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越L奪A級SUV全品牌銷量第一,再次證明高價值才是競爭的正確打開方式

買車大師 2024-05-01 23:29:07

老有人問,中國汽車市場有獨屬于自己的文化嗎?

無論是同行,還是路人,在提到該問題時,難免都會讓現場陷入長時間的沉默。曾試圖反駁,中國用戶切實所需的大空間、低油耗、高配置就是獨屬于中國汽車的浪漫,務實不務虛。接踵而來的便是反問:“同意,但能舉出一些現實中有代表性的成功IP嗎?”

一般這種時候,沉默會進一步加劇。很長一段時間以內,不得不承認,只擁有短暫璀璨的中國汽車産業並沒有“文化”“圖騰”“代表作”一說,即使到了今天,也才堪堪從“中國星”系列身上品出那麽點文化的味道。

剛剛過去的4月第一個禮拜,吉利中國星系列迎來了自己賣出的第98萬輛新車,距離2020年10月上市的首款新車,僅僅過去三年半。伴隨著吉利中國星迎來屬于自己的突破性時刻的,還有吉利星越L以2268輛的成績成功超越一衆合資競品,站在了國內全品牌A級SUV銷量榜的頂端。

相比起某一刻的爆發,稱星越L身上有那麽點“中國汽車文化”味道的原因在于,自上市以來的銷量表現在經曆了上市時一陣短暫的爆發期後,一直有相對穩定的市場份額。後來者也好、換代競品也罷,從未真正動搖過它的根基,算是近些年競爭激烈的汽車圈爲數不多的現象級成功IP,開始形成“打造中國汽車文化”的雛形。

星越L的成功充分證明了一點:比産品價值才是競爭的本質,是良性競爭的正確打開方式。

好底子鑄就好口碑

作爲國內較早提出平台化並落地的品牌之一,吉利汽車與沃爾沃合作開發出CMA架構,爲中國星系列産品帶來的改變肉眼可見。

時至今日,CMA架構首款産品亮相已三年有余,都沒有真正在國內市場遇到一款同價位真正在行駛品質、駕駛質感上比中國星系列産品更有高級感的自主品牌産品。

以上便是《買車大師》對于中國星系列産品的真實評價,如此評價在不少場合都曾提及,幾乎鮮有人質疑,至少絕大多數同行都表達了認同。

平台化、架構化能帶來什麽?最爲明顯的便是行駛品質的直接提升和整車體驗的下限有所保障。譬如豐田的TNGA、大衆的MQB平台等等,平台化後帶來全新産品時,風評一片向好。CMA架構亦是如此,以星越L爲例,橫置發動機+變速器的它卻擁有接近50:50的前後軸荷比,爲其穩定性、前後俯仰、車頭指向性都帶來了明顯的提升。

同架構之下的不同産品根據定位不同、需求不同、使用場景不同,進行軟硬件的不同標定和匹配。星越L作爲一款SUV,卻能讓舒適性、操控性兩種看似相悖的屬性,在它身上得到共存。對此,我們基本可以理解爲對于強烈的路面沖擊、高頻的碎石路面,懸架前段偏舒適,總能很好地實現過濾、緩解沖擊;而一旦到了高速過彎、抛跳路面,它又能表現出強有力的支撐以及驚人的吸能效果,快速穩住車身姿態。

此前,星越L以79kph的成績通過麋鹿測試,便是最好的佐證。對于一款高重心的家用SUV而言,其表現的含金量不言而喻。如此優異的表現,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爲CMA架構的好底子,其寬輪距的設定、運動負外傾角設計、大直徑防傾穩定杆等與生俱來的基因,爲其既舒適又有操控的表現奠定了基礎。

諸如此類的CMA架構賦予的優勢還有許多,包含整車扭轉剛度高于26000N·m/deg的車身、通過巧妙設計實現高效吸能潰縮保障乘員艙完整的高安全性等。

大投入讓産品與時俱進 推動良性循環

事實上,一個“爆款”的出現是可以讓企業迅速膨脹的,“爆款”能否持續爆火完全取決于企業能否聽得見不同聲音,並且投入金錢、時間、精力去優化、去升級。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做法,市場也將企業的誠意分成了三六九等。顯然,星越L算是其中的範本,一直處在不斷更新、完善的狀態,與消費者不同時間的不同需求時刻保持高匹配度。

