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洛伐克:夾在歐洲中間,卻公開反對美國,爲何鐵了心背靠中國?

WarOH虎哥 2024-05-09 23:31:01

90年代以前,捷克和鄰國斯洛伐克是一個國家,兩國也屬于一個民族——西斯拉夫人。

捷克斯洛伐克在冷戰時期夾在東西方之間,是對抗前線,不僅經濟難以發展,後來還被蘇聯長期被監視。

到了20世紀末,隨著蘇聯解體,西斯拉夫人的苦日子眼看著就過完了,捷克斯洛伐克卻突然宣布解體,而且是比較窮的斯洛伐克強烈要求的。

要知道,斯洛伐克境內多山、少礦、人口較少,在曆史上,整個捷克斯洛伐克地區就以捷克爲重,斯洛伐克人的存在感本身就較低。

90年代兩國和平分手後,斯洛伐克曾一度走投無路,靠國內的農業出口支撐經濟,淪爲歐洲最窮的國家之一。

21世紀,斯洛伐克政府政府一直在東西方之間徘徊,其國內左右派接替登場,讓斯洛伐克內外都強大了起來。

右派用西化政策迎來法德的汽車産業投資,讓當地形成世界著名的汽車裝配産業。

而左派追求民族獨立、政治自主,和俄羅斯、中國的關系密切,反對美國借遏制俄羅斯幹涉歐洲,讓斯洛伐克成爲俄烏戰爭後歐洲公開挺俄的國家之一。

那麽在曆史上,斯洛伐克是個怎樣的政權?該國挺俄的立場以何爲出發點?斯洛伐克現任總理菲佐親俄親華,他的外交目標是什麽?

【一】找不到存在感的小國:斯洛伐克

如果只看地形圖,斯洛伐克的自然條件可以說乏善可陳:

整個國土4萬平方公裏,9成是山地丘陵,腹地是高大的西喀爾巴阡山脈。國境南方才有低地,大平原在西南和東南兩個角落,其首都居然坐落在奧地利、匈牙利、斯洛伐克三國交界處。

如果要在亞洲找一個地形類似的國家,那就是東南亞典型窮國——老撾。

傳統的“斯洛伐克”地區,指代西喀爾巴阡山脈南麓的低地平原,公元元年後曾有凱爾特人和日耳曼人居住。

5世紀後,斯拉夫人遷入並成爲當地主要民族,斯拉夫人從這裏擴散開來,斯洛伐克和旁邊的“摩拉維亞”是一個整體,中世紀屬于摩拉維亞帝國和後來的摩拉維亞公國。

後世的曆史敘事中,當地斯洛伐克人歸爲西斯拉夫人,和隔壁的波蘭、捷克屬于一個大民族,跟捷克的關系更近。

摩拉維亞是中歐的重要政權,但後來被東西方更強的敵人滅亡——捷克部分被神聖羅馬帝國吃掉,而斯洛伐克被匈牙利帝國征服。

兩國大概在10世紀前後分裂,這一分裂就是幾百年,東邊的斯洛伐克長期和匈牙利共存,西邊的捷克人更接近日耳曼人。所以後來兩國重新獨立時,其語言文化已有了差異。

16世紀,雄才大略的神羅皇帝費迪南一世攻略中歐,把摩拉維亞和斯洛伐克占爲己有,這是兩地區500年後第一次合並。

19世紀,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統一奧地利和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這對兄弟成爲帝國的一個行省。

20世紀初,一戰爆發,奧匈帝國在大戰中轟然倒下,捷克斯洛伐克終于獲得獨立。

因爲捷克地區礦産豐富,奧匈帝國在當地大力發展工業,捷克斯洛伐克的工業水平排在世界前列。

20世紀30年代,捷克斯洛伐克是世界工業産值第六強國,比日本還強,其“斯柯達兵工廠”是歐洲第二大軍工企業,生産的輕重武器暢銷世界。

在這一時期,捷克和斯洛伐克這對兄弟就有了分歧,捷克斯洛伐克的工業中心、文化中心、經濟中心都在捷克,國家的上層也是捷克人爲主。

至于斯洛伐克地區,其農業雖較爲發達,存在感卻不高。

這時兩國之所以抱團,是因爲國內有大量的德意志人、烏克蘭人、匈牙利人。只有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聯合,人口比重才超過60%,這對兄弟才能執掌政權。

