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熱度破萬的革命劇,憑什麽是《追風者》?丨研討會

影視獨舌 2024-04-15 18:49:37

一部劇“火”不“火”,通常有三個衡量要素。首先,是它是否抵達了足夠多的受衆群體,也就是所謂的“破圈”與否。

其次,是它是否得到了相當體量的認可,業界一般以豆瓣評分來簡單判定。再次,是它是否産生了足夠的社會價值和審美價值,具體的闡述每每由這部劇研討會上的專家和學者負責。

基于此,前不久愛奇藝收官的金融諜戰劇《追風者》,算得上“火”得實至名歸。一來,它是愛奇藝首部熱度值破萬的近代革命題材劇,也是今年愛奇藝首部熱度值破萬劇。二來,15萬人打出的豆瓣7.8分,也意味著它的口碑得到認可。與此同時,4月12日,《追風者》在北京鳳凰台飯店舉辦研討會。和之前諜戰劇相比,《追風者》有哪些不一樣?網友總結了很多點。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追風者》解開了我多年的疑惑,我黨錢哪兒來的”。而這恰恰是導演姚曉峰想要爲觀衆傳達的。他說,拍這部戲前自己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共産黨爲什麽能取得勝利。《追風者》其實是他“問道”的心路曆程。作品創作方向也在不斷調整,從諜戰劇到個人成長,最終變成信仰曆程。“我發現整個創作過程中所專注的重點都能被觀衆接收到,我特別欣慰。”

編劇翁良平認可姚曉峰的觀點。在他看來,《追風者》揭示了共産黨領導下金融本質和國民黨領導下金融本質的根本差異,只有共産黨領導下的金融才是真正爲廣大人民服務的。這是曆史的選擇,更是人民的選擇。《追風者》能打動觀衆,其熱血的氣質和主人公刻在骨子裏的家國情懷是至關重要的因素。

劇中沈近真的扮演者李沁,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她說,沈近真身體力行展現了中國女性的智慧與韌性,展現了那個時代女性敢愛敢恨、爲理想而生的精神樣貌。她是一個超越了傳統束縛,敢于做出選擇並爲之奮鬥的女性。

《追風者》總制片人張書維淚灑當場。她說,很多年輕人看劇時愛國主義熱情高漲,尤其是第24集沈近真和哥哥沈圖南決裂那場戲,彈幕齊刷刷滑過“這盛世如你所願”。“很多網友讓我備受鼓舞。”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教授尹鴻認爲,《追風者》是部又有傳播力又有影響力、感染力的好劇。它實現了三個突破,一是革命曆史題材上的邊界突破,從政治鬥爭、軍事鬥爭,到了經濟領域的鬥爭;二是諜戰類型劇的邊界突破;三是傳奇劇在人物塑造上的突破,人物成長變化的層次感清晰。

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著名文藝評論家仲呈祥認爲,《追風者》比自己預料得播得更好。原因有三,一它把生活當作整體,展現了上世紀30年代初國民黨統治區和蘇區開展金融活動時遇到的矛盾,並由此構建了一批有志青年;二來,編劇沒有依據過去已有的模式所規範的人物配方創作;最重要的一點,是有意識地與當代生活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

《中國藝術報》總編輯康偉表示,《追風者》核心議題是信仰,在那個動蕩的苦難年代,在外部世界不可回避、無法躲開的種種擠壓、打擊、滌蕩之下,如何活下去,如何安放好自己的精神、心靈和信仰?《追風者》將金融鬥爭和諜戰融合交織,將各色人物放入宏大曆史語境和具體的個體語境裏面進行塑造,形成了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人民日報》文藝部理論評論編輯室副主編任姗姗同樣談到了信仰。她說,《追風者》用影視的敘事語言,將“信仰”兩個字非常巧妙地編織進富有懸念的故事中,通過不同人群不同方向的選擇和他們的命運彰顯了信仰之真、信仰之堅、信仰之美。像魏若來等角色的成長,一定讓當下年輕人很有代入感。

《光明日報》文藝部編務統籌、高級編輯李春利圍繞著主旋律劇如何有效觸達年輕觀衆闡述。她說,灌輸不如熱愛,如何把諜戰題材拓展出圈非常考驗創作者,《追風者》從人物出發傳達主流價值,劇中的角色有樸素的愛國情懷,讓人可感可知可親可敬,用鮮活的案例講明了“革命必勝、人民必勝”。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何天平則從三方面探討了《追風者》的價值。一是形成了對于類型化創作的反思,《追風者》從小處著眼,用人的成長講行業變遷,進而透視曆史演進,開辟了一個新的創作賽道;二是形成了對人的意義的反思;三是對觀衆意識的反思,這部劇沒有想當然地去“理解”觀衆的觀看潛力,而是面對今天的受衆環境,建構了更有突破性的觀衆意識。

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副會長李京盛則談到了兩個“破萬”的意義。他說,“首部熱度值破萬的近代革命題材劇”這個說法意義重大。

國産劇向來有三個故事來源,革命曆史、當代現實、古代曆史。後兩者早已取得了市場向、商業向的成功,而革命曆史目前只有這一部破萬。革命曆史敘事如何在新時代面對新崛起的年輕受衆?《追風者》爲未來革命曆史敘事提供了一條路徑。

【文/馬二】

1 阅读:32
评论列表
  • SKY! 1
    2024-04-15 22:09

    一般啊

影視獨舌

簡介:此用戶有點懶,還沒有正式介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