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工即失業,高合還是步上了威馬的後塵

電車實驗室 2024-02-20 16:07:23

大年初九,有人開工大吉,也有人開工即失業。

農曆新年開工的第一天,社交平台曾有爆料消息稱某門廠宣布當日全體解散。「門廠」的關鍵字樣將話鋒矛頭對准了高合汽車,高合倒閉的輿論一時嘩然。

當日夜間六點時分,在召開全體大會後,高合汽車宣布即日起停工停産 6 個月。

一位高合汽車內部員工透露,2 月 18 日前的員工工資將正常發放;但 3 月 15日前留在公司的員工僅能收到基本工資,3 月 15 日後,高合汽車僅向仍在職員工發放上海基本工資。

早在幾個月前,高合內部就頻頻傳出了不利消息。

10 月,高合開啓業務架構重組,裁員接近 20%

元旦期間,高合員工福利補貼被迫縮減

春節前夕,高合通知 1 月工資延遲發放,取消 2023 年年終獎,主動鼓勵員工另尋出路

裁員、主動降薪、工資延期發放,所有的動蕩都揭露了高合汽車糟糕的經營情況。

類似的案例在新能源圈內也不是沒有過,起大早趕晚集的威馬汽車,也曾完整地走出過「欠薪-停工-倒閉」這條唏噓鏈路。

華人運通 CEO 丁磊

停工停産的狀態,就像是車企黯然倒閉的前奏。高合,會成爲 2024 年第一家倒閉的新勢力車企嗎?

鏡中花水中月,法拉第未來黃粱一夢

追溯高合的創立曆史,我們很難不會想起遠在大洋彼岸的法拉第未來。

2008 年,特斯拉在 AC Propulsion Tzero 以及 Lotus Elise 的基礎上,推出了品牌首款純電跑車 Roadster。

在當時以內燃機爲絕對主流的汽車市場,Roadster 的出現就像是一道劃破天際的流星,0-60 英裏/小時(約合 0-96km/h)僅需要 3.9 秒,Roadster 顛覆了人們對純電車「又老又舊,就像慢吞吞的高爾夫車」的固有印象,純電汽車頃刻聲名大噪。

馬斯克和全新特斯拉 Roadster

除了爲純電性能正名,Roadster 的橫空出世還留下了性感的資本故事。

屬于未來的純電汽車,爲各大資本帶來了廣闊的遐想空間。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在特斯拉推出純電跑車 Roadster 之後,蘋果聯合創始人 Steve Jobs 就一直在考慮設計、制造電動汽車,2014 年蘋果著名的「Project Titan」造車項目也浮出水面。

動心的還有賈躍亭。在受到 Roadster 啓發後,2014 年賈躍亭在美國加利福尼亞洛杉矶正式創立了法拉第未來(Faraday Future);次年,賈躍亭將法拉第未來帶到 CES(美國國際消費類電子産品展覽會)上完成了品牌亮相,並宣布將在內華達州爲旗下車型打造量産工廠。

同年 9 月,丁磊加入樂視,出任樂視汽車聯合創始人,未來的高合與法拉第未來就此結下一段不解的情緣。

2017 年 FF 91 曾登陸 CES

「領先一步是先驅,領先兩步可能會是先烈。」

賈躍亭的確足夠前瞻銳意,但過于激進的風格還是給樂視汽車帶來了麻煩。據 AI 財經社此前報道,一位曾在樂視汽車擔任中層的內部員工透露,激進的融資風格讓大衆對樂視汽車充斥著質疑,在核心技術還沒有完成的前提下,賈躍亭仍然不斷向外界展示開發進度。在一次發布會上,樂視汽車需要展示智能語音能力,而實際呈現的效果則由後台遙控器實現。

賈躍亭

激進的行事風格,與丁磊偏向實幹的造車觀念發生了強烈沖突。

2017 年,在樂視被曝出財務造假的前夕,丁磊選擇了離開。3 月,丁磊繼續投入到了造車事業中去,從頭開始成立了華人運通(高合汽車是其子公司);7 月,樂視長達 10 年的財務造假曝光,賈躍亭所有的樂視股份遭到凍結,辭任董事後,FF 汽車陷入到了資金籌集乏力的困境,量産變得遙遙無期。

法拉第未來情況急轉直下的兩年間,高合在鹽城市政府的牽線下,收購了東風悅達起亞位于當地的一座工廠,借助成型的生産線解決了量産初期的産能問題。

2020 年,當 FF 91 還在講著量産故事的時候,華人運通發布了高合品牌首款豪華純電 SUV —— HiPhi X,57-80 萬元的定價,也讓高合直接落位到了高端豪華純電賽道。

很多人說我們的車和 FF 91 很像,當然是這樣的,畢竟我們是有關系的。FF 91 快要賣到 200 萬,我們只賣 80 萬。

在 HiPhiX 發布的初期,一位高合員工毫不避諱高合與法拉第未來的關系。兩台車像到什麽程度呢?我們在高合 HiPhiX 車身上幾乎處處能夠發現 FF 91 的設計影子。

