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汽車的野心、初心與恒心

汽車大觀V 2024-05-14 10:22:37

老子言:“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舍是得之“反”,卻是得之道;利他相對利己爲“弱”,卻有利己之作用。“取”與“舍”的務實主義,魏建軍和長城比誰都清楚。“長城汽車要做到‘有所爲 有所不爲’。”

在5月10日的長城汽車股東大會中,魏建軍再一次對公司核心戰略的取舍哲學進行诠釋。就像這場股東大會,行業的慣例一般是封閉的,也不會對外披露太多核心信息,魏建軍和長城汽車高管卻悉數到場,將管理、銷售、國際、技術、智能化等各個方面的規劃全部向外展現,但面對那聲“長城炮”的“潑天流量”,長城汽車並沒有去消費大力侖本人,表現得十分克制冷靜。

同樣,就像去年打響的那場“價格戰”,就在大家紛紛聚焦如何以更低的價格吸引消費者的時候,長城汽車特立獨行地推出Hi4技術,加大海外研發投入,呼籲行業回歸理性、造車初心。洞察時代趨勢-占據優勢位置-發現有效戰術-戰略推動戰術-持續做大成果。

正是在如此底線思維、“有所爲 與所不爲”的長期主義信念下,長城汽車的賬面數據成爲中國汽車企業裏面財務指標最優、經營質量最好、抗風險能力最強的公司。

2023年,長城汽車實現營業總收入1,732.12億元,同比增長26.12%;淨利潤70.23億元,扣非歸母淨利潤48.34億元,同比增長7.98%。2024年第一季度,經營業績創曆史同期最佳,營業收入428.60億元,同比增長47.60%;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達到32.28億元,同比增長超17倍,創曆史同季度營收及盈利之最。

如同萬科集團董事會名譽主席王石所說,長期主義的本質是有野心。魏建軍和長城的野心從未遮掩,保持造車的初心和恒心也從未改變,也正因如此,其在變局下的破局,才能夠持續躍遷進化。

內驅、協同與自我“造血”

一花不成春,獨木不成林。

企業成長並不是一個線性的過程,外部環境、內部資源、市場競爭等各方面因素都會帶來不可測的影響,如同森林是否有適宜的氣候和土壤,陽光是否充足,都決定了其繁茂和豐富性。對于企業來說,打造合理的生態,有效分配資源和等能力決定了企業的高度乃至成敗。

提出“森林式生態”理念的魏建軍,深谙美美與共的道理。爲了構建更加多元化的品類和産品布局,長城旗下共有哈弗、魏牌、歐拉、長城皮卡和坦克五大品牌——哈弗聚焦SUV,坦克聚焦高端越野,皮卡覆蓋工具品類和戶外場景,歐拉是轎車品牌。

“要皮卡有皮卡、要新能源有新能源,混動、插電混動、汽油、柴油全都有。”魏建軍表示,魏牌作爲智能高端乘用車品類,也會考慮轎車的布局品類和布局時機。在這樣的産品邏輯之下,長城汽車全年幾乎沒有“産品空白期”,並在每一個細分領域持續發力,所以在“大部分車企不得不以降價來維護市場份額的情況下,長城還能夠保持單車平均收入增長,提升自身的造血能力。數據顯示,一季度長城汽車哈弗、WEY、皮卡、歐拉、坦克等品牌銷量分別爲157889輛、9608輛、43495輛、15029輛、49184輛,單車收入提升至15.56萬元,同比增長18.0%;對應單車淨利潤1.17萬元,同比增長1382.8%,成爲最賺錢的國內汽車企業之一。

能做到展示出強大的現金流能力,除了堅持多條腿走路的産品布局,同樣重要的,依然是長城汽車能夠堅定做到“有所爲 有所不爲”。

眼下的長城,看重的已不再是單純市占率。

隨著行業競爭的加劇,2023年以來汽車尤其是電動汽車行業,虧損面積都是增大的,如果還按照既定計劃一意孤行不亞于自尋死路。這種情況下,魏建軍制定了務實的銷售政策——追求有質量的市占率。在保持利潤和企業經營質量的基礎上去發展,虧損特別嚴重的車型會適度地少銷售,大力推廣利潤較高的車型,如坦克品牌和皮卡。

在猶如“田忌賽馬”般的博弈與布局中,長城汽車資源的投放是集約化的,效率是成倍的,而內驅下的造血能力,更是無限循環翻倍的。

以長板撬動技術杠杆

價格戰最後,談的永遠是價值。

穿越周期,企業實現市場業績躍遷最重要的根基,永遠是是用好“技術杠杆”,這是企業依據自身的資源禀賦和核心能力培養目標設定,通過主動選擇的不同産品、技術或市場驅動技術升級和能力擴張,逐步提高企業競爭力的利器。

