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最後的“底牌”:不是車臣部隊,而是讓車臣都要仰望的民族!

一品文史錄 2024-04-04 09:40:28

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國際社會對于俄羅斯的譴責越來越強烈,西方國家不僅公然支持烏克蘭,還向其提供武器援助,這擺明了要給俄羅斯一記重拳。盡管外部困難重重,但俄羅斯並沒有西方媒體渲染的那般孤立無援。俄烏沖突爆發後,車臣領導人卡德羅夫就以實際行動表達了支持,立刻派遣武裝部隊前往前線參戰。此外,俄羅斯還有一支神秘力量充當後盾,那就是哥薩克人。盡管這支武裝的曝光度較低,但對于普京來說,則是其最後的“底牌”。

哥薩克擺平車臣的“叛逆”

曆史上很長一段時間,車臣與俄羅斯曾處于激烈的鬥爭關系。但車臣,本身就屬于俄羅斯。斯大林時期,車臣遭到指控:車臣人民與德國納粹合作。因此車臣整個民族被驅逐到哈薩克和西伯利亞地區。盡管車臣人民采取了反抗措施,但仍寡不敵衆,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赫魯曉夫上台後,車臣民族才被允許返回家園。在曆史與文化因素的影響下,車臣民族與俄羅斯其他民族矛盾重重。蘇聯解體後,車臣則鬧起了獨立,還發動了兩次車臣戰爭。

1994年12月11日,第一次車臣戰爭爆發。彼時蘇聯和東歐局勢動蕩,時任車臣領導人杜達耶夫蠢蠢欲動,妄圖從俄羅斯獨立出去。在美國等西方勢力的幹涉下,車臣獲得了大量的武器與物資,擁有了給俄羅斯制造麻煩的能力,車臣武裝先後兩次在俄羅斯境內制造了人質挾持事件。彼時的俄羅斯國內困難重重,葉利欽迫于壓力只得簽訂停火協議。普京上台後,將解決車臣問題作爲了首要工作。

2000年2月,俄羅斯精銳部隊在控制車臣絕大部分土地後,才結束了這場戰爭。在兩次車臣戰爭中,哥薩克人發揮了重要作用。第一次車臣戰爭中,雖然俄羅斯武裝部隊遭遇慘敗,但由哥薩克人組成的獨立摩托旅,向外界展示了強悍的戰鬥力。在和俄羅斯軍隊毫無配合的情況下,三天之內就殲滅了500余名車臣叛亂分子。普京就任俄羅斯總統後,鑒于哥薩克人的戰鬥能力,便給予了他們政策優待,打造成了一支強悍的武裝力量。第二次車臣戰爭中,哥薩克人不負衆望,以最少的付出殲滅了大量車臣叛軍。在此之後,車臣完全歸順俄羅斯。

哥薩克人與俄羅斯的曆史淵源

哥薩克民族源自東歐大草原,這個民族由一群向往自由的勇敢者組成,或許這便是哥薩克人卓越戰鬥力的源泉。哥薩克人起源于農奴階層,他們不堪忍受奴隸主的剝削,便義無反顧的離開家鄉,前往東歐大草原尋找自由的土地。在這一過程中,憑借著精湛的騎術和勇猛聞名于草原。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沙俄農奴加入了這個自由的民族,這也讓哥薩克人逐漸走向了沙俄,還在後來爲沙皇俄國立下了赫赫戰功。

但樹大招風,隨著哥薩克族的快速發展,沙俄統治者感受到了威脅。當哥薩克人前往俄羅斯南部發展時,沙皇再也按捺不住,于是派兵試圖鎮壓。結果並不理想,英勇善戰的哥薩克人贏得了勝利,沙俄的多次剿滅行動均以失敗告終。軍事上打不過哥薩克人,沙皇便采取了招撫的政策,用糧食物資來換取哥薩克人的忠誠,本來哥薩克族就有許多沙俄同胞,在情感上有著割舍不斷的眷念,因此哥薩克成爲了“沙皇俄國的馬鞭”。16世紀到18世紀,在沙俄帝國的擴張史上,哥薩克人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正是這群勇敢者的英勇無畏,才捍衛了沙皇俄國的尊嚴。例如在與波蘭、立陶宛的戰鬥中,莫斯科曾遭到侵略軍的占領,最終全憑哥薩克人才解救了沙皇。

1917年,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俄國,哥薩克人並不接受,還曾試圖與西方列強合作,妄圖推翻新生的蘇聯政府。經過多次的戰鬥後,哥薩克族被蘇聯紅軍擊敗,最終才歸順于蘇聯。基于這一民族強大的戰鬥力,蘇聯政府便將其發揮到最大化。二戰期間,在與德國法西斯的戰鬥中,哥薩克人成爲了蘇聯的精銳部隊。在攻占柏林的戰役中,這支隊伍充分展現了強大的戰鬥力。

普京收編哥薩克人

蘇聯解體後,哥薩克人並不願臣服于俄羅斯。普京上台後展示的強硬手段,才讓哥薩克人逐漸臣服。在動蕩的國際局勢中,普京以鐵血手腕捍衛俄羅斯的大國地位,強者之間總是惺惺相惜,普京改變了葉利欽政府對哥薩克人的提防態度,轉而決定收服這支強悍的隊伍。在第二次車臣戰爭中,哥薩克人也沒有讓普京失望。爲了表示自己的誠意,普京還曾爲犧牲的哥薩克雇傭兵設立了紀念碑,通過全國祭奠的方式對他們的精神進行表彰。此外,普京還向哥薩克雇傭兵中的部分士兵頒發了“俄羅斯英雄”稱號與“勇敢勳章”。

普京的這些舉動,對于哥薩克人來說是一種尊重與認可,無形中增強了哥薩克人的認同感與歸屬感,不少哥薩克人心逐漸堅定了俄羅斯哥薩克人身份。2005年,普京提出《關于俄羅斯哥薩克人的國家義務》議案,以保護哥薩克文化與遺産的方式,將哥薩克人收編成爲一支合法化的武裝力量。在俄羅斯的反恐活動中,由哥薩克人組成的反恐特種部隊,更是其中最具代表的精銳力量。

在俄烏沖突陷入焦灼時,哥薩克人再次展現出戰鬥天賦。在普京簽發戰爭動員協議後,哥薩克人迅速集結,參與到戰爭協調預備役中,直接聽命于俄羅斯軍事總參謀部。不久之後,就有媒體報道稱:俄羅斯哥薩克部隊抵達俄烏邊境地區。

面對俄烏戰爭,骁勇善戰的哥薩克武裝力量,便成爲了普京的最後底牌。從曆史與現實中,我們均能看到車臣與哥薩克人的戰鬥實力,在佩服其戰鬥天賦的同時,也應注意到戰爭背後的流血犧牲,鐵血戰士終究也是血肉之軀。戰爭的結果無非是“勝者爲王,敗者爲寇”。面對利益沖突,不只有戰爭還有協商談判,因此我們期待俄烏沖突早日結束。

17 阅读:15170
评论列表
  • 2024-04-11 08:04

    中國的俄粉餓吹真是多

  • 2024-04-07 12:30

    哥薩克是一個群體,而不是一個民族,烏克蘭才是哥薩克的大本營

  • 2024-04-12 20:21

    哥薩克早都被滅族了

  • 2024-04-13 10:44

    烏克蘭就是哥薩克人

  • 2024-04-13 17:33

    胡說,普金的底牌是核力量

  • 2024-04-21 00:31

    怎麽回事?俄羅斯不是早就贏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