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巧媳婦智鬥惡婆婆

隴右行者 2024-04-15 11:06:54

很久以前,有一個老實巴交的農民,叫阿長。阿長家種有兩畝地,他每天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忙時耕種,閑時上山打柴,雖然生活不富裕,但也過得去。

阿長的妻子,是鄰村一個木匠的女兒,名叫阿巧。她身材苗條,聰明伶俐,爲人善良,精通裁剪縫補,織布繡花,樣樣俱佳。阿巧不僅長得漂亮,還溫柔賢慧,很會料理家務,把家裏安排得井井有條,他們夫妻很是恩愛。

可是,他們夫妻也有不順心的事。阿長命苦,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雙雙過世了,他是跟著嬸娘長大的。這嬸娘爲人刁鑽刻薄,一直不喜歡阿長,覺得自己白白養了阿長這麽多年,是時候讓他報答養育之恩了。于是,爲阿長找了一門親事後,她就搬到阿長家住下了。

阿長的嬸娘仗著自己是長輩,在阿長家裏,什麽活兒也不幹,整天還雞蛋裏挑骨頭,對阿巧橫挑鼻子豎挑眼,稍不順心,就對阿巧破口大罵,還在阿長面前說阿巧的壞話。

阿長是個老實人,整天只知道幹活兒,對嬸娘的胡作非爲,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阿巧內心雖苦不堪言,可爲了丈夫,也只有打落牙齒往肚裏咽,有苦說不出。

嬸娘把阿巧當成了使喚丫頭,還時常在鄰居面前炫耀,說阿巧如何如何聽她的話,對她如何如何地孝順。

轉眼間到了八月十五,這天,從早上起,阿巧就忙個不停,殺了雞,宰了魚,做了一桌豐盛的菜,和丈夫阿長一起請嬸娘到前廳用餐,慶賀中秋。

嬸娘姗姗來遲,冷著一張臉,在餐桌旁坐下後,也不拿筷子,對阿長說:“我吃慣了豬油拌飯,今天的飯菜太豐盛,倒沒什麽胃口,不如你先給我盛碗豬油拌飯來。”

阿長知道嬸娘又在故意刁難阿巧,忙向嬸娘賠著笑臉,想打個圓場,卻見阿巧示意他出去招待客人。阿長前腳剛邁出廳門,就聽到嬸娘破口大罵起來:“你個懶婆娘,都老半天了,我的豬油拌飯呢?你是不是想餓死我啊?”

阿長擔心妻子受委屈,忍不住又走進大廳,卻見阿巧不慌不忙地盛了一碗飯,從鍋裏舀了一勺滾燙的豬油放在飯上,又夾了一些“生菜”放在碗裏,然後,雙手把飯恭恭敬敬地遞到嬸娘面前。

嬸娘一看碗裏的飯,上面是生菜,這怎麽吃啊?頓時火冒三丈,把碗猛地往地上一砸,飯菜潑了一地,碗也碎成了好幾片,她還不解氣,站起來就要去打阿巧。

只見阿巧不躲不閃,不卑不亢地說道:“嬸娘,你先別生氣,這豬油拌飯是您自己要吃的,這飯有什麽不對嗎?”

嬸娘憤憤地說:“你見過誰用生菜來拌熱豬油的?”

阿巧笑了笑,說:“嬸娘,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您好像從來沒有跟我說過豬油拌飯裏不能放生菜的呀!再說,我們平時都很少吃豬油拌飯,如果不放生菜的話,這熱豬油一澆下去,飯那麽燙,怎麽吃啊?”

嬸娘一聽,覺得阿巧說得也有道理,便又無理取鬧地說:“那好,我現在不要豬油拌飯了,我要吃餃子。”

阿長一聽,真是哭笑不得。這大過節的,家裏也沒有准備餃子皮和餡料,拿什麽包餃子啊?可阿巧卻一口應承下來:“好啊,嬸娘想吃餃子,我這就給您做去。”說完,她就轉身去了廚房。

沒過多久,阿巧就端來了一碗熱氣騰騰的餃子,放到了嬸娘面前。嬸娘瞪大了眼睛,看著眼前的餃子,驚訝得說不出話來,這世上竟然有綠色的餃子?

