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先美國一大步!中國突破電磁軌道炮又一難題,實用化指日可待

空天力量 2024-05-16 14:31:34

成功試射電磁軌道炮後,中國又突破了一大難題,即使在沒有制導的情況下也能到達目標區域,這種顛覆未來戰爭規則的武器投入使用指日可待。

前言:

此前,美國海軍曾花了十多年的時間開發電磁軌道炮,並考慮將其安裝在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上。按照美軍的設想,這種火炮的彈丸速度可以達到7倍音速。

但在2021年,美國放棄了電磁軌道炮的研發,一方面是兩大問題遲遲無法解決;另一方面則是五角大樓希望集中精力研究高超音速導彈追上中俄,導致分給電磁軌道炮的資金越來越少。

相比之下,中國不僅一直在研制電磁軌道炮,還突破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

(電磁軌道炮試驗)

1.電磁軌道炮新突破,中國解決又一難題

據《南華早報》報道,中國電磁軌道炮發射炮彈時彈道偏離的問題已經解決,這種裝備將以更快、更准確和更具破壞性的攻擊來徹底改變未來的戰爭。

海軍工程大學研究員魯軍勇領導的團隊在學術期刊上發表的論文表示,中國海軍測試了一種電磁軌道炮,能以5馬赫的速度將炮彈發射到15千米的高度,這是美國B-2轟炸機的最大飛行高度,那裏的大氣壓力大約只有海平面氣壓的十分之一,可以讓炮彈飛行更遠的距離。該炮彈借助滑翔翼沿著相對平緩的曲線下降,在大約3分鍾後落地。

但出乎預料的是,此次測試以失敗告終,原因是炮彈沒有沿著預期的彈道發射、降落,最大射程和高度也沒有達到預期值。

經過對數據的多輪分析,科研團隊發現了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即炮彈在上升過程中旋轉得太快,造成了偏離,並且還産生了額外的阻力,導致試驗結果無法滿足最初的設計要求。

既然找到了問題就能針對性的解決,在人工智能技術的輔助下,科研人員很快就找到了有效的解決辦法,克服了電磁軌道炮遇到的又一技術障礙。

(中國研制的電磁炮)

此外,科研人員還提出了一系列提升電磁軌道炮威力的方案,比如提高初始轉速、調整彈體尾舵速度等。要知道,此前科研人員發表的論文中提到,電磁軌道炮的速度是7馬赫,射程可以達到200千米左右,這或許意味著電磁軌道炮之後還將帶來更大的驚喜。

2.領先美國不止一步,實用化指日可待

電磁軌道炮在軍事領域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特別是在用于防空作戰時,7馬赫彈丸的高精度打擊將擁有巨大優勢。

美國選擇下馬電磁軌道炮項目,主要是因爲難以克服炮管燒蝕的技術瓶頸,且成本過高。

但中國卻一直“悶聲幹大事”,等到西方媒體發現中國測試電磁軌道炮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已經落後了不止一步。

電磁軌道炮的測試證明中國在兩方面取得了突破,首先克服了炮管的燒蝕問題,能快速發射大量炮彈而不造成損壞;其次,在連續射擊時保持了極高的射擊精確度。

連續發射率是電磁軌道炮戰力的關鍵指標,解決該技術難題後,意味著電磁軌道炮能夠快速、不間斷的發射,現在彈道偏離的問題也解決了,電磁軌道炮距離實用化將越來越近。

值得一提的是,電磁軌道炮的炮彈在整個飛行過程中能穩定接收北鬥導航系統的信號,進一步提高打擊精度。

(美國研發的電磁軌道炮)

未來電磁軌道炮正式列裝後,將對解放軍戰力産生巨大影響。

一方面,中國海軍和陸軍都將獲得一種遠程精確打擊固定目標的武器,最關鍵的是相比導彈,這種打擊方式成本更低,高超音速炮彈,未來將成爲打擊敵方目標的最廉價技術手段。

另一方面,電磁軌道炮速度達到7馬赫,如此快的飛行速度使其幾乎不可能被攔截。當我們對目標一次連續發射幾十發炮彈,將擁有絕對的碾壓優勢。

美國人無法完成的事,中國科研團隊卻在一步步攻克,將不可能變成可能。

3.中國電磁發射領域飛速發展,用法超乎想象

電磁軌道炮的發展只是一方面,中國在電磁發射領域的應用簡直是超乎想象。

電磁線圈發射領域有電磁線圈炮、電磁防爆槍;重接線圈領域有電磁橇、電磁微重力模擬,電磁橇技術是將載荷加速到300千米以上甚至更快的速度,測試其在高速場景下的使用狀態,比如戰鬥機彈射測試。目前,央視公開了我國在電磁橇上的突破,對噸級以上物體的最高推進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1030公裏,創下了世界最高速度紀錄。

(電磁橇)

電磁微重力模擬則是利用電磁彈射在垂直方向上加速,利用之後的慣性上升和下降實現無重力或者低重力環境,能夠模擬太空、月球上的特殊環境,對于我國探索太空奧秘有著重要意義。

中國在電磁發射領域的進展簡直可以用突飛猛進來形容,隨著這種技術白菜化,運用到民用和軍用的各種場景,將來不僅有電磁軌道炮,甚至有可能會出現電磁發射衛星的場景。屆時,中國將開創一種前所未有的新局面,成爲被世界多國追趕的對象。

2 阅读:201

空天力量

簡介:總有些奇怪的防務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