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是反映腎的“鏡子”!注意這3種尿液變化和2項檢查異常

爾曼的筆記 2024-05-07 15:38:39

慢性腎髒病是一種隨著時間推移腎功能逐漸下降的疾病,由于它起病隱匿,很多人發現時就已是腎病中晚期。

我國有約8200萬慢性腎髒病成人患者,但其中9成的患者並不知道自己患有腎髒病[1]。

如果能早期發現並接受治療,慢性腎髒病在很大程度上是可防可控的。如何通過尿液和檢查提早發現腎髒病?又要怎麽做才能防治腎髒病?

1.

警惕3種尿液變化

尿液由腎髒産生,所以尿液是反映腎髒健康的一面“鏡子”。當尿液出現以下這3種變化,要警惕腎髒病!

1.泡沫尿

腎髒病可引起尿蛋白增多,尿蛋白導致尿液表面張力過高,于是就形成了許多細小的、不易消散的泡沫。

下圖就展示了一位蛋白尿4.6g患者(蛋白尿正常值<0.15g/24小時)的泡沫尿,在放置5分鍾、15分鍾時,尿中依然可以見到許多泡沫。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2.Foamy urine in nephrotic syndrome.

注意並不是只要尿中有泡泡就是泡沫尿,有時候尿得急、尿得高,或者尿道中有一些分泌物殘留,也會沖出泡沫,不過這種泡沫通常不多,而且較快就消失了。

2.尿色發紅

正常尿液呈透明的淡黃色,出汗多、喝水少,黃色也會隨之加深,這種顔色加深是正常現象。

如果尿色呈洗肉水色、濃茶色、可樂色,這很可能是肉眼血尿,是腎髒在發出警報!

腎病引起的肉眼血尿,往往在感染後出現,比如感冒、拉肚子後尿液變紅了。

如果是吃火龍果、桑葚等帶有植物色素的食物導致尿色變紅,這並不是真正的肉眼血尿,對身體無害。

3.夜尿增多

在尿液産生的過程中,腎小管負責對尿液進行濃縮,如果腎小管受損,就會出現夜尿增多。

表現爲起夜2次及2次以上,夜間的尿量比白天還多。

不過頻繁起夜還可能有其他原因,比如膀胱過度活躍、焦慮緊張、前列腺增生、泌尿系感染等。

2.

完善2項檢查

出現以上3個信號只是提醒,是否有腎髒病還不能下結論,需要進一步檢查,腎內科最常用的檢查是腎功能和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

1.腎功能檢查

血肌酐是反映腎功能最常用的指標。

肌酐經過腎髒排泄,當腎髒受損,肌酐不能排出體外,血液中的肌酐會升高,因此,肌酐升高了通常意味著腎髒已經受到了嚴重損傷。

中國男性的肌酐平均水平在80umol/l左右,女性的肌酐在60umol/l左右。

注意肌酐容易受到其他因素幹擾,比如一個人的肌肉含量(個頭大,或肌肉多的人通常血肌酐更高;個子矮,或肌肉少、肌肉萎縮的人通常血肌酐更低)、飲食習慣、所用藥物等。肌酐高不等于就一定是腎病,需要找專業醫生鑒別。

2.尿白蛋白肌酐比

尿白蛋白肌酐比,也叫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簡稱ACR。

這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腎病指標,它能敏銳地發現早期腎病迹象。

尿白蛋白肌酐比正常值:30mg/g以內,如果多次複查都超出正常,提示腎髒有問題。

化驗時盡量用晨尿(沒吃飯、沒運動起床後的第一泡尿),看結果要注意後面的單位,如果不是mg/g,需要換算,1mg/mmol=8.8mg/g

3.

掌握5大絕招

保護腎髒,做好這5點非常重要:

1.低鹽飲食+避免高蛋白飲食

高鹽攝入誘導腎髒損傷,低鹽飲食可減少蛋白尿和腎小球硬化,推薦每天攝入的食鹽總量不超過5g。

長期高蛋白攝入會加重腎髒負擔,建議普通腎友每天攝入的蛋白質總量不超過1.3g/標准體重kg。

2.避免感染

感染是誘發腎病的常見原因之一,減少各種類型的感染有助于腎病防治。

常見的感染類型

3.控制好“三高”

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是常見的三大慢性病,簡稱“三高”,腎髒很容易受到它們的影響。

合理飲食+適度運動+規範用藥,就可以控制好“三高”。

控制目標:血壓在130/80mmHg以內,糖化血紅蛋白<7%,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2.6mmol/L。

4.切勿病急亂投醫

如果不幸檢查出腎病大家也別驚慌,絕大部分的腎病可控可治。

切勿聽信小道消息亂用各種偏方、秘方,應選擇可靠的醫院接受規範治療。

日常用藥也應多加注意,有些藥物腎損傷風險較大,比如氨基糖苷類抗生素、非甾體抗炎藥、質子泵抑制劑等,應遵醫囑規範使用。

5.早診早治,別耽誤

慢性腎髒病屬于進展性疾病,治療的核心在于保護腎功能。

腎病早期,腎功能下降的速度相對緩慢,一旦進入慢性腎髒病3b期,腎功能下降的速度就會陡然加快,治療也更加困難。

慢性腎髒病的防治關鍵就是早診早治,治療及時的話,有相當一部分人的腎功能可以恢複。

參考文獻:

1.Wang L, Xu X, Zhang M, et al. Prevalence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in China: Results From the Sixth China Chronic Disease and Risk Factor Surveillance. JAMA Intern Med. 2023;183(4):298-310.

2.Dantas M, Barros Silva GE, Moysés-Neto M. Foamy urine in nephrotic syndrome. Clin Kidney J. 2013;6(3):341.

3 阅读:972

爾曼的筆記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