以油耗爲例,搭載2.0T發動機的星越L和星瑞L都曾被用戶吐槽過油耗偏高問題。事實上,這並非吉利自身的原因,只是該款2.0T發動機的開發初衷並非專爲低油耗而生,更多還考慮到性能、響應速度等。吉利的做法是不逃避、不掩飾,推出不同版本滿足不同需求的用戶。以現款星越L爲例,它便提供了2.0TD+8AT/2.0TD+7DCT兩種動力總成可選,前者駕駛更酣暢淋漓,最快可在7.5秒完成百公裏加速;後者則一定程度上向油耗妥協,兩驅的驅動形式以及雙離合的高效傳動,只爲了提升燃油經濟性。

不僅如此,星越L還有與時代接軌的混動版本,一台熱效率高達44.26%的1.5TD缸內直噴渦輪增壓混動專用四缸發動機,配上3擋智能變頻DHT,再加上P1+P2雙電機驅動的組合。在囊括了多種模式,可在不同工況間准確切換的X·System智能控制系統的精准控制下,一台軸距2845mm的SUV硬是可以做到油耗僅4.79L/100km,同時還能有7.9秒的百公裏加速成績。

用戶對燃油經濟性、動力要兼得的心理僅是需求的冰山一角,與時俱進的智能化體驗也是更多用戶的迫切需求。因此,如今的星越L不僅有CMA架構好底子,還有GEEA 2.0電子電氣架構的“靈活大腦”。采用全新UI頁面設計的銀河OS 2.0系統參照用戶使用手機的習慣,讓上手更爲容易,還有堪比移動助理的智能AI語音交互功能,更高效、安全地完成車輛功能設定。甚至,星越L的高配版本還配備了FACE ID面部識別,從而實現駕駛員監測和車內座椅、喜好設置以及APP授權的直接聯動。

與諸多新體驗所對應的是硬件及時更新,盡管高通骁龍8155芯片已經不是行業量産最頂尖,但對于一款油車的座艙功能控制、語音對話等,依舊是綽綽有余,即便是FOTA幾個大版本,表現依舊不會讓人失望。

尤其值得提到的是,星越L 智擎還利用電驅、大電池充放電的優勢,爲其布置了較爲領先的智駕系統。其不僅擁有覆蓋高達100+高速場景的NOA智能駕駛輔助,還能通過24顆傳感器+5G數據通訊實現車道級導航,實現更像“老司機”般的人性化輔助駕駛。在開啓時,除開常規操作外,還能擬人化進行控制抖動、主動偏移、卡車避讓、提前變道、實時提醒、提前減速等操作,以保證更舒適、安全感更多的體驗。

前文提到,對待爆款的不同態度直接表現出企業對于用戶的誠意,星越L幾乎一直保持一年一次的高頻更新。近年來,星越L系列陸續推出的2.0TD+8AT雲起、天際版、星越L 智擎、2.0TD+7DCT長風版等皆是如此。以更多的成本爲代價,努力貼合上用戶日益更新的需求,市場、用戶自然會給予誠意十足的車企最爲豐厚的回報,星越L的持續爆火也就是一種必然。也因此,推動了企業與用戶之間、好産品與多需求之間不斷完善的良性循環。

大師觀察

回到最初的話題,中國汽車市場有文化可言嗎?答案是有。區別于JDM的獨特審美、漂移樂趣,不同于歐洲車的賽道玩家,也有別于美系“大力出奇迹”的直率,它是基于國內特殊需求、全面道路環境的現實主義文化,就是簡單的“既要又要還要”。但往往就是這種因不定因素太多而需要有需求前瞻性的文化環境,對車企打造持續爆款是一大難關,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是常態,因此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真正持續火爆的IP出現。

吉利中國星系列的誕生,星越L的出現,爲打造基于特殊中國汽車文化的産品IP奠定了一個好的基礎,爲後來更多産品的進化點明了方向。同時,也向“畸形”的車市說明了競爭的實質,終歸需要回到比産品價值、品質的長期主義路線上,這也是中國汽車産業高端化發展的唯一解。

0 阅读:4

買車大師

簡介:明明白白買車,就找買車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