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士忌新趨勢,可能會刷新你對獨立裝瓶商IB的認知

威士忌資訊 2024-05-13 18:25:06

獨立裝瓶商專注于自有釀酒廠的發展,似乎已經成爲了威士忌圈中的一種新趨勢。

過去,獨立裝瓶商一直因爲精湛的選桶技術、風格迥異的威士忌,以及絕美的酒標等特點而被威士忌圈競相追捧。直到2001年,威士忌市場上幾乎每年都會有年輕的獨立裝瓶商出現。

獨立裝瓶商是如何出現的?

早期,許多威士忌酒廠都是由家庭作坊發展而來,他們有限的精力多用于釀酒,陳年和銷售環節則直接交給經銷商(當時主要是雜貨店)。

在這個過程中,經銷商發現將不同的原酒進行調和能夠制作出消費者更爲喜歡的口感,調和威士忌便逐漸發展起來。

19世紀,威士忌市場的大部分份額都被調和威士忌所占據,許多雜貨鋪便是趁著這股風潮轉型做起了調和威士忌酒商。

不過,盡管調和威士忌發展火熱,但仍有少部分經銷商不爲所動。他們堅持將質量上乘的酒桶繼續陳年再裝瓶,以爲愛好者挖掘更多的威士忌精品。其中,高登&麥克菲爾、凱德漢等便是最早成立的獨立裝瓶商之一。

經過長年累月的發展,獨立裝瓶業務在20世紀迎來了繁榮時期,鄧肯·泰勒、道格拉斯·梁 、LMDW等獨立裝瓶商紛紛湧入威士忌市場。

在此後的發展中,這些獨立裝瓶商憑借龐大的原酒庫存,以及珍稀老酒等在威士忌圈站穩了腳跟。

然而,市場的變化瞬息萬變。

20世紀90年代,調和威士忌仍是市場的主流。比如大名鼎鼎的尊尼獲加、百齡壇、芝華士等知名品牌都推出了自己的調和威士忌。

直到上世紀90年代初,單一麥芽威士忌席卷整個威士忌圈,格蘭菲迪、格蘭威特、格蘭傑等品牌也因推出了單一麥芽威士忌而吸引了衆多酒客。

發展至今,單一麥芽威士忌仍是威士忌圈的熱點之一。據蘇格蘭威士忌協會(SWA)公布的2022年蘇格蘭威士忌出口數據顯示,單一麥芽威士忌占全球出口量的32%(出口額爲19.86億英鎊),較2021年增長30%。

隨著威士忌的繁榮和對單一麥芽威士忌的需求不斷增加,許多酒廠也感受到了單一麥芽威士忌和單桶原酒的價格在不斷上漲。

更爲關鍵的是,無論是威士忌二級市場,還是新酒發布,他們對高年份的威士忌都有著不一樣的執著。簡單點說,就是高年份的威士忌越來越罕見了。

需求上漲,許多釀酒廠例如麥卡倫、白州等都曾出現過供不應求的現象。

你可能會奇怪:供不應求,直接多生産一些威士忌不就解決了嗎?

實際上,威士忌的釀造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麽簡單。以蘇格蘭威士忌爲例,法律規定了威士忌必須在橡木桶中至少陳年3年,而大多數酒廠都會選擇陳年更長的時間,因此酒廠想要提高産量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

不過我們很幸運,如今大多釀酒廠已經大幅度改進了他們的生産工藝,尤其是橡木桶的品質。在過去,只有10%-20%爲優質橡木桶,如今則幾乎達到了80%-90%。

發黴的麥芽、不良的蒸餾等問題如今已不複存在。然而,即便産量在增長,獨立裝瓶商獲取原酒的難度卻越來越大。

原因很簡單。這些年,大多數酒廠看到威士忌越來越受歡迎,自己也有能力提供多種形式的酒款,因此酒廠會保留更多的新酒。

所以,獨立裝瓶商的采購變得更加困難,生存空間也因此遭到了擠壓,許多小型的裝瓶商在威士忌圈已經無法生存下去。

迫不得已,近幾年有不少的IB品牌開始將注意力轉向了朗姆酒和幹邑領域,甚至有幾家大的獨立裝瓶商考慮自給自足,陸續收購了威士忌釀酒廠。

我們非常熟悉的蘇格蘭獨立裝瓶商高登&麥克菲爾(Gordon & MacPhail)就在1993年收購了本諾曼克釀酒廠。去年,他們還宣布從2024年起將不再爲其獨立裝瓶業務采購原酒,而是專注于旗下的本諾曼克和凱恩酒廠的酒液釀造。

此外,還有Ian MacLeod于2003年收購了格蘭哥尼釀酒廠和Murray McDavid,其中Murray McDavid于2000年收購了布赫拉迪釀酒廠;2002年夏天,聖佛力(Signatory)收購了來自蘇格蘭的埃德拉多爾釀酒廠……

對于這種轉變,或許很多威士忌愛好者都會感覺有點意外,但這對于獨立裝瓶商來說,這確實是保障供應鏈安全的一個重要方法。可以說是,自己的命運自己掌控。

至于他們推出的威士忌風味會有何變化,可能還需要經過時間的驗證才能夠感受得到。

不過作爲一名威士忌愛好者,我們更期待的還是他們能夠在威士忌的探索中,給我們帶來更多的精彩。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