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余年》原著作者貓膩:這本書“命”比較好

大象新聞 2024-05-21 10:00:34

備受矚目的劇集《慶余年2》在5月16日開播之後熱度持續走高,打破多項平台熱度記錄——開播後126分鍾熱度突破32000,開播首日騰訊視頻站內熱度值突破32906,創平台首個開播日進入爆款俱樂部紀錄。同時,該劇在CCTV-8收視表現亮眼,開播首日酷雲實時收視率峰值破2.2%,居同時段全頻道電視收視率第一。

5月18日,新華社發布《慶余年2》主創團隊獨家采訪,《慶余年2》出品人、閱文集團CEO兼總裁侯曉楠,作家貓膩,編劇王倦,導演孫皓,演員張若昀一同接受了采訪。

《慶余年》于2007年首發于起點中文網,也是閱文集團白金作家貓膩的成名作。2019年,電視劇《慶余年1》播出,總播放量超160億的它開創了古風男頻的收視神話,更打破男頻IP改編魔咒。目前,《慶余年1》在豆瓣的打分人數超105萬,豆瓣評分7.9分。

新華社的采訪中侯曉楠提到,《慶余年2》的播出是慶余年IP季播化的重要嘗試。他提到,《慶余年》小說近400萬字,一季的劇集很難講完這個故事,季播化是延續IP熱度最好的方式。

不過,《慶余年2》的出爐距離第一季故事結束已過去五年,五年間,社會文化環境,觀衆審美偏好均有變化,這些變化均是季播劇需要面對的挑戰。

對此,幾位主創也給出了自己的理解。侯曉楠提到,《慶余年2》在創作團隊方面基本使用了原班人馬,希望從細節處實現原汁原味;編劇王倦說,第二季延續第一季的喜劇風格,但向人物內心深挖了一層,在正劇和喜劇之間做了一個更好的平衡。在導演孫皓眼中,《慶余年1》以線性敘事爲主,第二季的敘事則更偏八卦“陰陽魚”式敘事,會有新鮮的看點。主演張若昀則認爲,五年的時間放在角色身上看似“只是躺在地上睡了一覺”,但對演員來說卻實打實過去了五年,“這要求我在呈現角色時,需要‘鏈接’得更加絲滑。”

在此前舉辦的點映會上,中國傳媒大學教授索亞斌指出,《慶余年2》中擁有許多第一季的熟面孔,讓《慶余年》對演員來說更像是美劇《權力的遊戲》,大家都以能進入到這個劇組爲榮。

而面對“慶余年”系列IP的成功,創作出這個故事的貓膩則笑稱“《慶余年》的命比較好”。他認爲,“慶余年”IP的成功會給行業帶來很多信心,但一部作品從最初的文本到後續的IP化展開要經曆很多過程。而在他看來,作者們只需要更加聚焦故事本身,“認真寫好故事,一旦遇到好的開發團隊,自然會結出很好的果子。”(極目新聞)

(圖片爲《慶余年2》公開發布物料)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