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除了當調味料,還有這6個功效,早了解早享用!

時事前沿觀 2024-04-29 22:29:23
“哎,老李,你這咳嗽都好幾天了,吃藥也不見好,是不是家裏調料不夠給力啊?”王大媽一邊翻炒著鍋中的菜,一邊朝著旁邊正在咳嗽的鄰居老李調侃道。老李聞言,忍不住咳嗽得更厲害了,他無奈地回應:“哪能啊,藥都按時吃,就是不見好。這寒咳真是折磨人。”王大媽停下手中的炒鍋,神秘一笑:“我說你啊,是不是忘了廚房裏的那位‘小大夫’了?花椒除了調味,還有解寒咳的本事呢。”

老李聽得一頭霧水:“花椒?你是說那炒菜用的調料?”王大媽肯定地點點頭:“沒錯!花椒可不只是調料那麽簡單,它的藥用價值大著呢。你且聽我細細道來。”

01.花椒的6個妙用功效

解寒咳:花椒具有溫中散寒、止痛除濕的功效,能有效抑制多種細菌和病毒,對寒性咳嗽有良好的緩解作用。搭配梨子食用,既能利用梨的清熱化痰、潤燥生津之力,又能借花椒之力調和其涼性,達到潤肺止咳的效果。

具體做法是:取花椒10粒,梨1個,將梨洗淨去核切塊,與花椒一同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煮沸後轉小火熬煮15分鍾,濾渣取汁飲用,每日1~2次。

緩解腱鞘炎:長時間使用電腦的人常常會遭遇手腕腫脹、手指僵硬等問題,甚至累及胳膊、肩膀、脖子。花椒水泡手是一種簡單有效的緩解方法。花椒的散寒溫中作用,配合其揮發油的麻醉、止痛效果,能有效舒緩腱鞘炎帶來的不適。

具體操作是:取花椒20克,加入500毫升清水,煮沸後轉小火熬煮10分鍾,待水溫降至40℃左右時,將雙手浸入花椒水中,每次浸泡15~20分鍾,每日1~2次。

治療痔瘡:花椒具有止痛溫中、除濕散寒、止癢殺蟲的功效,可用于痔瘡的輔助治療。將花椒煎煮後對患處進行熏蒸,既能清潔殺菌,又能緩解疼痛、消腫止癢。

具體做法是:取花椒30克,加水煎煮20分鍾,待水溫降至適宜溫度後,用花椒水熏蒸患處,每次15分鍾,每日1~2次。也可將花椒研磨成粉末,與適量凡士林混合成膏狀,塗于患處,每日2~3次。

治療灰指甲:花椒與大蒜、老陳醋的組合,可制成抗真菌浸泡液,對灰指甲進行浸泡治療,有助于殺滅真菌、促進甲床修複,從而改善灰指甲症狀。

具體配方是:取花椒、大蒜各適量,搗爛後加入適量老陳醋,浸泡24小時後,用棉簽蘸取浸泡液塗抹于患甲,每日2次,連續使用4周以上。

緩解著涼腹瀉:花椒具有良好的除濕散寒、止瀉作用。將花椒與豆蔻同煮,早晚服用,可有效緩解因著涼引起的腹瀉。

具體藥方是:取花椒、豆蔻各10克,加水煎煮20分鍾,濾渣取汁,分早晚兩次空腹服用。

預防流感:花椒酒,由花椒與側柏葉浸泡于白酒中半月而成,具有辛溫疏表、止痛解熱的功效,是預防流感、緩解感冒症狀的良方。

具體制作方法是:取花椒30克、側柏葉15克,加入500毫升白酒,密封浸泡15天後即可飲用。每次取適量,溫熱後飲用,每日1~2次。

02.錯誤使用花椒的危害

過量使用:雖然花椒具有多種功效,但過量使用易導致元氣損傷。在烹饪或藥用時應嚴格控制用量,遵循“適可而止”的原則。一般來說,烹饪時每道菜使用花椒不超過10粒,藥用時每日總量不超過10克。

過量攝入花椒可能導致口舌生瘡、咽喉疼痛、口腔潰瘍等上火症狀,嚴重時甚至會引起胃腸道刺激、出血等不良反應。

特定人群禁忌:火氣旺盛、孕婦、哺乳期婦女及月經期女性不宜使用花椒,以免引發不良反應。這些人群在飲食中應避免食用過多花椒調味的食物,以免影響自身健康。

火氣旺盛者食用過多花椒可能導致口舌生瘡、便秘、痤瘡等上火症狀加重;孕婦食用過多花椒可能導致胎動不安、流産等風險;哺乳期婦女食用過多花椒可能影響乳汁分泌;月經期女性食用過多花椒可能導致經血過多、經期延長等不適。

錯誤搭配:花椒與某些食物或藥物搭配使用時,可能會降低藥效或引發不良反應。例如,花椒不宜與苦瓜、黃瓜、香蕉等寒性食物同食,以免抵消其溫中散寒的效果;

花椒不宜與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非甾體抗炎藥同時使用,以免增加胃腸道刺激風險;花椒不宜與降壓藥、抗凝藥等藥物同時使用,以免影響藥效或增加出血風險。

不適用症:花椒並非適用于所有病症,對于某些特定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心髒病等慢性疾病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花椒。此外,花椒也不適用于過敏體質、肝腎功能不全、胃潰瘍等特殊人群。

迷信花椒功效:雖然花椒具有多種功效,但並非萬能良藥,不能替代正規醫療治療。迷信花椒功效,忽視正規醫療治療,可能導致病情延誤、惡化,甚至危及生命。

03.結語

花椒不僅能爲菜肴增添風味,更是一味功效顯著的中藥材,可輔助治療寒咳、腱鞘炎、痔瘡、灰指甲、著涼腹瀉等多種病症,甚至能預防流感。

但在使用花椒時,也需注意適量原則,避免過量使用帶來的元氣損傷,特定人群應謹慎使用。

1 阅读:38

時事前沿觀

簡介:傳播社會正能量,讓社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