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會議時,田家英說:毛主席對經濟工作不熟悉,缺乏這方面知識

帝哥說史 2024-02-15 12:11:54

1948年,毛澤東到西柏坡以後,解放戰爭進入了最後的決戰時期,戰事異常繁忙,毛澤東身邊非常需要人手,需要增加秘書,胡喬木便向他推薦了田家英。

田家英

田家英,本名曾正昌,1922年出生于四川成都一個藥店小老板之家,他在1937年奔赴延安,並進入陝北公學學習,第二年畢業後留校,成爲了學校最年輕的近代史教員。抗戰期間,田家英給《解放日報》寫了許多雜文,其中有一篇名爲《從侯方域說起》的文章,毛澤東讀後非常欣賞。此時在胡喬木的推薦下,26歲的田家英水到渠成地成爲了毛澤東的秘書。

田家英剛到毛澤東身邊工作時,毛澤東問他:“你到我這裏工作,有什麽想法?”

田家英回答說:“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田家英上任後不久,毛澤東爲了考察他的能力,讓他到東北地區的城市做調查,田家英問毛澤東:“主席有什麽指示?”

毛澤東說:“沒有什麽指示,你就是到處看看,看街道、看商店、看工廠、看民情,看完回來向我彙報。”

毛澤東和田家英

在去東北的路上,田家英想,共産黨執政以後,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治理城市,但由于種種原因,共産黨政權長期紮根在農村,缺乏城市管理經驗,毛澤東這次派自己去東北城市“看看”,無疑就是爲治理城市汲取經驗。因此田家英到東北後,著重對城市管理和工業等方面進行了調查研究。

最終毛澤東對田家英的此次調研非常滿意,新中國成立後,他曾多次指示田家英到全國各地進行調研。

田家英不僅工作能力很強,而且和毛澤東有著相同的興趣愛好,他也很喜歡古文、古詩詞、搜集舊書。原中央文獻研究室主任逄先知曾回憶說:

田的學問當然不能和毛比。但他確實讀了很多古文、古詩詞。他記憶力強,有“過目成誦”的天分。他能熟練地、幾乎一字不差地背下許多古文和詩詞,真使我既驚訝又羨慕。

田家英收藏的龔自珍行書

新中國成立後,田家英除了繼續擔任毛澤東的秘書外,還先後兼任中央辦公廳秘書室主任、中央政治研究室副主任、中央辦公廳副主任等職。曾有許多省市的領導同志希望毛澤東能把田家英下放到他們那裏工作,毛澤東卻堅決不舍,他說:“我是主張幹部下放的,但田家英我不能放,在這個問題上,我是理論與實際不一致的。”

1954年夏天,毛澤東第一次去北戴河,田家英隨行,他還帶上了4歲的女兒曾立。有一天,曾立和幾個小夥伴去沙灘上玩,見到毛澤東正坐在一張靠背椅上,一面曬太陽,一面理發,他光著兩只腳丫,把一雙大拖鞋甩在了一邊。

年幼的曾立沒有見過毛澤東,出于孩子的天真和頑皮,她和夥伴們悄悄地爬到椅子背後,伸出小手把大拖鞋掏到身邊,刨了個坑,把拖鞋埋在了裏面,然後她們得意地躲到一邊,等待著觀看這場惡作劇的高潮。

毛澤東理完發後,發現拖鞋不見了,便圍著椅子找了起來。當毛澤東轉過身來的時候,曾立感覺到他的面孔是那樣的熟悉,就和牆上的畫像一模一樣,她這才意識到,這位爺爺可能就是毛主席!

田家英和家人

毛澤東見遠處的曾立一副神色不安的樣子,心裏已經猜出了八九分,于是他上前問道:“你們幾個小鬼是誰呀?我的拖鞋不見了,你們大概知道它們飛到哪裏去了吧?”

曾立和夥伴們顧不上回答,連忙跟著毛澤東一起找鞋,但由于太緊張,她們竟忘記了埋鞋的位置。理發員有些急了,要訓斥孩子們,毛澤東卻擺了擺手,耐心地和她們一起找了起來。

正好此時田家英也來到了沙灘上,當他得知女兒的惡作劇後,剛想發火,毛澤東卻幽默地說:“家英啊,你的小鬼是要我多曬一會兒太陽麽,你就不要批評了嘛!”

田家英聽後不禁笑了,最後拖鞋終于找到了,毛澤東十分高興,還專門抱了抱曾立。

1956年,在黨的“八大”開幕前,毛澤東認爲要有一個好的開幕詞,他先是親自起草了兩稿,但都覺得不滿意,後來他又讓陳伯達起草了一稿,但陳伯達的稿子寫得太長,扯得太遠,他仍然覺得不行。最後毛澤東把這個任務交給了田家英,他叮囑田家英說:“不要寫得太長,有個稿子帶在口袋裏,我就放心了。”

田家英

此時距離“八大”開幕只有幾天了,時間非常緊迫,田家英熬了一個通宵就趕出了初稿,毛澤東看後非常滿意,在進行了簡單修改後便定稿。定稿後的開幕詞只有3099個字,文脈貫通、神采飛揚、氣勢恢宏,如“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這句脍炙人口的格言,就是田家英的得意之筆。

“八大”開幕當天,參會人員都認爲這份開幕詞寫得好,會議休息的時候,一些代表走到毛澤東面前,稱贊開幕詞簡短有力,鼓舞人心,毛澤東笑著說:“這不是我寫的,是一個少壯派,此人叫田家英,是我的秘書。”

但在1959年,田家英和毛澤東之間出現了分歧,這年1月,爲了了解農村整社情況,毛澤東派田家英赴四川調查。田家英在四川省新繁縣的大豐公社呆了將近4個月,得到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對“大躍進”的錯誤有了很深的認識。同年6月下旬,田家英跟著毛澤東一起上了廬山。

廬山會議前期,會議的氣氛比較民主寬松,田家英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說給了毛澤東的兼職秘書李銳聽:“主席對經濟工作不熟悉,缺乏這方面必須具備的知識,在經濟理論方面尤其沒有鑽研過,因此處理有關經濟的問題,就遠不如處理軍事、政治問題那樣得心應手。”

田家英

後來李銳將這次交心的談話對一位有老交情的同志談了,卻被此人捅了出來,這也使得田家英和李銳成爲了在會上被批判的對象。不過毛澤東認爲田家英的問題屬于認識問題,在會上說:“秀才還是我們的。”在毛澤東的保護下,田家英這才過了關。

如果田家英此後善于窺測政治氣候,憑他與毛澤東十幾年的交往,他們之間的政治裂痕是可以淡化的,但他卻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這也導致了他最後的悲劇。

168 阅读:38671
评论列表
  • 塵緣 110
    2024-03-07 20:32

    術業有專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