爲了國家的穩定和民族的未來,斯洛伐克人稍有不滿,但一直在忍耐,這一情況到了二戰後才改變。

二戰後,捷克斯洛伐克被蘇聯解放,戰後政府收複了蘇台德地區,但支持納粹的百萬德意志人被驅逐。

加上東邊的土地被割給烏克蘭,南方的匈牙利人回國,捷克斯洛伐克的民族成分越來越“純淨”,幾乎接近100%。

既然民族矛盾沒了,那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之間的小問題就被放大,最終讓兩邊越看越不順眼。

【二】東西方都得罪不起,斯洛伐克要平衡

蘇聯時代,捷克斯洛伐克作爲東方世界的前線,一直受到嚴厲的監視,在“布拉格之春”後,這裏的各種改革活動都無法推進。

所以,該國的經濟發展緩慢,60年代後幾乎停滯,外部的壓力讓內部的問題無法釋放,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開始了漫長的互掐。

斯洛伐克人口少、經濟差,在國內的話語權自然少,雖然該共和國是兩個實體組成的,但在布拉格中央,曾沒有多少斯洛伐克人說話的地方。

1968年“布拉格之春”後,蘇聯鎮壓了布拉格中央政府,勃列日涅夫決定搞個政治平衡,提拔斯洛伐克人。之後,斯洛伐克出身的胡薩克主席長期執政,他開始扶持斯洛伐克發展。

70年代後,斯洛伐克地區的經濟雖有所好轉,但和捷克還是差距很大。

直到1989年東歐劇變,捷克斯洛伐克發生“天鵝絨革命”,捷克共和國解體。

隨後,斯洛伐克和捷克聯合組成新共和國,但內部權力依然無法平衡——斯洛伐克人一直索要更大權力和利益,捷克人則不願意被占便宜。

最終在1992年,兩國和平分手,造成200年來的大分裂。

斯洛伐克獨立後,該國左派,也就是斯洛伐克共産黨的遺老遺少們有很大話語權,該國哪怕後來加入歐盟,吃了歐盟紅利,國內也有人心向東方。

而斯洛伐克左派和全球其他左派一樣,以社會平等、民族主義、外交獨立爲方針,從90年代開始反對西方。

彼時,俄羅斯自顧不暇,美國正在支持北約東擴,要包圍,瓦解俄羅斯。西方在南斯拉夫聯盟爲所欲爲,因科索沃問題轟炸南聯盟全境,斯洛伐克政府對其表示嚴正抗議。

但抗議歸抗議,國家經濟還需要發展,左派這方面幹得不好,就在21世紀初讓出位置。

右派上台後,靠著加入歐盟和北約,斯洛伐克在2005年後分到了法國、德國的汽車産業,終于過上好日子。隨後不久,左派重新上台,斯洛伐克政治開始親近俄羅斯。

當然,純粹靠民族感情是無法推動國家性轉變的,斯洛伐克親俄,主要是爲了廉價、充足的能源。

早在20世紀60年代,“蘇聯-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的天然氣管道進入西歐,用能源換取了大量外彙。

斯洛伐克獨立後,國內的工業發展極其依賴俄羅斯能源,小國底子薄,這種命脈商品能便宜一點是一點,所以和俄羅斯的關系能好一點是一點。

也在這一時期,斯洛伐克和烏克蘭出現了最早的不和。

原來,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國際能源價格暴跌,隨後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國之間,就天然氣管道通過烏克蘭的收費問題發生矛盾。

烏克蘭是俄羅斯天然氣進入歐洲的必經之路,而烏克蘭本國80%的天然氣也從俄羅斯進口,俄羅斯早年都是薄利多銷,天然氣非常廉價。

但2008年後經濟太差,俄羅斯天然氣開始漲價,引得烏克蘭不滿。

烏克蘭一生氣,居然斷了天然氣管道,導致歐洲遭遇能源危機。

對于法國、德國、英國這些大國來說,港口能停泊天然氣船,海外進口能源很方便。但對于斯洛伐克、匈牙利這些內陸小國,斷了天然氣,就是掐住了全國人民的脖子。

2009年冬天,斯洛伐克每天因爲失去能源造成工業、服務業損失超過1億美元,政府火燒眉毛。

時任總理菲佐、總統加什帕羅維奇都飛到基輔去求情,讓烏克蘭開放管道,結果碰了一鼻子灰。

烏克蘭並沒把這個小鄰居放在眼裏,屢次毀約,推遲通氣時間,這讓斯洛伐克人惱火。

左派領袖菲佐曾憤怒地評價烏克蘭政府是腐朽的傀儡政權,沒有政治道德和外交理性。

在2010年後,斯洛伐克從民間到政府親俄越來越明顯,一定程度上和這件事分不開關系。

【三】中國崛起不可阻擋,斯洛伐克找到希望

2014年,圍繞著烏東頓巴斯地區和克裏米亞問題,俄烏之間劍拔弩張,幾乎開戰。

而斯洛伐克內部也進入政治動蕩,經濟不景氣,左右派交替上台,該國保守勢力堅定跟隨西方,批評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分裂。

