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建盞與宋代點茶文化

文錦彙 2024-03-18 22:41:53

建窯,一個爲茶器而誕生的窯口,它的存在是爲了燒制茶盞、茶器。對于建盞,愛茶之人通常只傾向于建盞的釉色,往往忽略了建盞的器型之美。

建盞興起于宋朝,隨著當時點茶文化的興起,各種器型的建盞流通到社會的各個領域,上至帝王將相,下至普通百姓,無不使用建盞。作爲飲茶的實用器具,不同的飲茶喜好以及飲茶群體,直接影響了建盞的器型變化,與此同時,造就了豐富多彩的顔色和器型。從釉色方面的主觀判斷以及今天對過去審美標准的揣測,每種器型所對應的使用方式及使用場合,則有著不同的燒造制度。

一、佛門專用款

建盞的形狀,是在使用的環境影響下逐漸演變而來的。當胎土經過淘洗、拉坯、施釉,最後一把火燒成茶盞,整個過程是與人息息相關的。這裏面包含了人們對美的認識、對飲茶方式的理解,甚至是對審美標准達成的一個共識。

在宋元繪畫中,有諸多關于飲茶的描繪,從中不難發現,宋代最爲盛行的飲茶方式是點茶。由點茶衍生出了鬥茶,根據茶沫的形態以及消散程度進行對決。其中,鬥茶常用的口徑爲12厘米、高爲7厘米的束口盞。這在當時是最爲普遍的一種器型。這類盞在口沿下方向內收束,被稱作“束口線”或“攔水線”,收束的口沿,便于在打茶擊拂時有效地約束茶湯外濺。除此以外,束口線也可以作爲鬥茶時評判茶沫消散程度的標准線。現藏于日本的8只被定爲“國寶”、“大名物”、“重要文化財”的建盞中,有7只都是這樣比例的束口盞。在日本寺院著名的四頭茶會上,至今依然在使用配有盞托的束口盞。

其實,從考古文獻和出土的標本中可以看出,古代中國寺院裏大多用的是缽形盞。缽形爲臥足,盞的腰身從足底延伸至口沿再內斂。目前的建盞中,許多缽形盞底部會帶有“佛”、“僧”這類刻款式,說明此類盞在當時應該屬于寺院特制盞。而特制盞有著明確的使用方式和使用環境,這就意味著在宋朝,飄洋而來的日本人是無法接觸到特制盞的,他們所能擁有的就只能是普通款式的貿易盞。所以在今天,很多日本的資料中並未發現缽形盞。

二、皇家專用款

特制盞不只有缽形,在所有器型中最爲重要的一個類別是供禦形。供禦形建盞,是供皇家禦前使用的茶盞,此類盞底部均帶有劃刻或壓印的“供禦”二字,目前供禦形共有束口供禦形、敞口供禦形、直口供禦形、撇口供禦形四種盞。這四種盞,無一例外地都符合宋徽宗《大觀茶論》中所言“底必差深而微寬。底深則茶直立,易以取乳;寬則運筅旋徹,不礙擊拂”。盞要深、腹要寬,這樣才便于點茶擊拂。其中,以12:6的束口供禦形最爲常見。

供禦形建盞,是一類非常特殊的器型,相比其他類型的建盞,供禦形外腹曲線更爲優美柔和。這也使得盞在施釉燒造的過程中,更容易在足牆處積釉,從而避免因釉水流過足牆粘住匣缽。供禦形盞的盞壁,通常要比普通盞要薄,這就意味著供禦盞在制坯時需要更仔細地淘洗胎土,需要更高的拉坯技術以及更嚴格的窯溫把控,任何一個環節的失誤都可能造成最後成品的失敗。

另外,供禦形比較接近“進瑾”。“瑾”同“盞”,意爲進貢的建盞。相比于“供禦”,“進瑾”出現的年代更晚一些。雖然,字款的內容發生了變化,但同爲進貢皇家的建盞。

在宋朝,包括進貢皇家的茶盞在內,建窯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定燒體系。不同的人群,有著不同器型的茶盞,茶盞底部所留有的劃刻或壓印的字款則是作爲定燒的記號。其中,印款更爲嚴謹,印款的出現意味著建窯在定燒以及使用上更加規範。印款所使用的印章,就像今天公章的概念。它是有直屬官職的人方可使用,是一種身份的象征。

除了前面提到的“供禦”和“進瑾”之外,還有一種很重要的印款“監匠”。此枚字款也是被印在供禦形建盞的盞底,說明當時朝廷會委派官員在建州蘆花坪監督進貢瓷的燒造。同時也證明了建窯是屬于官搭民燒的窯口。

三、文人專用款

除了供禦盞以外,束口淺腹形盞中也出現了許多印款。此類盞民間稱其爲香爐形盞,其器型比例是11:5左右。束口與口沿微向外撇,盞腹較淺。相較于束口盞,香爐形盞顯得更爲小巧精致。此類盞中通常印有篆體“太師棟”三字。宋朝太師,多是授予朝中元老重臣以表示皇上的恩寵,趙普、文彥博以及北宋末年的宰相蔡京,都曾被加以太師頭銜。在目前出現過的字款中,尚未出現第二類篆體字款。

香爐形盞,除印有“太師棟”以外,還有“隱居”、“奉”字款、“公”字款、“正”字款等官府定燒款式或文人士大夫定燒款式。由此說明,香爐形在宋朝更受官府、文人士大夫的青睐,是屬于級別比較高的器型。

北宋到南宋,不同時期流行有不同的器型,北宋時期多爲撇口盞。其中有一類,因其口徑大而底足小,斜削腹,形似鬥笠,而得名爲“鬥笠盞”。因爲在拉坯、燒造的過程中,盞易變形,成品率較低,使得鬥笠盞更爲名貴。此類器型中也出現過很多印款,其中有一款比較稀有的盞器“山房”印款,這個字款和“隱居”款相似,同屬于文人款,可見當時文人雅士對此類盞較爲偏好。

在一些古籍、詩文中,常有分茶、均茶等描述,比如《延福宮曲宴記》中記載: “宣和二年……命近侍取茶具,親手注湯擊拂,少頃白乳浮于盞面,如疏星淡月,顧諸臣日:自此布茶。飲畢皆頓首謝。”文中的“布茶”即分茶于諸臣,將點好的茶從分茶盞中盛到每個小盞裏供人飲用。大口徑的撇口盞,作爲分茶盞用于分茶,與之配套的則是8:5或9:5的小型盞。這類小型盞種類繁多,修足與拉坯時的變化豐富。但相比于束口盞與鬥笠盞,小盞的做工較爲隨意,也極少帶有字款。這說明小型盞是一類更爲普通常見的茶盞,不屬于定燒瓷的範疇。

每只建盞不同的細節變化,構成了不同的器型,不僅是口沿、外腹等部位的塑造,也包括口徑、盞高的比例。器型與字款間的相互佐證,組建起建窯的定燒體系。受益于這個定燒體系,我們可以通過曆史文獻、建盞器型以及建盞底部所帶有的字款,去判斷一只盞的燒造動機和使用去向。

不論是建盞所承載的宋朝茶文化,還是它所體現的宋人審美,想要完全揭開建窯的面紗,依然需要一段漫長的時間。

0 阅读: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