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空港的另一張“王牌”打出來了!

財經西部 2024-04-10 13:52:12

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臨空型綜保區、國際全貨運航線……近年來,西鹹新區空港新城的籌碼與日俱增,航空樞紐保障業、臨空先進制造業、臨空高端服務業等臨空經濟規模突破130億元,航空進出口貨值占到陝西省逾75%。

日前,空港新城再亮一張“王牌”。

財經西部(ID:Caijingxibu_)注意到,位于西鹹新區空港新城的西安臨空會展中心,自2022年6月建成開館以來,已承辦重量級展會近20場。

據悉,西安臨空展中心由上海綠地漢諾威會展有限公司管理運營。企查查顯示,該公司系綠地集團(600606.SH)與世界最大會展公司德國漢諾威合資成立。

在機場附近布局會展,參展企業可實現快速布展撤展,參展人員下飛機即可觀展,這種快節奏、高效率的布局模式,被視爲高端會展業的未來趨勢。借此模式,上海虹橋、北京順義等“空中門戶”已嘗到不少甜頭。

“疫情之後的空港會展業值得重點關注。”業內人士分析,“隨著西安都市圈建設及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的推進,在新一輪結構性調整下,臨空疊加會展優勢,將爲該區域的發展帶來更多的想象空間。”

陝西七成貿易來自航空

空港新城最先亮出的“王牌”莫過于航空運輸業,民航局公告顯示,2021年,西安鹹陽國際機場完成貨郵吞吐量39.56萬噸,排在全國第9名,排名實現四進位。

如今這一優勢被持續放大,全貨運航線仍在增加,僅2022年,空港新城就新開全貨運航線4條(西安-大阪、阿拉木圖、塔什幹、聖彼得堡),全貨運航線已增長至42條(國內20條,國際23條)。

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空港新城航空進出口貨值占陝西省的75%,僅憑數據便足以窺見這張王牌的分量。

航空貨運是機場城市的天然優勢,但也離不開一系列開放性政策利好。

空港新城是國家級新區西鹹新區的重要版圖之一,也是陝西自貿試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自2018年拿到臨空經濟示範區“國家隊”的入場券後,就集齊了“臨空、自貿、保稅、跨境、口岸、航權”六大開放功能。如此政策配置,在業內人士看來,幾乎賦予了臨空經濟全面、優先的發展權。

綜合上述優勢,空港新城在發揮航空禀賦的同時,在飛機維修、航材制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會展服務等領域,通過招商引資、秦創原建設等合力,使得臨空産業的“底牌”越來越多。“航空樞紐保障業、臨空先進制造業、臨空高端服務業”三大主導産業,搭建起這座新城的産業骨架。

行業頂尖企業在空港新城密集落戶,如國內首家起落架翻修合資公司西安東航賽峰起落架系統維修有限公司,于2022年3月實現陝西省首單國際起落架保稅維修業務落地……

數據顯示,空港新城臨空經濟規模已突破130億元。不過,這一數據放在全國17個國家級臨空經濟區來看,並不突出。

《中國臨空經濟發展指數報告(2022)》指出,我國臨空經濟區整體存在發展不均衡、同質化競爭等問題。各省區需在發展初期找准切入點,既要形成特色鮮明的産業集聚,也要爲未來發展留下發展空間。

臨空經濟的又一張“王牌”

在疫情反複和結構性調整沖擊下,空港新城打出了另一張王牌——臨空會展業,推進臨空經濟和會展經濟深度融合,試圖成爲撬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新支點。

會展業是綜合性極強的産業,同時帶動性也非常強,素有城市經濟發展“晴雨表”之稱,尤其是專業領域的展會,對加快要素流動、人才集聚、行業前瞻信息交流和産業升級等,具有不可替代的強大推動力。因此,更需要前瞻性的規劃和長期的戰略定力。

