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頂級學區房腰斬500萬,年輕人卻不接盤,房價要觸底了?

李砍柴 2024-03-29 19:28:21

“樓價跌了,可以買房了?”

最近的樓市,足可以用變幻莫測來形容,一邊是石家莊樓市三連漲,一邊是全國樓市遇冷,各地扶持政策頻出。

買房的在壓價,賣房的在觀望,讓人不禁感歎:中國的樓市究竟怎麽了?

01

在卷娃聖地的北京海澱區,有一座特別的小區叫“蜂鳥家園”,而小區的戶型也如它的名字一樣,非常小,但卻極其貴。

沒辦法,誰讓它對口的小學是北京第一牛校------中關村三小。

過去的幾年,蜂鳥家園的成交價隨著學區的政策起起伏伏,政策好的時候,一套不過43.98的大開間,單價超過22萬元/每平方米,成交價接近1000萬元。

巅峰時,這樣的一個單間甚至賣過1028萬元,這樣的高價,小區還一房難求。

但自從去年十月份開始,蜂鳥的房價斷崖式下跌,從最初的800萬一路下落至650萬。

這樣大幅度的下跌是蜂鳥自開盤以來從來沒有過的,再加上蜂鳥本來就名聲在外,房價下跌吸引了很多看房人。

但看的人多,出手的人卻並不多。

據中介介紹,去年三月蜂鳥家園成交量超過40套,相比之下,今年僅有的一套成交量就顯得極爲可憐了。

或許有人不理解,爲何要花那麽多錢去買一個單間呢?

那就不得不提一下中關村三小,這座標榜“北京氣質”的超一線“牛小”,從一年級開始就是全英文授課,並且課外活動超多,包括但不限于:高爾夫、機器人等等。

這裏的孩子開學孫穎莎陪著打乒乓球,畢業莫言、鍾南山送上祝福。

能上中關村三小的樓盤或許不少,但都是像水墨風景、康橋水郡等大戶型樓盤,面積大,單價貴,房子貴得沒了邊,甚至還有萬柳書院這種上億的豪宅。

而蜂鳥家園和中關村三小只隔了一條馬路,2分鍾的路程就能到達學校。

這也不難理解,爲何那麽多家長砸鍋賣鐵也要買這個小區了,因爲這幾乎是他們付出的最小代價,攀上最頂級的學區。

而前幾年,蜂鳥家園房價一度漲幅誇張,這讓很多人認爲這是一個有價值的投資,與此同時,孩子還能進中關村三小讀書。

這看似一本萬利的買賣,誘惑實在太大,以至于形勢逆轉時,人們這才發現,耗費巨資買下的房子既不能住,也扛不住下跌。

可他們已經沒有更多的退路,爲了能給孩子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很多人貸款買了房,還要在附近再租一套房,才能滿足全家基本的生活需求。

問到蜂鳥的業主是否後悔時,其中一個表示:並不後悔自己的選擇,因爲自己給孩子爭來了寶貴的上三小的機會。

至于房價是否下跌,他們覺得600萬可能是個節點吧,很多賣房者都在默契地認爲這就是底價,因爲這幾乎回到了2018年的價格了。

然後,人的認知總是局限的,就在剛剛,最新一期蜂鳥小區的成交價格爲:568萬。

房價真的觸底了嗎?沒人知道。

02

與買賣樓市相反的是,北京的租房市場卻是一片火熱,甚至有人直接租下自己剛賣掉的房子。

一開始,提出這樣瘋狂的想法,小菁也覺得自己是不是有些異想天開了,可誰知她的想法很快得到了丈夫的支持。

小菁和丈夫老林2016年購買了一套40平米的老破小,總價270萬。爲了湊齊買房,兩人向親戚朋友借了三四十萬才勉強湊夠120萬的首付。

當時他們的想法很簡單,想在這個偌大的城市裏,有一個給自己遮風避雨的小天地。

可很快問題就來了,這是一個老破小,冬天暖氣不熱,夏天又潮濕,有次雨水還直接砸穿了陽台的牆體。

再加上現在的新樓盤層出不窮,老林很擔心這套房子以後在市場上的流通性,他很怕“套住了”,就像股票一樣,價格一直跌,卻出不了手。

兩人商量再三,還是決定賣房,而他們很幸運地遇上了去年的“小陽春”,房子很快賣出去了。

同時卸下的還有152萬貸款,以及附帶的90多萬元利息。

結清余款後,兩人預備下一步的家庭資産重組配置,買房卻被放置在了較後的位置,于是兩人又重新踏入租房市場。

幾經考察後,他們並沒有找到合適的房源,幹脆和買家提議,以月租金5000元的價格,租下原本的房子,以作過渡之用,買家也同意了。

這樣,小菁和老林不僅免除了每月7300元的房貸,還隔絕了樓市跌幅帶來的焦慮,以5000元的價格,繼續安心住在親手布置的溫馨小屋裏面。

當然,他們也失去了對房子的配置權,可他們將房子轉換爲存款,將風險降到最小,在小菁和老林看來,這是抵禦樓市風暴最佳的方式。

03

蜂鳥家園的業主和老林夫妻倆其實也代表了很大一部分年輕人的生活觀點和生活現狀。

他們或者爲了孩子的念書問題,全家屈居在蝸居裏面,完全喪失了個人的生活和空間,還要掙紮在房價漲幅的焦慮中。

或者完全摒棄買房的念頭,將錢存在銀行裏面,以租房爲生。

也有人會覺得租房總是不穩妥,可是想想剛剛經曆過去的三年,再想想未來又將經曆的生子、裁員、父母生病等人生必經之路。

而貸款看似是銀行借錢給你應了急,可說到底還不是預支了自己未來的錢,幾十年利息總和或許會超過本金。

難怪有人說“房貸就像孫悟空的緊箍咒”,戴上了就再也拿不下來了。

現在政府不斷打開政策窗口,房貸利率也在不斷下調,但大家買房的意願已經越來越小了。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思考,爲了一個“水泥盒子”掏空全家六個人的口袋,是否真的值得?

畢竟一套房子在中國普通家庭中的占比太重,而這種情況,也許真的應該有所改變了......

0 阅读: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