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樓市,最悲催的房産置換群體

千易長鯨 2024-04-23 03:30:11

前幾天,有粉絲咨詢買房違約問題,這個案例有一定的代表性,很大程度上能反映現在房産置換群體面臨的問題,給大家做個簡單分享。

23年9月,北京發布認房不認貸政策,該粉絲原本就考慮換房,在政策出台後,擔心房價上漲,于是快速出手,買入一套東城的三居室。不僅如此,當時買房擔心搶不到,還加了幾十萬。

如今24年4月了,雖然該粉絲購買小區的房價沒降,因爲也沒新成交,但評估價顯示已經降了200萬。于是該粉絲跟賣家提出解約,賣家要求賠償200萬損失。

類似這個案例的情況,有不少粉絲都咨詢過,在這裏統一給大家做個簡單分析。說幾點看法:

其一,作爲置換群體,部分買房人面對現在的房産市場形勢,心裏有點慌。

該粉絲的描述,有很強的代表性。剛出政策時,擔心房價快速上漲,市場火爆,加價也要買入房子。

等到買入房子,發現換房的人多,買房的人多,賣房的人更多,房價表現一天比一天差,甚至有點跌跌不休的架勢。此時,就開始糾結,心裏長草-慌了。

觀望一段時間後,發現房産行情還沒起來,對房價整體沒有信心,于是很自然的就想解約。

這會想解約的置換群體買房人,主要有兩種情況:

一是買了房,要賣的房子也賣掉了。看著買到手的房子,價格下跌,心裏難受,輾轉反側,想違約。

二是買了房,要賣的房子賣不掉,換房計劃一下子就卡住了,再加上房價下跌,糾結反複,就跟賣家提解約。

其二,作爲買房人,權衡履約和解約,哪個成本更高。

從買房人角度看,如果履約,就得面對房價可能下跌的風險,或者房價已經下跌了一大截。此時,如果房價下跌金額,高于解約賠償金額,尤其是大幅度高于解約賠償金額,從利益角度權衡,解約似乎是個理性選擇。

如果違約,就得賠償賣房人定金,甚至是20%的購房款,這個賠償金額就有點高,違約成本高企。如果違約賠償金額超過房價下跌金額,解約就不劃算了。

上面這兩個方案分析,相信大部分人也會計算。

此外,現在房價下跌,體現爲浮虧;現在違約,變成實際虧損,成爲沉沒成本,永遠存在。

剛買完房,價格就下跌了,不管誰遇到這種情況,肯定都難受。但只要不賣掉房子,虧損就是紙面虧損,不是實際虧損,等幾年後再賣房的時候,房價很可能又漲回去了。

反之,如果違約賣掉房子,尤其是需要賠償20%的違約金賣掉房子,這部分就是實打實的虧損,馬上體現出來,不管後面如何操作,這部分沉沒成本,永遠存在。

其三,根本上是對北京房地産市場的信心問題。

對于解約與否,之所以糾結,根本原因是對未來房地産走勢的判斷。如果擔心未來房價下跌,那肯定是現在違約合適,賠錢、走人;如果認定未來房價還會上漲,那肯定履約更合適。

違約、履約選擇背後,體現的是對北京樓市的信心。

北京是最核心的城市,雖然一時房價出現下跌,但長期來看,只要經濟還要繼續發展,房價必然上漲。

如果北京的房價停滯了,那麽經濟發展基本也會同步。

其四,置換群體房子賣不掉,有替代方案。

當下的北京房産市場,行情很差,賣房很難。想要把房子賣出高價,就更難。同時,因爲房價很低,且有砍價空間,適合買房。

如果不是十萬火急,著急用錢,就幹脆把房子下架,先別賣了。

如果要換房,房子實在賣不掉,也有替代方案,可以解決買房資金問題。

8 阅读:5940
评论列表
  • 2024-04-23 06:01

    賣不了買個屁。

  • 2024-04-23 08:30

    改善自住房搞的跟炒房一樣

  • 2024-04-23 17:19

    放心,問就是不建議賣房,建議買房,建議持有,畢竟只要持有就可能會漲回來[得瑟]但如果我賣了等再降一下再買是不是代表我有房了還有剩下的錢?

  • 2024-04-25 16:24

    全是被抖音一幫自媒體忽悠唱衰,別傻,十年後北京房價均價至少15萬一平米

  • 2024-04-23 22:37

    經濟發展會與房價同步看似有道理 實際也無道理 因爲你的房價之前已超前經濟發展太多,透支了未來想要繼續同步就得回撤

  • 2024-04-23 08:10

    你當時把自己的房子高價賣掉了,已經賺到了。

  • 2024-04-23 08:24

    東西城有真正的學區房嗎?買學區房要到東西城去買,這腦洞得多大呀?

    deno 回覆:
    怎麽沒有,西城我不清楚。但東城是直升最好的。青年湖小學直升171,方家小學直升5中分,史家實驗直升二中分,雍和宮小學直升東直門,校尉直升166。前三所在東城區還是很不錯的。
    大臉Q貓 回覆:
    看你從哪來,假設從大興來兩城最差地方都是學區
  • 2024-04-23 07:33

    買賣房都不難。只是達到買賣房的心理價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