阿巧淡淡一笑,說:“嬸娘,您吃吧,這是韭菜餡的餃子,可好吃了!”

嬸娘硬著頭皮,用筷子夾起一個餃子放進嘴裏,又馬上“呸呸呸”地吐了出來,一手捏著喉嚨,一手指著阿巧,支支吾吾地說:“你……你想毒死我啊?”說完,瞪大了眼睛,惡狠狠地盯著阿巧。

阿長見狀,趕緊端起嬸娘面前的餃子,一看,傻眼了。原來這餃子沒有煮熟,餃子皮上還粘著生面粉呢。他正想發作,只見阿巧不緊不慢地從廚房裏端出一碟調料,放到了嬸娘面前,說道:“嬸娘,這餃子是生的,您得蘸著吃。”

嬸娘將信將疑地看了阿巧一眼,拿起筷子,夾了一個餃子,放進調料碟裏,蘸了蘸,放進了嘴裏。這一吃,嬸娘的臉都綠了,她艱難地咽下餃子,憤怒地把筷子往桌子上一拍,吼道:“你給我吃的是什麽啊?怎麽這麽難吃?”

阿巧依然不溫不火:“嬸娘,這是醬油啊!您不是最喜歡吃醬油嗎?我記得上次我做紅燒豬肉時,您嫌我放的醬油太少了,說沒味道。這次我特意爲您准備了一大碟,您還滿意吧?”

嬸娘頓時啞口無言。她知道,今天這場“戲”沒法再演下去了,再鬧下去,吃虧的也只能是自己。于是,她緩了緩口氣說:“你們都忙了一天了,早點歇息去吧。”說完,就灰溜溜地回房去了。

阿長和阿巧相視而笑。

經過這次交鋒,嬸娘老實多了,她再也不敢隨便找阿巧的茬兒了。

可是好景不長,沒過多長時間,嬸娘又故技重演了。

這天一大早,阿巧正在廚房忙活著,嬸娘走了過來,陰陽怪氣地對阿巧說:“阿巧啊,自你嫁過來後,這家裏就被你打理得井井有條,只是這家裏人少,事兒不多,我看你一天到晚也挺清閑的,不如再養些蠶,掙點兒錢補貼家用,你看怎麽樣啊?”

阿巧聽嬸娘這麽一說,就知道她沒安好心。明知道阿長每天都要上山砍柴,沒時間幫她養蠶,這分明是故意刁難她。可這養蠶也確實是件好事,阿巧正想著掙點兒錢,給阿長買件新衣服呢。于是,她笑眯眯地答應嬸娘,說幹就幹,第二天就去鎮上買了些蠶種回來。

蠶一天天長大,阿巧也一天比一天忙,她不僅要忙家務,還要伺候這些蠶寶寶,給它們餵桑葉,有時半夜還要起來餵一次,才能安心去睡覺,可她從不喊苦叫累。

阿長怕阿巧累壞了身子,一有空就幫她一起餵蠶,打掃蠶房,清理蠶糞。夫妻同心,其利斷金,眼看著蠶寶寶開始吐絲作繭了,阿巧的心裏美滋滋的。

這天夜裏,阿巧起來給蠶餵桑葉時,卻發現蠶房的蠶全都死了,她傷心得放聲大哭。聽到哭聲,阿長趕了過來,看到眼前的一切,他什麽都明白了,憤怒地沖出門外,去找嬸娘算賬。

阿巧擦了擦眼淚,叫住了阿長,對他說:“你現在就算把她打死,也救不活這些蠶了。更何況她畢竟是你的嬸娘,把我養大也不容易,這事就算了吧。”

阿長聽後,無奈地低下了頭。阿巧是個善良的人,他知道嬸娘終究是她的長輩,即使嬸娘對不起她,她也不會計較。

阿巧讓阿長把蠶房清理幹淨後,又去鎮上買回了一些蠶種和新桑葉,重新開始養蠶。只是這一次,她不再讓嬸娘靠近蠶房半步。

春去秋來,阿巧養的蠶又開始吐絲作繭了。看著白花花的蠶繭,阿巧的心裏樂開了花。她和阿長商量,准備第二天拿到鎮上去賣。

這天夜裏,夫妻二人興奮得睡不著覺,于是,阿長又爬起來,去給蠶餵桑葉。當他走進蠶房時,一下子驚呆了:蠶房裏的蠶又全都死了!

