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俗、土味、狗血的微短劇,成爲“韭菜”的精神新“鴉片”

巨浪公園 2024-04-16 19:12:12

今年,短劇市場如同一匹黑馬,在互聯網的草原上肆意狂奔,其火爆程度讓人咋舌。

根據艾媒咨詢的數據,2023年中國網絡微短劇市場規模達到373.9億元,同比增長67.65%。

這股熱潮的背後,不僅是一場互聯網內容消費模式的革命,更揭示了一個鮮爲人知的社會現象:

低俗、土味、狗血的微短劇正悄然成爲下沉群體的精神寄托,猶如新時代的“精神鴉片”,在他們平淡甚至困頓的生活中制造著短暫的快感與麻醉。

01、廉價“爽感”,無腦上頭

微短劇一集一般不超過5分鍾,劇情高度濃縮,高潮快速推進。

它們通常采用誇張的人設、狗血的情節和直白的語言,讓受教育程度不高、時間碎片化的下沉群體欲罷不能。

戀愛、甜寵、玄幻、霸總、逆襲、複仇……觀衆把自己代入爽劇裏的主人公,雖然身份低微,備受打壓, 但幾秒鍾之後就迎來了巨大的逆襲:迎娶美女富婆,被霸總看上,幾句話的撩騷就和喜歡的人墜入愛河……

咱就說,誰能拒絕這種擊穿人性的爽感?

于是,“極致爽點”的短劇成爲了當代人的“電子榨菜”,並且隨時隨地打開手機就能get到這種廉價的精神刺激。

短劇雖短小,但價格卻不菲。

從廣告植入、到會員付費、再到虛擬禮物打賞等,都是微短劇的“搖錢樹”。其中,“首集免費+付費解鎖後續劇情”的模式讓觀衆不斷“上供”,雖然單集的解鎖費用往往不足1元,但短劇通常動辄四五十集,甚至上百集。

核算下來,比看場電影還貴。

據公開數據顯示,某熱門微短劇僅靠付費解鎖便創下了月入百萬的神話,用戶群體中低收入者占比高達70%,而其中的“重度用戶”更是貢獻了驚人的充值金額,有的甚至不惜“傾家蕩産”,只爲追完一部“土味”滿滿的微短劇。

外賣小哥阿傑,在深夜的城中村出租屋裏,爲了追一部《重生之我在80年代當後媽》,不知不覺刷掉了半個月的工資。而寶媽李麗,則爲了逃避現實的無奈,沉迷于短劇中的甜寵與複仇,一個月充值近上千元,讓自己的日子一地雞毛。

而短劇市場的繁榮,也吸引了衆多資本湧入。

一部爆款短劇,制作成本僅幾萬元,卻能在短時間內收獲數千萬甚至上億的充值收益。這種“一本萬利”的生意,讓短劇制作方、平台方賺得盆滿缽滿。

短劇2024春節檔破8億,

咪蒙一個寒假靠2部短劇收入過億,

短劇爆款編劇月入可超10萬,

一對夫婦做短劇每月進賬4億多……

到頭來,讓下沉群體聊以慰藉的生活救贖,不過是資本精心炮制的一場精神“殺豬盤”。

02、戒不掉的“奶頭樂”

短劇各種抓馬的狗血劇情如同一劑心理興奮劑,通過制造強烈的情緒波動——如驚訝、憤怒、同情、喜悅等,激發觀衆的多巴胺分泌,形成短期的愉悅感與依賴。

多巴胺實驗室創始人拉姆塞·布朗曾警告世人:“這世界上存在讓人上瘾的代碼,我們可以通過軟件程序讓大腦自動去做某些特定的事,用多巴胺讓你的APP令人上瘾。”

這段話讓人細思極恐,微短劇不正是運用大數據與算法的精准推送,讓觀衆陷入“信息繭房”,在無盡的短劇安利中難以自拔嗎?

而平台采用的“免費試看+付費解鎖”的策略,更是利用了大衆“損失厭惡”心理,讓觀衆一旦投入便難以輕易放棄。

其實這種“情緒過山車”式的觀劇體驗,和賭博、網遊等成瘾行爲的心理機制沒啥兩樣。

緊湊的節奏與頻繁的劇情反轉,讓觀衆陷入“一集接一集”的連播陷阱,産生“停不下來”的心理慣性,正如“嗑瓜子效應”般,讓人在不知不覺中耗費了大量時間與金錢。

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上世紀90年代,在全球化進程中,美國社會階層分化加劇。爲了安撫底層民衆,避免他們對現實不滿,精英階層提出了通過提供大量淺薄的娛樂內容,轉移其對現實困境的關注。

這便是著名的“奶頭樂”理論。

2024年的微短劇恰如美國90年代的那枚廉價“奶嘴”,填滿了下沉群體的精神空虛,讓他們在“龍王”、“贅婿”、“戰神”的世界裏迷失,在“爽感”中喪失對現實問題的思考能力。

而支撐300億短劇市場的,正是那些經濟拮據、生活暗淡的人。缺少生活奔頭的他們更容易沉溺在短劇所營造的“逆天改命”的快感之中。

他們一邊在現實中爲生活奔波,一邊在虛擬世界中爲短劇買單,陷入“越窮越買,越買越窮”的惡性循環,成了這場“精神殺豬盤”中的待宰羔羊。

03、娛樂至死

短劇行業的爆火,對正值寒冬的影視行業來說,無疑是件好事。

但背後的隱憂,同樣不能忽視。

我們可以腦補一下,如果當“奶嘴”成爲生活的主旋律,當“短劇”取代了讀書與思考,未來將會怎樣?

答案就是:“韭菜”在線給富人送錢,這就是短劇成瘾帶來的“財富陷阱”。

短劇的炮制者比誰都明白,陷入到短期快樂之中的結果只有一個——娛樂至死。

美國媒體文化研究者、批判家尼爾·波茲曼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指出,我們將毀于我們所熱愛的東西。

過度沉溺這些毫無邏輯、毫無營養的低質內容,不僅可能導致個體思維鈍化、信息閉塞、價值觀扭曲,更可能進一步固化社會階層,阻礙底層群體的知識積累與向上流動。

所以,學會延時滿足、學會自我控制,別讓你的錢包和心靈成爲別人致富的“籌碼”。

希望大家都能逃離“算法”,成爲“娛樂至死”時代下的幸存者。

0 阅读:0

巨浪公園

簡介:星火燎原 巨浪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