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曾獲諾貝爾獎的30個國家

小馬談古今 2024-04-11 14:43:23

諾貝爾獎,是世界上含金量最高的獎項之一,在學術界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甚至有諾獎效應之說。

諾獎效應,是指諾貝爾獎爲獲獎人或相關行業、技術、作品帶來的巨大的正面影響。比如中國人在獲諾獎後,除了接受祝賀外,他們還經曆了舊居變景區,書信、手稿被拍賣,名字變成商標等等。獲獎在帶動公衆關注獲獎者本人的同時,也推動與這一獎項相關的學科和文學的發展。

諾貝爾獎共分爲:物理學獎、化學獎、和平獎、生理學或醫學獎、文學獎,和經濟學獎,用于表彰在各個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人。

截至2023年,諾貝爾獎共授予了1000位個人和24個團體,這其中4位個人以及1個團體(聯合國難民署)曾兩次獲得諾貝爾獎、1個團體(紅十字會)曾三次獲得諾貝爾獎。

2023年諾貝爾獎的獎金爲11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720萬元或約合100萬美元。

世界上獲得諾貝爾獎的國家及獲獎數量具體如下。

1、美國:405人

2、英國:139人

3、德國:111人

4、法國:70人

5、俄羅斯:32人

6、瑞典:32人

7、日本:30人

8、瑞士:30人

9、加拿大:27人

10、奧地利:22人

11、荷蘭:22人

12、意大利:21人

13、波蘭:19人

14、匈牙利:14人

15、以色列:14人

16、丹麥:13人

17、挪威:13人

18、澳大利亞:12人

19、印度:12人

20、比利時:11人

21、愛爾蘭:11人

22、南非:10人

23、西班牙:8人

24、烏克蘭:7人

25、捷克:6人

26、中國:共5人

27、阿根廷:5人

28、芬蘭:5人

29、羅馬尼亞:5人

30、埃及:4人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