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爲中小投資者權益撐腰“5·15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發布10項重要制度規則等

中華工商時報 2024-05-16 10:30:50

夏意漸濃,第六個“5·15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如期在北京舉行。今年活動主題爲“心系投資者攜手共行動——推動高質量發展,提振投資者信心”。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吳清,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二級大法官劉貴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黨委委員、副局長付萬軍出席活動並致辭。證監會黨委委員、副主席方星海主持。

吳清表示,投資者是市場之本。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是資本市場領域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具體體現。中國證監會從成立之日起,就堅持把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作爲自己的根本使命和工作的重中之重。

當前,證監會深入貫徹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新“國九條”,紮實推動資本市場“1+N”政策措施落地見效。核心內容就是一體推進強監管、防風險、促高質量發展,強本強基、嚴監嚴管,加快打造安全、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

有韌性的資本市場。爲此,證監會發布了一系列制度規則,包括嚴把發行上市入口關,加強現金分紅、股份減持、量化交易等方面監管,督促行業機構履職盡責等等。

要進一步夯實投資者保護的制度基礎。崇尚法治、尊重規則是辦好資本市場的基本前提。實現良法善治,必須遵循資本市場一般規律,更要立足中國國情,牢牢把握中小投資者占絕大多數這個最大的市情。“在制度制定修訂過程中,將充分聽取廣大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意見建議,作出客觀公正的專業研判,更加注重制度的公平性,爲投資者提供更爲實質的公平保護。”吳清介紹。

吳清認爲,要進一步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上市公司是市場之基,是投資價值的源泉。從上市公司的“入口”到持續監管,再到“出口”,都正在建立更加嚴格的制度安排。目的就是堅決把造假者擋在門外,把公開透明的要求貫徹到公司信息披露的全過程,把尊重投資者、回報投資者的理念融入公司治理的各項機制,把

“僵屍企業”、害群之馬堅決清出市場。控股股東、實控人和董監高作爲“關鍵少數”,必須挺在前面、扛起責任。同時,證監會將適應新質生産力發展的需要,優化發行上市、並購重組、股權激勵等制度安排,支持有創新發展潛力的公司加快做優、做強,讓投資者更好分享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成果。

“進一步推動行業機構提升專業服務水平。”吳清表示,行業機構連接投融資兩端,必須傾注更多的精力來服務投資者。要把功能性放在首要位置,端正經營理念,回歸本源、守正創新,恪守信義義務,增強專業能力,爲投資者提供更加多元、更加適配的産品和服務。對標對表中國特色金融文化“五要五不”,重視聲譽管理,堅定職業操守,培育良好的行業文化和投資文化。

吳清表示,要進一步依法嚴打證券違法犯罪行爲。欺詐發行、財務造假、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違法犯罪行爲是資本市場的毒瘤,嚴重侵害投資者合法權益。去年以來,證監會堅

決落實監管“長牙帶刺”、有棱有角的要求,查辦案件數量和處罰金額大幅上升。對于“零容忍”打擊證券違法犯罪,證監會的態度堅定不移。證監會將會同有關各方健全證券執法司法體制機制,加快構建資本市場防假打假綜合懲防體系,進一步提升行政刑事銜接效率,讓不法分子付出慘痛代價,切實維護市場“三公”秩序。

吳清介紹,將進一步暢通投資者維權救濟渠道。近年來,證券法的修訂,期貨和衍生品法的出台,爲化解投資者糾紛,加強權益救濟提供了許多新的制度機制探索,一些標志性案例相繼落地。證監會將不斷總結經驗,綜合用好這些投資者保護制度工具,加大證券特別代表人訴訟適用力度,更好發揮調解仲裁的作用,加強訴調對接,推廣示範判決機制,依法用好先行賠付、當事人承諾等,更加有力支持投資者獲得賠償救濟。同時,我們將動員各方力量,更有針對性地加強投資者教育,幫助投資者增強風險意識,遠離非法金融活動,更

好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會上,證監會集中發布《證券市場程序化交易管理規定(試行)》《監管規則適用指引—發行類第10號》《關于完善證券期貨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深入推進訴源治理的工作方案》以及相關自律組織、投保機構業務規則等10項與投資者保護密切相關的制度規則;公布了12起涉及內幕交易、操縱市場、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從業人員違法炒股、違規占用上市公司資金等投資者保護執法案件;發布了澤達易盛特別代表人訴訟案、紫晶存儲先行賠付案、投保機構股東代位訴訟摩登大道資金占用案等投資者保護10個典型案例以及12個廣受投資者歡迎的投教産品;介紹證監會2023年執法總體情況。

同時,證監會系統各單位會同當地金融監管部門、司法機關等,在全國各地同步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投資者保護宣傳教育活動,積極宣傳資本市場政策法規和投資知識,幫助投資者增強風險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記者蔣元銳)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