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丹麥本土2000多公裏,處在冰島與格陵蘭島之間爲何卻稱丹麥海峽?

維達說 2024-04-18 00:34:21

說起丹麥海峽,可能很多人以爲會在丹麥,就如同台灣海峽就在台灣島一側一樣嗎,但實際上丹麥海峽不僅遠離丹麥本土,更是北美洲與歐洲的地理分界線,其命名與格陵蘭島與冰島有著密切關系,這裏除了是溝通北冰洋與大西洋的航運要道外,還是世界最大的海底瀑布所在地,其地理人文令人啧啧稱奇。

遠離丹麥本土的丹麥海峽

丹麥海峽,位于北歐的冰島與格陵蘭島之間,北端部分延伸到了北極圈,長約483公裏,最狹窄處在冰島西峽灣區的霍恩角與格陵蘭島的布洛斯維爾海岸之間,寬約290公裏。海峽北端爲北冰洋,南端爲北大西洋,是加拿大、格陵蘭前往北歐五國的航運要道。

丹麥海峽的得名與冰島與格陵蘭島的曆史密切相關。在大約公元8世紀,北歐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冒出了一群“海盜”。這個被稱爲維京人的民族,駕著長船四處打劫,在歐洲沿海各地肆虐。其實維京人原本是安分守己的農民、商人,只因爲當時趕上全球氣候溫暖期,半島上人口爆炸,只好向外擴張。

于是歐洲最西角落裏的冰島,自從860年被維京人發現後,就成了維京人的家園,並很快就成了海盜根據地與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和丹麥的日德蘭半島成鼎足之勢,而且成爲他們繼續海洋探險的中轉樞紐。而在此之前,冰島這個面積10.3萬平方公裏的歐洲第二大島,還是當時世界上最後一個無人居住的大島。

而維京人就是北歐三國的共同祖先,1397年北歐的挪威、丹麥和瑞典王國結成卡爾馬聯盟,共同擁戴一個君主,由當時處于核心地位的丹麥國王擔任領導,此時這個共主邦聯有丹麥、瑞典、挪威、芬蘭、冰島、格陵蘭島和法羅群島,共有124萬平方公裏土地,人口150中丹麥人占一半。

所以夾峙在格陵蘭島與冰島之間的海峽以丹麥命名,也就不奇怪了。額外一提的是,對于丹麥本土而言,冰島只能算是一個遙遠的半殖民地領土,所以在卡爾馬聯盟解散,丹麥-挪威聯合王國于1814年根據基爾協議分治後,冰島也只是丹麥的附屬國。1874年,丹麥給予冰島有限的自治,1944年冰島才脫離丹麥正式獨立。

格陵蘭島的命運與冰島極爲相似,作爲一個81%都由冰雪覆蓋的世界第一大島嶼,格陵蘭島原本的意思是“綠色土地”,這源自公元982年,一位冰島船長“紅胡子埃裏克”連犯2條命案,被判流放三年。埃裏克無奈帶著家人駕船離開冰島,一路西行,結果意外發現了格陵蘭島。

今天的格陵蘭以嚴寒著稱,可中世紀溫暖期的格陵蘭南部還有一小片綠洲,埃裏克一家人就在此安營紮寨,定居下來。後來埃裏克回到冰島的家鄉後便鼓吹自己發現了一塊綠色大陸,于是格陵蘭便成爲了這座島嶼的永久稱呼。其實按照維京人的海上探險路線和一些考古遺迹,在1492年哥倫布的航船來到美洲前,“北歐海盜”維京人就早于500年前在北美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當然,如今的格陵蘭島終年嚴寒,是妥妥的極地氣候,也就最南端沿海地區在夏季時氣溫才能達到零度以上,內陸覆蓋著厚重的冰蓋,達183萬平方公裏。不過這個冰天雪地的地方卻蘊藏著極爲豐富的自然資源,特別是石油和天然氣儲量相當可觀,僅格陵蘭島東北部就蘊藏著310億桶石油儲備,這幾乎是丹麥所屬北海地區儲油量的80倍。

此外還有鈾、銅、钼、鉛、鋅和冰晶石等礦藏,上世紀九十年初還發現了特大型金礦,不過因氣候和生態方面的顧慮並未采取大規模開啓礦産資源的開采。這些豐富的礦藏也是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向丹麥提出購買格陵蘭島的重要原因之一,當然還有一層因素是爲了增強自己在北極地區的話語權,當然那是另外一件事了,就不再展開解讀了。

只是丹麥也並不能完全主導格陵蘭島,因爲從1979年格陵蘭島被授予自治權開始,如今包括市政、稅收、教育、社會福利、文化等內政均是格陵蘭島自己說了算,丹麥只保留了該島的憲政、外交和防務的控制權,也就是說格陵蘭島除了主權還在丹麥手中,格陵蘭人皆爲丹麥公民外,其內政已經獨立。當然丹麥每年還是要給格陵蘭島提供6億美元(折合約39億元人民幣)的財政補貼。

丹麥海峽海底瀑布贏得桂冠

這就是丹麥海峽的命名由來。當然丹麥海峽由于並不處在國際航運的主航道上,所以所途徑的船舶數量有限,而讓丹麥海峽在國際出名的標杆,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被吉尼斯世界記錄認定的世界最大海底瀑布(按體積計算)就位于丹麥海峽的下方,寬達2000多米,每秒攜帶著500萬立方米的水量從海拔-600米跌落到-3505米的深海。

要知道,人類在地球上的最高建築迪拜哈利法塔才828米,世界上陸地落差第一大的瀑布安赫爾瀑布落差才979米,而且這個水量相當于世界水量最大的河流亞馬孫河每秒入海水量的30倍,堪稱海底的世界盛宴。如此巨量的水量下沉到海底,甚至影響了地球的海洋生態系統。

畢竟海底瀑布不同于陸地上的瀑布,不是單純的從山峰上傾斜而下,海底瀑布是一種海底山脊導致的冷水溢出現象,由于丹麥海峽北面有格陵蘭寒流南下,南面有北大西洋支流的伊爾明厄暖流北上,兩大冷暖流在丹麥海峽相遇,冷海水由于密度較大迅速下沉,暖海水被排擠上升,便形成了海水的垂直運動,這些下沉的冷水在海底山脊北部聚集後,向四周擴張,便形成了海水熱量和鹽分的交換。

就像在平底鍋中燒水一樣,如果只在一端加熱,另一端的冷水便會迅速下沉到鍋底並向熱端擴散,而且海水上下層的水溫和含鹽量差異越大,海底山脊落差越大,海底瀑布的垂直運動越劇烈。所以丹麥海峽海底瀑布之所以位列世界海底瀑布之首,很大程度上就跟這些因素有關。

這就是丹麥海峽,雖然不同于一些扼控關鍵航道的海峽,扮演著國際航運咽喉的角色,但卻憑借自身特殊的自然奇觀贏得了關注度。所以這裏也成了來冰島旅遊有必要去體驗一把的特別項目。

上期回顧:厄勒海峽:波羅的海的第一門戶,哥本哈根成爲丹麥首都的最大依仗

備注:本文是《世界海峽合集》的第45章原創作品,僅爲一家之言,轉發請注明【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及出處】,嚴禁抄襲。另文中配圖部分引自網絡,如有版權私聯請刪。

1 阅读: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