2022年時,斯洛伐克和波蘭等國成爲北約的馬前卒,把國內的庫存武器輸送給烏克蘭。

斯洛伐克政府頂著民間和反對黨的壓力,把S300在內的防空武器,米格29等戰鬥機送給烏克蘭,還大量接收烏克蘭難民,修建了好幾個難民中心。

但菲佐領導的“方向黨”等左派則一直挺俄,不僅多次訪問莫斯科,還在幾次短期執政中給俄羅斯說話。

不久後,右派政府因爲政治醜聞下台,菲佐在2023年重新組閣。

左派對右派進行了尖銳的批評,菲佐曾說支持烏克蘭,就是支持戰爭,讓烏克蘭加入北約,則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實際上,當年執政的“獨立人格運動”黨和右翼團體組閣,一味討好西歐,但並不能緩解俄烏戰爭帶來的經濟壓力——主要是天然氣、石油的壓力,最終在議會彈劾下解散。

2023年末,菲佐帶著左派上台,處理經濟問題之前,他擺明了外交態度:反對俄烏戰爭,主張和談。

上台沒幾天,菲佐就帶著訪問團前往烏克蘭西部,這次烏克蘭政府態度和善,討論了武器援助、難民、能源等一系列問題。

菲佐也闡明態度,支持人道主義援助,但不想戰爭擴大,即不給烏克蘭送武器,不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也不再接收難民。

當時,斯洛伐克政府對俄烏的態度和匈牙利相似,畢竟兩國都是內陸國,經濟薄弱,依賴俄羅斯的廉價能源。

兩國也都親近中國,在歐盟外交場合上經常幫中國說話,甚至在歐盟議會裏投過反對票。

當然,斯洛伐克和匈牙利挺俄、挺中,是歐盟不想看到的,但法德等國只能接受,因爲隨著中俄的發展,西歐大國在歐洲已不是絕對的中心。

冷戰後,中東歐靠著西歐的産業轉移和資本紅利過上好日子,這是歐洲最團結的一段時間。但30年後,西歐的輝煌不再,中國成爲了新的經濟中心。

如今,中國已經在希臘建港,把高速鐵路修到了巴爾幹深處,貫穿塞爾維亞、匈牙利,現在通到了斯洛伐克。

這條路線配合商品出口、産業轉移,最後會變成改變東歐經濟的新動脈。

所以,斯洛伐克政府心裏已經勾畫了未來的藍圖:

只要俄羅斯的能源輸送體系還在,配合中國的經濟實力,搞好和中俄的關系,斯洛伐克本身的工業底子就能在脫離歐洲後繼續存在,甚至壯大。

2024年初,斯洛伐克政府宣布總理菲佐即將訪華,會討論進商業出口問題,並推動俄烏之間和談。在全世界,斯洛伐克可能是最希望看到俄烏停戰的政權之一。

要知道,烏克蘭戰爭打到現在,歐盟內部已經難以統一意見,法德這些大國不帶頭砸錢、砸人、砸武器,其他國家就袖手旁觀。

從純軍事角度來說,現在的俄烏戰爭進入了後半程,烏克蘭能動用的資源耗盡,未來必須要北約直接支援。

除了波蘭當急先鋒外,西歐也得派軍隊前往烏克蘭參戰,美國的幾百億美金也會砸進來。如果北約要和俄羅斯撕破臉,斯洛伐克這種小國夾在中間最爲難受。

所以,斯洛伐克在中俄歐三大勢力之間搞多向外交是最明智的,畢竟多一份支持,就多一份安全。

對于總理菲佐來說,這個任期的擔子有千鈞之重。

文/商學野

參考資料:

1.《"天鵝絨分離"二十年——捷克斯洛伐克國家分裂的經驗與教訓》,鄭非

2.《斯洛伐克産業競爭力分析》,楊曉琰

0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