸,靠的最近的株洲,吃上了紅利。

但在這一波熱浪散盡後,必要的冷思考也需要有,先來一記追魂三問:

下一屆黃金周怎麽辦?

旅遊淡季怎麽玩?

縣域旅遊的潑天富貴,能留得住嗎?

第一個問題好回答。

天時在、地利不變,株洲機會更多,必須找到本次黃金周槽點去破解,種好迎客松。

如醴陵炒粉節,停車是個老問題。

還有個特色槽點則是免費炒粉站著吃,這種“曾經跨過山和大海、也穿過人山人海”的體驗,撸串很帥、嗦粉不酷。

怎麽破?

想辦法讓嗦粉變得酷酷哒,就成。

怎麽達成?

結合風景、設施喊來各色潮男潮女、漢服穿搭們動態花式嗦粉,可以考慮考慮。

又或者醴陵不是撿瓷器出名嘛?

撿瓷器送炒粉,撿多大的碗,送多大一碗粉,可還行?

第二個問題有點難。

畢竟,一時人氣爆棚需要重新配置大量配套資源,但這些資源在淡季就會閑置。這時候就需要更多部門合理規劃、善加經營了。

第三個問題很關鍵。

縣域旅遊是一種旅遊資源下沉,但會沉到哪裏去呢?大概率只會是少數縣城們最終勝出。

如果不能真正成爲旅遊小城如鳳凰、麗江,僅僅靠黃金周或一兩次火爆活動,很難留量。

就看株洲各地如何繼續開腦洞,千萬別開封王婆說媒、你就牽線,外地燒烤麻辣燙火了、你跟風,這種套路不誘人。

此處必須要有株洲絕活!隨便開腦洞供參考:

醴陵的思情鬼歌唱起來,邊炒粉邊唱。

石峰區清水塘工業遺址上蹦迪,越嘻哈越情懷。

夢回宋朝的分袂亭也別光想著賣小吃,蘆淞市場的漢服送過來,長亭外古道邊的音樂響起來,湖湘名人的講壇開起來。

人間煙火味裏,也要有朱熹、張栻這般大儒論道、依依惜別的風情。

言而總之一句話:

讓來人在旅途中偶遇、驚豔和回味株洲這座城硬核的鋼鐵直男,展現百煉鋼作繞指柔的工業浪漫,就是獨特性。

總而言之有一句:

讓來人親近鄉土,去品味株洲各個縣的獨有民俗的親近之美,更有差異性。

如此,可好?如此,可行?

刊載于《株洲日報》2024年5月16日“天台時評”專欄,刊載時有刪節

作者 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中經傳媒智庫專家,資深TMT産業評論人

0 阅读:18

張書樂

簡介:長期堅持在IT和遊戲領域呓語的非權威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