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妄有狂妄的代價,卑鄙有卑鄙的後果

袁大島 2024-04-18 22:27:57

最近跟朋友聊起今年以來翻車的各平台主播,我們發現了一個規律,那些翻車的主播大多都有點潛在的性格問題,要麽卑鄙,要麽狂妄。

人無完人,主播做到一定程度,因爲關注人數的增多,觀察他們缺點的人也會變多,但其實這並不是翻車的根本理由,

而是當他們賺錢賺的越來越簡單,越來越輕松之後,那些藏在性格深處,帶著腐臭味道的東西,開始隨之發酵。

原本藏著的東西,藏不住了。

裝的太久的人設,終于“不裝了”。

人在膨脹之後能否保持本心,這個問題的答案,已經成爲了一種現象。

當我們看到那些膨脹的人們開始蠢蠢欲動,或者幹脆撕開僞裝開始實施他們卑劣的狂舞之後才意識到,

不是自己信錯了人,也不是他們裝的太像,

而是這個世道,容不下人們沉澱自己的心境。

我看過有些主播,成名之前的生活條件比較差,成名之後有錢了,腰杆子硬了,站起來之後好像就開始學著“做人”了。

越學越不像人,不幹人事,不說人話,洋洋得意的嘴臉之中透著對所有人的不屑,

那些幫過他的,捧過他的,信任過他的人,

都成爲他不屑的對象。

對于這些人來說,道德不是枷鎖,也不是榜樣,而是僞裝自己的面具,這面具戴夠了,該扔就扔了,在他們看來,道德本身就是又髒又臭的東西,

他們容不下道德,道德也容不下他們。

但是被騙的人,一開始什麽都不知道。

隨著騙局逐漸朝著離譜的方向發展,不斷有人“退離隊伍”,也不斷有人成爲“新增成員”,在這不斷增增減減的過程中,只要能維持整體上是得利的趨勢,那麽騙就有價值,

騙,就必須有價值。

當然,那些不滿的情緒會隨著事態的膨脹愈發變得難以控制,未知的風險變成已知的矛盾,大多數人並不具備“只要我喜歡某個人,我就願意心甘情願的被他騙的死去活來”這樣令人錯愕的覺悟,因爲對于大部分人而言,最起碼的信任是建立關系的基礎,這就如同自己喜歡的人如果欺騙了自己,那麽這種喜歡就會變成一種看清事實的痛恨,

不可否認的是,我們這個世道總會有那些極其扭曲的思想存在著,但這群人的存在並不能改變事實的發展,盡管事實已經讓人們明白欺騙的代價如何,或者說那些不該陷進去的東西究竟有多危險。

最終,徹底爆發的聲音讓彌漫在周圍的謊言一觸即破,不出意外的醜陋暴露在人們的眼前,

視而不見者,依舊大有人在。

狂妄的代價,卑鄙的後果,都是“理想結局”。

現實結局,則是有些人賺的盆滿缽滿,有些人隨時等待時機,東山再起。

還有些人,則是從頭至尾,只問聲討,不見悔改。

爲什麽?

因爲視而不見者,大有人在。

我們這個世道,總是講流量爲王,

流量爲王了,那些對錯黑白,就只能爲臣爲將了。

當然,人們並沒有爲此善罷甘休,因爲越來越多的事實告訴我們,

王亦有隕落之日,

只需觀其滅之前,能狂妄幾時。

1 阅读:86

袁大島

簡介:用最實際的話語講最實際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