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概念的小學美術大單元整體教學研究

研學教育 2024-04-16 19:51:40

作者:折豔----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棋盤井第一小學教師

摘要:在小學美術教育領域,大單元教學強調通過構建大概念的方式,將不同主題、不同技法、不同材料的知識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單元。這種教學模式追求的是學生對美術的整體認知,通過探索和實踐,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並促進學生綜合藝術素養的提升。本研究基于大概念的小學美術大單元整體教學,通過對相關理論的梳理和實踐案例的分析,探討了在美術教學中運用大單元教學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關鍵詞:大概念;小學美術;大單元教學;綜合藝術教育

引言:

美術教育作爲培養學生審美情趣、創造力和想象力的重要途徑,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然而,傳統的美術教學往往采用碎片化的教學模式,內容分散、難以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面對這一問題,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開始探索采用大單元教學模式,在整體性思維和項目化學習的基礎上,進行美術教學的改革與創新。

一、基于大概念的小學美術大單元整體教學價值

美術作爲一門綜合性的學科,旨在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創造力和綜合素質。而基于大概念的小學美術大單元教學模式,正是在這一目標基礎上進行了進一步的拓展和深化。大概念,即通過學生自主觀察、表達和創作的方式,培養學生對事物本質、形式和內涵的把握與理解。

首先,基于大概念的整體教學模式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往往以教師爲中心,將知識點一點一點地灌輸給學生,缺乏趣味性和互動性。而基于大概念的教學模式,則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力,使學生成爲學習的主導者[1]。學生將通過觀察、思考、分析和實踐,從中感受到自己的創造力和能力所帶來的樂趣,激發出持續不斷的學習動力。

其次,基于大概念的整體教學模式能夠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學習美術的過程中,學生需要進行大量的觀察和分析,需要運用到各種不同的技巧和方法。同時,學生還需要通過思維的拓展和聯想,去理解和表達畫作所傳遞的信息和情感。這種多維度的綜合訓練,能夠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思維力、創造力和表達能力,爲學生今後的學習和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

再次,基于大概念的整體教學模式能夠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批判思維。當學生在整體教學過程中接觸到不同的藝術作品和風格時,學生將通過自主觀察和感受,去感悟其中蘊含的美感和意義。學生將學會欣賞和評價藝術作品,培養出獨特的審美情趣和眼光。同時,通過對不同作品的比較和對話,學生們也將培養出辨別和思辨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批判思維和判斷力。

最後,基于大概念的整體教學模式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在學習和創作的過程中,學生們將有機會與同學們進行互動和合作,共同完成一個藝術項目。學生將通過相互的溝通和交流,去分享和借鑒彼此的經驗和創意,形成一個豐富多樣的作品。這樣的合作經曆,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培養學生的溝通和交流能力,爲日後的社交和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基于大概念的小學美術大單元整體教學的方法

(一)多樣化觀察活動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爲了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和審美能力,開展多元觀察活動是非常重要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基于大概念的小學美術大單元整體教學,通過多樣化的觀察體驗,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感受藝術,從而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的目的[2]。

例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多元觀察活動融入到小學美術大單元的各個環節中,教師可以在引入知識的階段,通過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激發學生對主題的興趣。比如,在講述風景畫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到校園或者附近的公園、河流等地進行實地觀察,讓學生親身感受風景的美麗與變化。這樣的觀察活動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風景畫的構圖和色彩運用,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感性認識和審美情趣。同時,教師可以在學習過程中設置多樣化的觀察任務,激發學生的思維和創造力。比如,在學習靜物畫的時候,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去家中尋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進行細致觀察,並用自己的方式進行創作。這樣的觀察任務能夠鍛煉學生的觀察力和表現力,同時也能夠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積極利用多媒體技術,提升觀察活動的效果和趣味性。比如,在學習肖像畫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觀看一些有關肖像畫的紀錄片或者藝術家的訪談視頻,引導學生從中獲取更多的藝術信息和靈感。

(二)開展藝術鑒賞主題

藝術鑒賞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學生對藝術作品的理解和欣賞水平,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情感表達和創造力。針對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需求,教師可以運用基于大概念的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進行藝術鑒賞活動。基于大概念的教學方法是一種注重整體把握和綜合思考的教學方式。

例如:在藝術鑒賞活動中,教師可以先選擇一個主題或概念作爲整個教學的核心,如“自然界中的色彩”,然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以此爲線索,依次引領學生進行相關的藝術鑒賞和創作活動。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展示和介紹一些優秀的藝術作品,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與好奇心。這些作品可以來自不同的藝術領域,如繪畫、雕塑、攝影等,同時也可以包括不同的時期和風格,如古代繪畫和現代攝影等。通過欣賞這些作品,學生將會感受到藝術的魅力和多樣性,從而對藝術鑒賞活動産生濃厚的興趣。接下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藝術鑒賞的過程。可以采用一些思維導圖、圖片對比等工具來幫助學生分析和理解藝術作品中的元素和表達方式。例如,在“自然界中的色彩”這個主題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仔細觀察一幅描繪大海的畫作,然後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其中所用的顔色和色彩搭配,從而培養學生對色彩運用的敏感性和表達能力。

綜上所述,大概念的小學美術大單元整體教學的價值不僅僅體現在美術本身,更體現在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綜合能力的培養。因此,在教育的道路上,教師應該給予大概念的小學美術大單元整體教學更多的關注和重視,讓學生在藝術的世界中自由飛翔、展翅高飛。

參考文獻:

[1]段鵬.核心素養時代通過信息技術實施的美術學業評價[J].中國中小學美術,2020(3):4.

[2]樂凱.基于生態教育背景下的小學高段美術課堂架構之我見[J].美術教育研究,2019(8):2.

[3]楊慧玲,馬建新.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美術教學評價體系的建立[J].西部素質教育,2020,6(5):2.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