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和李世民哪個更強

老蜜的曆史觀 2024-05-20 20:57:12

各位親愛的觀衆,大家好,我是老蜜,一個曆史愛好者。

我也經常上網,總是時不時會刷到這樣的話題:漢武帝和李世民哪個更牛,更強。一看評論區,總是吵得不可開交,誰也說服不了誰。

其實這個問題非常的主觀,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見仁見智。

我想,爲啥會吵得不可開交,核心還是在于漢武帝和李世民的能力或者功績,始終拉不開一個差距。比如我們換一個話題,李世民或者漢武帝和毛主席相比,哪個能力強,我相信但凡了解毛主席他老人家的曆史,都會得出一個共同的結論,當然是毛主席的能力更強。因爲毛主席的能力相比李世民或者漢武帝,根本就不在一個層次或者維度。說句題外話,中華上下五千年,英才輩出,但唯有毛主席擁有的能力,達到的境界層次,都是無人能出其右。特別是毛主席說出的那句“人民萬歲”,可謂空前絕後。

今天就分享下自己的觀點。

從軍事能力來看,自然是李世民更強。毛主席也評價過,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其次朱元璋爾。漢武帝沒有真正帶兵打仗過,都是幕後指揮。

在發展經濟方面,李世民當然也明顯強于漢武帝。漢武帝窮兵黩武,搞得民生凋敝,經濟後期確實不咋地。反觀李世民,克制了自身好大喜功的沖動,經濟也是蒸蒸日上。

在對待百姓方面,也是李世民強于漢武帝。李世民經曆過隋末大亂,自然會更加體恤百姓,漢武帝是西漢中期的君王,對于老百姓,自然沒啥太大感情。

但是論政治上的戰略眼光,則是漢武帝明顯強于李世民。

比如李世民用很短的時間洗涮了渭水之盟的恥辱,擊敗了東突厥,但對于東突厥部落的處理,他把大量突厥降衆安置在中原附近地區,保持了他們的部落和習俗。如此寬大的政策,顯示了李世民的自信,也同樣也顯示了他的自大。沒有能夠吸取五胡亂華的深刻教訓,實在是缺乏更爲長遠的眼光。

因爲在公元639年,也就是他當皇帝第十三個年頭,李世民就遇到了一次來自投降東突厥人發動的叛亂,差點遇刺。如果真的成功了,雖然大概率不會重蹈五胡亂華的悲劇,但我想這對于大唐王朝也將是一次不小的打擊,李世民也將成爲一個笑話。居然想著感化異族,未免太過于天真爛漫。

反觀漢武帝,在戰略眼光這一塊,真的水平很高。比如他連續幾十年一直打擊匈奴,不讓匈奴有喘息的機會,阻止了匈奴的再次崛起,雖然也確實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從長遠的眼光來看,還是明智的。

再比如說,他還讓張骞出使西域,去聯合西邊的月氏,一起打擊匈奴。雖然月氏不願意聯合打擊匈奴,但張骞還是鑿空了西域,開通了絲綢之路。此後幾十年來,也一直在和匈奴爭奪西域,代價也很大。但最終在他去世幾十年之後,徹底掌控西域,讓西域成爲了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還有一點,論政治上的開拓和影響,李世民也是遠遠不如漢武帝。漢武帝雖然是西漢中期的君王,但開拓精神非常強,總想做出一番開拓性的大事業。之前說的鑿空西域就是一個例子,此外他還獨尊儒術,罷黜百家,創立年號,設置內外朝制度,實行推恩令,我們現在的國企制度其實也是有漢武帝經濟改革的影子,這些創舉影響了後世兩千年的王朝,影響持續到現在。至于李世民,影響還是很大的,但倒是沒有開創什麽影響千年之久的偉大創舉。

論綜合能力,李世民還是強于漢武帝,但論政治上的眼光、魄力和開拓精神以及對中華民族後世的影響,漢武帝明顯強于李世民。

看待事情要綜合全局來看,要辯證來看,要從長遠的眼光和利益來看,因此我個人認爲漢武帝還是要稍微強于李世民的。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