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亮|熱血激蕩:中國互聯網三十年

劉興亮 2024-04-21 10:37:31

01

三十年前的今天(注:1994年4月20),發生了一件並未引起大衆關注卻影響極其深遠的事件。

1994年4月,時任中科院副院長的胡啓恒赴美訪問主管互聯網的美國自然科學基金會,代表中方重申接入國際互聯網的要求。很快,4月20日,中國實現了與國際互聯網的第一條TCP/IP全功能鏈接,成爲互聯網大家庭中的第七十七個成員。

這一天是中國曆史值得銘記的裏程碑!從此,改革開放的中國踏上了信息互聯,實時共享的高速道路,更快、更深地融入到了全球化的經濟格局中。

開放的中國擁抱世界,亞洲巨龍昂首騰飛。

02

然而一切並不容易。今天的互聯網用戶享受著種種便利。但這些仍是三十年前那些引領者披荊斬棘、筚路藍縷逐步努力而達成的。

三十年前,大多數個體還沒有計算機,其昂貴的價格對工薪階層可望不可及。人們的生活形態停留在簡樸、直觀的狀態中,固定電話在普通家庭仍比較稀少(當時裝一部電話要花3000元左右,加上每月的費用,並非普通人家所願承受);計算機完全是電視裏才有的東西,大衆更不知道互聯網爲何物。

但是,外在環境的不對稱性,並未影響到互聯網接入中國後這一領域內在的生長機制和蓬勃發展的動力。

中國改革四十年,真正全方位融入世界正是伴隨著互聯網和後來加入世貿兩件事發生的。

互聯網不僅改變了信息傳播的速度,更在于它把分散的、差異化的種種信息在不同的端點連接起來,讓思想碰撞和創新變得更具有可能性。它取消了民族、國家乃至地方的區域限制,以不可思議的方式擴展了所有人的視野,改變了人的保守、固執的思維弊端,走出了柏拉圖所說的「思想洞穴」,以更開放、更包容、更前瞻的目光投入到自身的生活與工作中去。

03

與對人的內在的思維、意識方式的改變相對應的,是互聯網的經濟模式、信息化産業革新,以及由此引起的社會組織方式的改變等層出不窮的具體現象。它改變了傳統的産品價值觀、引發了廣泛的經濟創新,帶來了規模巨大的就業機會,爲國民生産總值的增長提供了持續不斷的強勁動力。

用電腦芯片的名稱來比喻,互聯網在中國的三十年發展曆程,可謂「奔騰而酷睿」,它如潮湧般迅猛發展,讓整個社會變得更加智慧。

04

互聯網在中國的發展與國際相比雖然遲到了幾天,但它甫一落地,即進入不可遏制的「速度與激情」中。

以Web1.0爲特征的20世紀90年代,中華網、新浪、搜狐、網易等問世,門戶時代正式開啓。這一時期誕生的互聯網均以門戶呈現信息的方式占據了人們的視線,並且大多數企業于世紀之交在美國上市。

與此同時,以騰訊QQ爲代表的即時通訊應用在中國迅速擴展,可謂一日千裏。這一軟件的便捷性和可操作性在當時一時無二,無數網蟲守在電腦前搜尋潛在的好友,人們喜歡這種隱藏在網絡背後的匿名狀態,以釋放自我的形式與隱形的社會廣泛接觸。

台灣作家蔡智恒出版了以互聯網時代爲基調的圖書《第一次親密接觸》,一時洛陽紙貴。

05

1999年,阿裏巴巴創立,雄心勃勃的馬雲要在網上聯通賣家與買家,讓生意更好做。這打開了搭建網購平台的大門。同時,雷軍建立卓越網(後來被亞馬遜收購);隨後,當當網成立,立足圖書領域開始耕耘。這些平台成爲龐大的中國網民進入網購模式的始作俑者,並由此建立了全世界最大的網絡購物市場。

2000年1月創立的百度打造搜索引擎,一時成爲漢語搜索領域的翹楚,雄霸中文互聯網搜索領域多年。

06

在中國人剛剛習慣PC互聯網的同時,以蘋果爲排頭兵的智能手機橫空出世,引發了移動互聯網的革新。

微信、移動支付、網約車、短視頻、共享經濟……海量應用覆蓋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這一階段,誕生了以TMD(頭條、美團、滴滴)爲代表的一批新的移動互聯網巨頭。

而且隨著硬件的升級和算法的日益智能化,又産生了抖音、拼多多這類更貼近客戶的移動應用。日益增多、層出不窮的應用有力推動了移動互聯網和實體經濟的全面深入切合,成爲刺激創新、創造財富神話的新引擎。

諸如抖音、快手、視頻號等應用,已經深刻改變了信息的傳遞與接收模式,與此關聯的直播帶貨更將傳統電商的靜態銷售方式革新爲「動態模式」,一切更直觀、更精准、更具有沖擊。中國發生的這一切,令世界瞠目結舌。

07

三十年的中國互聯網風雲,是一段熱血激蕩、夢想起航的旅程。我們見證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蛻變,感受了科技創新帶來的震撼與魅力。每一個互聯網人,都在這波瀾壯闊的曆史進程中,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我們懷念那些初創的艱辛,感慨那些成長的淚水與歡笑。互聯網不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更塑造了我們這一代人的靈魂。它讓我們學會擁抱變化,勇于挑戰,不斷追求卓越。在這個充滿變革的時代,我們因互聯網而更加勇敢,更加堅定。

我作爲中國互聯網發展的見證者、參與者、觀察者,能夠目睹能夠親曆這具有特定曆史意義的三十年、不可複制的三十年,幸甚至哉!

當我垂垂老矣,這段經曆會成爲我向兒孫反複吹噓的話題……

08

回首往事,一切來得如此快;展望未來,科技世界更有爲。隨著人工智能的突破與發展,這一領域在中國大有可爲。

過去的三十年,互聯網實現了一個偉大的命題:從離線在在線。

未來的三十年,再加上AI的共同作用力,將實現下一個更加偉大的命題:從在線到在場。

0 阅读:2

劉興亮

簡介:知名互聯網專家,資深營銷顧問。央視財經特約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