這一次,不用猜,阿長也知道是誰幹的。他憤怒地沖進嬸娘的房間,對著她大吼:“你是不是要把我們逼死才甘心啊?”

嬸娘裝作很委屈的樣子,號啕大哭起來:“你們這兩個沒良心的東西,我辛辛苦苦把你養大,現在卻爲了幾個蠶繭來罵我!我又沒偷又沒搶,你憑什麽說是我弄死的蠶?”

阿長氣得咬牙切齒,卻又無可奈何。

這一次,阿巧是真的傷心了,她辛苦養大的蠶,就這樣平白無故地死了,換做是誰,都會難過的。可難過歸難過,生活還得繼續,她只得擦幹眼淚,重新買回蠶種再養。

只是這一次,阿巧多了個心眼兒。她從外面買了些毒藥,塗在蠶房的牆壁上,然後,又在蠶房周圍放了一些毒藥,並做上記號,做完這一切後,她才安心地回房休息了。

夜裏,嬸娘果然又來了,她蹑手蹑腳地走到蠶房門口,卻發現蠶房周圍有一些白色的粉末,她沒見過這東西,也沒在意,就伸手去推門。誰知,她剛碰到門,就“哎喲”大叫一聲,倒在地上,疼得她龇牙咧嘴,不停地呻吟。

原來,她觸碰到了阿巧塗在門把上的毒藥。這種毒藥雖然不會致命,但卻能讓人疼痛難忍,算是對嬸娘的一個小小懲罰。

聽到嬸娘的慘叫聲,阿長和阿巧趕緊起床,點亮油燈,跑了出來。看到倒在地上的嬸娘,和她那痛苦的表情,阿長和阿巧心知肚明,卻沒有說破。

阿長扶起嬸娘,關切地問:“嬸娘,您怎麽了?半夜三更的,您怎麽會在這裏?”

嬸娘雖然疼得厲害,卻也知道自己理虧,支支吾吾地答不上來。

阿巧見狀,便假裝不知情地說道:“嬸娘,您是不是哪裏不舒服啊?要不要請個大夫來給您看看?”

嬸娘一聽要請大夫,嚇得連連擺手,說:“不不不,我沒事,可能就是吃壞了肚子,休息一下就好了。”說完,她掙紮著站起來,一瘸一拐地回房去了。

經過這次事件後,嬸娘再也不敢搞破壞了。她也知道阿巧並非軟弱可欺之輩,自己若再胡作非爲,恐怕會惹來更大的麻煩。

從此,嬸娘變得安分守己起來,不再找阿巧的茬兒。阿長和阿巧也對她既往不咎,一家人相安無事地生活在一起。

阿巧憑著自己的勤勞和智慧,不僅把家務料理得井井有條,還通過養蠶掙了不少錢。她用這些錢給阿長買了新衣服,還給自己添置了一些首飾。家裏的日子越過越紅火,夫妻二人也越發恩愛。

而嬸娘也在這和諧的家庭氛圍中,逐漸改變了自己的性格。她開始學著幫忙做家務,照顧阿長和阿巧的生活。雖然她仍然有些刁鑽刻薄,但比起以前來,已經好了很多。

阿長和阿巧對嬸娘的改變看在眼裏,喜在心上。他們知道,這個家正在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而這一切,都歸功于阿巧的善良、智慧和勤勞。她用自己的行動感化了嬸娘,也讓這個家變得更加溫馨和幸福。

0 阅读: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