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三教九流,居然是逃生之道?

浪裏說史 2024-04-28 20:03:11

在原始社會,有不同的部族,每一個部族的功能都不一樣,比如有的部族能造弓箭,有的能提供鑽木取火。因爲有這些特殊的技能,所以這些部族能交換生産出來的物資,也就能獲得生活之中所需要的必需品。

如果有這個技能,但是做出來的産品不夠精美,是否還會有人願意和這個部族交換物質?也許會有,只是換回來的産品也是一些差一點的産品,其實遠古的人類的價值觀,也有好壞之分,不過,遠古的生存條件較差,不那麽計較而已,但是,弓箭總要能用,火總要點得起來,才符合交換的前提。

粗糙一點的産品也是産品,糙一點,還是能用,就不計較那麽多了,因爲必須保證生存物資爲先,那些裝飾好看的,先由它了。

造成沉重的負擔,許多時候都是要精美、好看,說起負擔,想起了李鴻章簽下的辛醜條約,這些敗仗是李鴻章那一批人打的,被入侵無力還手的也是那一批人,但是,要還錢做苦力的卻是下一代人,所以,過了不久,負責還錢的那批人搞出了民國、新文化運動,搞得整個文化體系都變了。

年輕一代的力量是要散發出去的,所以,總能看到年青人搞一些從前沒有見過的思想文化,不過,年青人的年輕是個問題,要搞什麽讓他們搞,老人守住地盤、穩住就是了。

其實年青,不一定會玩真的,他們也要發泄他們的能量,不需要計較真假,也難怪有人不停的制造一些可以發泄年青人能量的文化、産品。

對年青人來說,正正經經的道路、渠道,早已被前輩們占據了,年青人只能走一些不那麽正式的道路,這是必經階段,要漫長的過程,年青人才會占據一部分正經的道路。

所以,應付年青人,至少要給他們一些不太正式,不入流的文化、思想給他們去實踐,而這一些道路、思想,也是要前輩們批准才能去做的,就好像說,有一些工作比較辛苦,大佬們不願意去做,那至少要給小弟們機會,讓他們做嘗試,否則,凡事端端正正,年青人就是去搶,也搶不到這樣的資源。

這一些邊緣地帶,也是年青人需要自己去尋找的,這些路數俗稱爲“野路子”,“野路子”還是有人願意玩的,市場也有這個需求。正式的大單位,不想玩或者玩剩的,都是交給“野路子”來玩,會執行得比較好。

這樣的話,隨隨便便就好,三教九流的人做得出來,也有人願意買單,皆大歡喜。不過,再隨便,也要客人有産品可用。這些隨便做出來的東西,登不了大雅之堂,也沒有辦法被普世認可。

能被普世認可的産品,成本高,工藝流程複雜,通常是一些大機構才能生産出來,而小單位小個體,也沒有什麽機會産出普世認可的産品,皆局限于生産條件。也有一些小單位能做出普世認可的産品,但概率太小,不用討論。

所以,做不到那種精細有內涵的産品,就做一些粗糙的産品好了。即使是粗糙的産品,也還是必須有用,生産這些産品,同樣會消耗原材料,同樣是要有人願意提供原材料,才能做成這些粗糙的産品。所以,産品粗糙,也是有價值的。

把原材料加工,就做成産品,而原材料是要收費的,即使價格低廉,也是要收費的,能買到低價的原材料,將其生産,再賣出,這樣粗糙的産品還是可以做成的,這個邏輯和收廢品,再整理賣出給回收站,再廢物利用重新生産,基本是一樣的邏輯。

收購原材料的成本,必須要低于産品的價格,才能有賺。就好像收垃圾一樣,自己去撿垃圾,總是太辛苦,如果有供應商主動給貨,這生意就好做多了。做産品的人自己去問,能問到批量原材料的提供商,供應商可以批量授權低價供貨,只要這個原材料能用上的,是能生産出粗糙的産品的。

這個簡單的商業邏輯可以做,自己承擔加工廠,生産出粗糙的産品,然而必須找到買家,而且,自己的生産技術必須不斷提高,而且原材料要不斷找到低價的。

整一個邏輯,都是在說年青人的生存之道,年青人是能做出産品的,要找到不太計較質量的買家,就可以完成整個流程的運作,年青人就能找到一條“野路子”,從而穩定工作和生活。

你的看法呢?歡迎點贊、評論、關注!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