在西安鹹陽國際機場三期建設的初期,空港新城學習借鑒上海虹橋經驗,在緊鄰新建的T5航站樓區域,重點規劃了4.2平方公裏的空港新城會展産業園區。

核心項目西安臨空會展中心由綠地集團與世界最大的會展公司德國漢諾威成立的合資公司——綠地漢諾威會展管理運營,綠地集團也深度參與了上海虹橋臨空經濟示範區的建設。

該展館室內面積36000平方米,室外廣場8000平方米,設有3個展廳,2個登錄大廳,1個可容納3000人的多功能廳及多個可分割組合會議室,兼顧會議、展覽、宴會、發布會、演唱會等功能需要,可以滿足多層次的展會需求。

2022年6月,西安臨空會展中心正式開館並迎來首展。綠地集團副總裁、西北區域管理總部總經理李薊直言,未來將借助綠地集團與德國漢諾威公司的品牌價值和資源優勢,引進更多優質會展活動,帶動高端商務、跨境貿易、酒店餐飲、文旅服務等關聯産業發展。

背靠兩個行業“大佬”,西安臨空會展中心迎來不少重量級展會,包括中國工業裝備三大展之一的“西部制博會暨歐亞工博會”、5G中國産業發展大會、中國人工智能峰會等10余場展會,吸引觀衆超過10萬人。

會展業有業內公認的1∶9的經濟杠杆系數,即會展收入爲1,其對周邊餐飲、住宿、娛樂等産業的帶動收入則爲9,更重要的是能有效提升區域産業的知名度。

典型的如西部制博會暨歐亞工博會,爲全國各地企業與陝西本土工業裝備制造集中區縣提供了一個交流的機會,重要意義不言而喻。

機場城市的投資紅利

臨空會展業亦是西安推進全域會展的一個重要發力點。

2021年3月,新出台的《西安市會議會展産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就提出,西安要形成“一核四區”城市會展新格局,會展業綜合經濟效益達到700億元。空港新城臨空産業會展集聚區,爲四區之首。

臨空會展的典型優勢在于,參展企業可實現快速布展撤展。參展人員下飛機即可觀展,其快節奏、高效率的商業需求也能一步搞定。

上海虹橋、北京順義等“空中門戶”已嘗到不少甜頭。西安空港新城作爲後起之秀,自然重視合作夥伴的選擇。

顯然,綠地集團是最佳選擇。早在2018年,綠地集團就把會展列爲重要的戰略新興業務,在全國頻頻布局會展綜合體,同時與德國漢諾威公司、巴塞羅那國際展覽中心等國際會展領頭企業成立合資公司,提升公司在會展領域的綜合運營能力。

2年後,綠地集團在“第三屆中國會展業國際經貿論壇”上發布西安臨空會展中心等十大會展新場館,創下中國會展行業曆史上發布場館數量最多、規模最大記錄。截至目前,綠地會展産業建成及在建會展綜合體項目12個,總建築面積超過470萬平方米。

綠地西安世界中心規劃圖

上述業內人士表示,“西安想發展會展經濟,而綠地集團擁有相關的産業鏈,在商務、文化、旅遊、居住等多元領域均有布局,對區域經濟、産城融合帶動明顯,雙方的合作是基于一種發展的契合。”

有了行列頂流的支持,空港新城在臨空産業上亦是持續發力,西安會展大講堂、會展産業展洽會等行業交流活動不斷。2022年7月,空港新城出台了《關于加快臨空會展業發展的扶持政策實施辦法》,單個項目最高獎補300萬元,發展臨空會展業的意志堅定。

近些年,西安作爲人口淨流入城市,人流、資金流、技術流帶來的疊加效應日益顯現,而機場三期建設的推進,將助推西安臨空經濟的快速發展,對空港新城這座機場城市來說,會促使更多的資源向此彙集,同時不斷釋放投資紅利。

綠地集團在西安臨空會展中心之外,還同步配套了星級酒店集群、高端商業、總部辦公、國際社區等項目,打造西安綠地世界中心,承接臨空、會展所帶來億萬級空港客流。

隨著西安都市圈建設及機場三期建設的深入推進,空港新城這座陝西“空中門戶”,在航空樞紐優勢的催化下,以會展爲核心的臨空經濟,將釋放出更大的潛能。

(部分圖片來源于空港新城、綠動西北)

0 阅读:2

財經西部

簡介:關注西部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