股東大會中,魏建軍提及長城汽車未來競爭要持續發揮企業長板,當時提及“長板”的語境是業務布局,但在充滿荷槍實彈的長城牌“木桶”中,技術,一直是它最長的那塊板子。

以長城汽車正在建立的風洞實驗室爲例,其最高風速達到300km/h,是中國主機廠唯一的,也是最先進的風動實驗室;徐水試驗場是中國品牌車企首座綜合性試驗場,面積約162個足球場大小,包括100多種不同特征路面,總長度超過40公裏的試驗道路,能覆蓋全球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道路狀況。

股東大會現場,長城汽車智能化副總裁吳會肖也用藍山智駕版演示了Coffee Os 3,展示了獲得泰爾級別認證——是全球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基于多屏交互的卓越級流暢度的智能座艙。最近,魏建軍還親自爲長城汽車的“無高精度圖全場景NOA自動駕駛測試”做起直播。

說到技術,不得不提長城的Hi4,TA的出現,在行業猶如平地一聲驚雷。過往串並聯構型混動雙電機只有兩驅,Hi4打破了雙電機主要集中于前橋的傳統,將後驅電機挪到後軸上,形成了三動力源雙軸分布的混動“新構型”,在不增加造車成本和用戶購車負擔的情況下,打造了串並聯四驅電混架構,用兩驅的能耗和價格,帶來四驅的性能和體驗。

對于整個行業來說,Hi4技術無疑是顛覆性的,因爲這是對過往混動系統底層構型、控制邏輯、油電動力協同、智能能量管理等方面的全維度革新。

同樣,以搭載的Hi-4T、主攻純越野路線的坦克品牌爲例,越野車追求的是“慢”,只有慢才能更好的控制。國際上的純越野車最慢的車速控制達到2.7km/h,而坦克系列搭載的Hi4T追求的就是低速扭矩,追求的是慢,而電動車能爬上坡,是輪胎在打滑撓上去的,不是真正爬上去的,因爲電動機一慢就會沒扭矩

。“人無我有、人有我優”,電動“方盒子”實現不了的功能,則成爲坦克品牌的顯著標簽,最重要的是,這並非其他品牌能夠簡單效仿的。

50萬輛的全球野望

“定位之父”艾·裏斯有一個很有洞察力的觀點:聚焦就是預測未來,並讓未來提前發生。

這句話明確了聚焦的前提:正確預測未來。魏建軍預測道,未來三年,汽車行業的競爭強度不會減小。而對于未來如何保持競爭力,他表示長城汽車要持續發揮皮卡,坦克、出口業務的優勢,並提出海外挑戰50萬輛的目標。出海早已是長城汽車業績的一大亮點。

作爲最早一批出海的自主品牌,長城早在1997年便以皮卡出口中東拉開了品牌出海的序幕。20多年來,長城堅持長期主義,逐漸形成集研、産、供銷爲一體的“生態出海”體系。2023年,長城海外銷量更是海外銷售實現了85%的同比增長,首次突破30萬輛。

如果說彼時長城更多的是貿易型的出海,那麽在北京車展期間,長城汽車的官宣則正式開啓“生態”出海征程。聚焦“ONE GWM”全球品牌行動綱領,長城汽車按照“全品類、全動力和全檔次”這三個“全”,堅持産品導入與投放的節奏會按部就班地進行,同時,長城汽車在海外開始服務先行,真正面向當地消費者,實現産能在地化、經營本土化、品牌跨文化和供應鏈安全化,不僅品牌持續向上發展,更要讓盈利保持增長。

也正因形成了長續可發展的鏈條生態,魏建軍對于50萬輛的目標才能底氣十足。

如今,魏建軍正在帶頭沖在第一線,掀起長城汽車新一輪的自我重塑和進化,一個60歲的汽車“老兵”開始當起網紅,躬身學習小米汽車等新入局者的打法,更有了這次史無前例的公司股東大會交流會直播。

“未來的我們一定會感謝自己今天的選擇。”在不久前的閉門會議上,魏建軍這樣說道。這句話正好與股東大會中他的另一句話形成呼應:“我們的宗旨是保持真誠、真實,做到極致。”

這正是長城汽車的底色:一個賣車者,更是一個有底線的造車者。堅持做難而正確的事,才是企業持續造血、良性發展的旋轉飛輪——而這份獨特的長城力量,或許也是真正促進汽車行業走向良性發展拐點、從汽車大國走向汽車強國的題中之義。

0 阅读:20

汽車大觀V

簡介:有溫度、有態度、不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