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比亞迪開始賣車險,聽聽各方的聲音都怎麽說

丁道師 2024-05-11 10:43:35

曆史性一刻!賣車的開始做車險,完成閉環了。

日前,《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關于深圳比亞迪財産保險有限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款和費率的批複》在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官網公布。同意比亞迪財險在安徽、江西、山東(不含青島)、河南、湖南、廣東、陝西和深圳地區使用全國統一的交強險條款、基礎保險費率和相應的費率浮動系數。

這兩年行業流行跨界,做手機的開始做汽車,做汽車的開始賣保險。有朋友就開玩笑說,人保、平安、友邦是時候進入造車行業了。

玩笑過後我們回歸理性,當我們討論汽車企業涉足保險行業的時候,我們到底在討論什麽?應該怎麽樣來看待這件事情?這兩天我和很多朋友討論這個話題,收集了正的、反的兩個方面的觀點,現在給大家呈現出來,供參考。

看好者認爲,汽車廠商作爲車輛的設計和生産者,對汽車技術、性能和安全性有深入的了解。他們可以利用這些專業知識來開發創新的保險産品,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例如,針對電動汽車或自動駕駛汽車等特殊車型,汽車廠商可以提供定制化的保險解決方案。

同時,完成閉環後,通過整合汽車銷售和保險服務,爲消費者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簡化理賠流程,提高客戶滿意度。

更重要的是,車廠爲了減少理賠概率,會有更大的動力去投資研發安全技術,讓車子變得更安全、質量更好。

不看好者認爲,車廠自建保險,不是一種健康的博弈機制。

首先,企業的第一要務是盈利,從營收和發展的角度來看,在利益驅動下,汽車廠商可能制定不利于消費者的保險條款或提高保費。也就是說,當車輛出現問題時,可能存在保護自身利益而非消費者利益的傾向(怎麽維修省錢、省料,就怎麽來)。

甚至,爲了降低保險賠付,汽車廠商可能有意無意地低估或隱瞞車輛的安全問題。

而重要的是,在當前的政策環境下,如果汽車廠商利用其市場地位推銷自家保險産品,限制其他保險公司的發展空間和創新動力,可能導致市場壟斷,觸犯反壟斷相關法規。

那麽,我是怎麽看待此事?

比亞迪進軍保險行業的決定,實際上是一個深思熟慮的戰略舉措,它標志著汽車行業與金融服務業的日益融合。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消費者需求的日益多樣化,汽車制造商們開始認識到,僅僅生産和銷售汽車已經不再是足夠的競爭優勢。爲了提供更全面的服務,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進軍保險行業成爲了一個自然而然的選擇。

從整個汽車産業鏈的角度來看,比亞迪賣保險只是一個開始和示範。幾乎可以100%預見的是,在未來的幾年裏,我們將看到越來越多的汽車制造商涉足保險行業,爲消費者提供更加全面、便捷的服務。

1 阅读:91
评论列表

丁道師

簡介:資深互聯網觀察家,知名科技自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