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新質生産力要“方向准”“研發狠”“落地實”

中華工商時報 2024-05-20 13:10:41

青年企業家是企業家隊伍裏最有活力和創造力的群體,也是發展新質生産力的生力軍。我想向大家分享奇安信發展新質生産力的“三寶”:方向要准、研發要狠、落地要實。

方向要准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把科技作爲第一生産力,學習國外先進科學技術,躍升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制造業大國。這個過程有些“拿來主義”味道,一些民營企業發展也經曆了這個過程,出現了“重技術、輕科學”“重應用、輕理論”等問題,導致“外向型技術依賴症”,使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

身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技術加速叠代,大國科技博弈日趨激烈。一些國家對我國高科技項目、人才、企業圍追堵截,“脫鈎斷鏈”動作不斷。新質生産力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提出的。新質生産力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産力。它是創新技術、顛覆性技術、關鍵性技術産生的生産力,要求我們加快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企業在發展新質生産力時,要緊跟國家戰略需求,找准方向。

奇安信集團就源于對國家戰略方向和前沿技術方向的精准把控。網絡安全産業肩負爲國家信息化、數字化保駕護航的重任,將成爲未來不可或缺的基礎産業,市場需求巨大。安全行業的特殊性決定網絡安全産品、技術和服務必須自主可控,我們必須搶占先機。

爲此,2014年6月奇安信注冊成立,把服務方向鎖定ToB,力求爲國家和社會提供最可靠的網絡安全保障。隨著各國對新興産業、前沿技術爭奪日趨激烈,網絡安全已成爲我國發展新質生産力的基礎性、戰略性産業。

網絡安全産業既代表新質生産力,又護航新質生産力,是發展新質生産力的“紐帶”産業。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網絡安全産業是鏈接新技術的“紐帶”。要保障安全,網絡安全産業就必須成爲各類數智新技術集大成者,就必須代表新技術發展的最高水准和前沿方向,就必須學懂弄通各類數智新技術、傳統技術的跨界融合。可以說,網絡安全産業是新質生産力的旗手和風向標。二是網絡安全産業是鏈接數智新主體、新場景的“紐帶”。隨著政府、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進程加速,高水平、實戰化的網絡安全能力是新主體的基礎能力,是數字政務、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等新場景的基礎裝備。通過體系化的網絡安全建設,可以將新主體、新場景串聯成網,在可信網絡下實現生産資料即數據和信息的交換,護航未來産業,推動生産力大發展。可以說,網絡安全産業是新質生産力的助力和護航者。

研發要狠

創新投入大、周期長、風險高,發展新質生産力就是一項風險投資。網絡安全的本質是攻防對抗,攻和防就是矛和盾,這個行業一天不創新就會落後,落後就會挨打。因此,奇安信在創新研發上一定要狠。

網絡安全的創新,是技術創新和産品創新的高度融合,對研發工程化要求很高。實現研發工程化,需要大規模研發團隊。成立之初,我們只有百十來人,頂著巨大壓力擴充研發團隊,從2015年700人,壯大到2022年近萬,這也意味著需要投入巨額研發資金。公司上市前,奇安信賬上的資金最多只能發8個月工資,很多人勸我說“賬面永遠至少有18個月的現金”。但我相信只要能引領創新,就一定能獲得資本市場支持。事實證明,這個判斷是正確的。在2017年到2019年三年間,我們分5次拿到了65億股權融資資金,2020年上市後融資56億元。而我們累計投入研發80億元。

目前,奇安信研發成果豐碩。我們以科技創新爲本,組建了14大安全技術團隊,覆蓋威脅情報、漏洞挖掘、實戰對抗等;承擔星網等多個國家重大工程。我們以提質增效爲發力點,建立了體系化産品研發能力,大禹、川陀、鲲鵬、錫安等平台已經實現量産,大部分産品的研發速度從3-6個月,直接縮短到幾周,更好滿足客戶個性化定制需求。我們以高質量發展爲目標,企業出海邁出堅實步伐。去年10月,拿下近3億海外大單,成爲中國網絡安全“走出去”的最大一單。

落地要實

落地實有三個關鍵:找到商業模式、找到落地場景、持續創造價值。以奇安信爲例,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浪潮下,ToB已成爲網絡安全産業的共識,我們的商業模式正確。大數據、5G、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發展,讓千行百業的網絡安全需求激增,我們的落地場景衆多。奇安信也始終堅持以客戶爲中心,爲千行百業保駕護航,提供安全價值。

“人工智能+”給網絡安全産業發展帶來了新挑戰,注入了新動能。網絡安全當下最大的矛盾是專家稀缺和“飽和式”攻擊之間的矛盾。攻擊者通過大範圍連續進攻,讓目標在短時間內處于無法應付的飽和狀態,乘虛而入。而我國網絡安全人才不足,黑客一旦發起“飽和式”攻擊,僅有的安全專家難以應對,網絡安全體系可能被打穿。

網絡安全是人工智能可以最快落地、最快見實效的行業之一,奇安信未來發展新質生産力的方向,就在“人工智能+安全”。目前,我們已在六大方向形成100多種AI能力,申請網絡安全相關發明專利187項,天擎、天眼、NGSOC、雲安全等産品,都使用了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神經網絡等人工智能技術。去年,我們發布首個工業級大模型安全人工智能産品QAX-GPT安全機器人,告警研判效率是人工的60多倍,能有效應對“飽和式攻擊”。

我相信,只要廣大青年企業家堅持和國家戰略同頻共振,找准方向、做好研發、踏實落地,就一定能夠書寫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本文系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奇安信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齊向東在第六屆全國青年企業家大會上的發言摘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