從車身外觀說起,HiPhi X 與 FF 91 就像在共用著同一副面孔。略帶曲度的細窄弧形大燈,對稱的電動門,整體的線條走向,似乎都在告訴我們兩台車孿生兄弟的身份。

高合 HiPhiX

法拉第未來 FF 91

從外至內,高合 HiPhi X 與 FF 91 的座艙布局也有著重合的影子。出奇相似的 A 柱小窗設計、形狀大致相同的方向盤以及豎向中置的中控大屏,整個環抱式座艙的設計分布如出一轍。

高合 HiPh iX 內飾-圖片來自:TopGear

FF 91 主駕內飾

兩車的相似也並非是巧合,據相關人士透露,在任職樂視汽車聯合創始人期間,樂視汽車的主要業務由丁磊掌控。

某種程度上,高合 HiPhi X 的量産落地就是成功本土化的 FF 91 ,高合汽車的出現像是法拉第未來的黃粱一夢。不過,與之相比更加重要的是,丁磊將心裏構想的「完美汽車」真正帶到了現實。

噱頭難奪人心,唯有技術恒久遠

高合汽車的名聲由 HiPhi X 打響。

張揚的電動門功能加上機甲風的設計,爲高合賺足了新鮮感和話題度,畢竟總有人願意爲了大膽先鋒的事物嘗鮮買單。

2021 年 5 月,在發布接近一年後,HiPhi X 開始正式走向了交付端,最終 2021 年全年高合累計交付出 4237 台新車。

同年 9 月,高合如法炮制,向外展示第二款旗艦車型 HiPhi Z 的量産定型車,並于次年 8 月,正式發布了中大型純電轎跑 HiPhi Z。延續了高端豪華、智能機甲風的另類賣點,HiPhi Z 的定位同樣有些劍走偏鋒的味道。

高合汽車的車型矩陣

短暫的噱頭遲早會褪掉新鮮感,高合汽車主打的高端、先鋒個性也難以持續轉化爲銷量故事。繼 2021 年的 4237 台全年銷量後,高合在 2022 年依舊發揮穩定,全年銷量僅爲 4349 台。點歪「技能樹」的高合除了高端、個性,也再無故事可講。

就算是再高端豪華的品牌,也需要具備持續健康的造血能力。高合的年銷量表現甚至比不上別家新勢力的月度銷量,陷入掙紮的高合開始意識到進入走量市場的重要性。

2023 年,在度過銷量「平平無奇」的兩年後,高合汽車在年中節點推出了第三款車型 HiPhi Y,定價區間落位至 33.9-44.9 萬元,這也是高合首款進入到 30 萬級價位的車型産品。

高合 HiPhi Y

搭載第二代設計的 NT 智能展翼門,高合 HiPhi Y 將最擅長的打法重新帶到了走量市場。然而,卷入白熱化階段的走量市場並不相信「造型故事」,幾乎在 HiPhi Y 發布的同一時間,20 萬級的同類車型産品的競爭重心已經轉移到了高壓平台以及智駕板塊。

6 月,小鵬 G6 帶著 800V+XNGP 下沉至 20-30 萬市場;7 月,華爲問界 M7 將全國無圖智駕提上日程;10 月,全新智己 LS6 打出了「准 900V+高階智駕硬件標配」的組合拳。

智駕高潮已至,各大車企都在探索自研降本的道路。相比起來,習慣于做技術整合的高合,不僅高端品牌的人設難以凹住,400V+考慮用廉價供應商方案的 HiPhi Y,從發布之初就已然變成了「時代的眼淚」。

想要在高端豪華市場玩下去,要不是有強勁的走量規模托底,要不是就是能夠持續找到「續命」的融資渠道。但據相關的銷量數據統計,在去年被高合寄予厚望的 HiPhi Y 的全年銷量約爲 4100 台,而 HiPhi X/Y 兩台旗艦車型的年銷量分別約爲 220、420 台。

HiPhi Z

在銷量碰壁的另一頭,高合在尋求融資上也並不如意。去年 6 月,沙特投資部曾與高合簽署了一份價值 210 億沙特裏亞爾(約合人民幣 402 億元)的合作協議;11 月,再現沙特公共投資基金注資高合 2.5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 18 億元)的傳聞。

不過相比中東注資蔚來 11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 72.15 億元)的直接到賬,高合兩次的融資最終都無疾而終。與銷量、自研技術緊密挂鈎的融資協議,讓高合的運營陷入了一段「死循環」。

在 NIO Day 2023 上,李斌曾預計國內新能源競爭將會在 2025 年進入決賽,並且決賽是一條無止境的道路。但競爭也伴隨著機遇,李斌同時認爲 2024-2025 年高端智能電動車將會進入爆發式增長階段,蓄力已久的「油轉電」也將會發生爆發增長。

停工停産半年的高合汽車,可能倒在了高端市場爆發的前夜。

0 阅读:634
评论列表
  • 2024-02-22 11:23

    李啥?步入後塵

電車實驗室

簡介:求真, 有趣, 這裏是電車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