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來劄記:痛苦的來源

閑來一坐 2024-01-30 19:27:31

哲學家叔本華有一句名言:“生命就是一團欲望,欲望得到了滿足就會無聊,欲望得不到滿足就會痛苦,人生就像鍾擺一樣,在痛苦和無聊之間左右搖擺。”那麽,如果某種東西我們得到了又失去了呢?顯然會令人更痛苦,正所謂失去的東西才感覺到珍貴。這種得到又被剝奪而産生的痛苦,我認爲就是芒格所說的人類二十五種誤判心理學之一,即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

何謂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呢?

芒格作了解釋。他說,芒格夫婦曾經養過一條溫順而善良的狗,這條狗會表現出犬類的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只有一種辦法讓這條狗咬人,那就是在給它餵食的時候,把食物從它嘴裏奪走。如果你這麽做的話,這條友善的狗會自動地咬你。它忍不住。對于狗來說,沒有什麽比咬主人更愚蠢的事情。但這條狗沒辦法不愚蠢,它天生就有一種自動的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

芒格說,人類和芒格家的狗差不多。人們在失去——或者有可能失去——財産、愛情、友誼、勢力範圍、機會、身份或者其他有任何有價值的東西時,通常會做出不理性的激烈反應,哪怕只失去一點點時也是如此。

我想,寫到這裏,悟性高的投資人馬上就心領神會了,因爲我們股市投資就常常會受到這種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的“折磨”。比如,茅台2600元時沒有賣出,片仔癀480多元時沒有高抛,通策醫療420元時沒有及時跑掉,如此等等,不勝枚舉。特別是當股價自高點腰斬,甚至自高點下跌70%、80%左右之時,一些投資人的痛苦那簡直是不可名狀的,甚至容易被這種痛苦所擊倒,這其中的滋味又怎是一個“悔不該”了得?!——在這個方面,我認爲操作小資金與大資金之間的感覺是沒有什麽不同的,比如,你從持有100萬元市值,到縮水至50萬,他從持有1000萬的市值,到縮水至500萬,其被“折磨”的感覺,我估計是一樣一樣的。

很顯然,我們只要在股市裏投資,就難免會受到這種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所折磨,有時這也正是我們痛苦的來源。這裏,我想每個投資人也不要矯情,因爲每個人或多或少地都會有這種痛苦的折磨。爲什麽呢?因爲就像芒格夫婦家的那只溫順而善良的狗一樣,你忍不住,這也無關道德與善良與否。

那麽,有什麽辦法去擺脫或者減少這種痛苦呢?

我想,還是有的。芒格說,人生幸福的秘訣就是降低預期,推導到投資上來,就是要降低自己的收入預期,或者減少自己那無邊無沿的欲望。

比如,我經常說,我們在這個市場上既賺市場的錢,也賺企業增長的錢,但歸根到底還是要立足于賺企業增長的錢,有了這個投資認知,我們的收入預期自然會降低下來,因爲任何一家企業保持長期年化15%以上增長都是極爲困難的,自己又有何德何能會超越這一財富增長的“天道”呢?

有了這種想法,自己的收入預期自然會降下來的。比如,我現在的收入預期底線仍然是“三個跑贏”(長期跑贏基准指數滬深300、長期跑贏長期無風險利率、長期跑贏通脹),如果以後能夠長期保持在年化10-12%之間,那就阿彌托佛了。我自認爲,後者已經是一個很高的投資收入預期了。

減少這種痛苦的辦法,還來源于我們的計算。有時數據更有說服力,或者會更容易讓我們保持理性。比如,在我的上篇《閑來劄記:“救市”與“自救”》一文中,我分析了貴州茅台、片仔癀,雖然近三年它們一直處于下跌狀態,但是如果你已經持有五年以上,僅就股價而言,也已經取得了超過年化20%以上的浮盈收益率了,這個成績實際上是相當令人滿意的了。其實,就是通策醫療這樣極端下跌的品種(股價自高點已下跌80%以上),我本人在2017年買入之時的平均成本大概在26元左右(我當時的收入預期就是五年翻倍),就是死拿著沒有賣出(我其間進行了大部分減持和換股操作),至今天2.5倍左右的上漲收益也是相當可觀的了。當然,這同時也說明了買入時安全邊際的重要性。

我這裏再次聲明一下,我這樣說並不是鼓吹無論什麽樣的投資品種,你也拿來當好股收藏家,因爲什麽樣的投資品種可以作爲收藏品、非賣品,什麽樣的品種高估瘋狂了可以減持或換股,完全要從實際出發,不可教條主義,即我所說的要因股施策。這一點,我在《2023年投資總結》一文中,也再次作了詳盡的論述,在此就不再進行重複了。

叔本華還說過一句話:“財富就像海水,越喝越渴。其實欲望也是。”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要與自己與生俱來的這種種欲望做鬥爭(人類欲望的無限性與幾百萬年的自然進化機制有關),進而減少這種欲望,也就是減輕這種痛苦。無論是叔本華,還是芒格,其實都已經告訴了我們這個道理,這一點,我們的古人自然也不乏這樣的智者,如老子在《道德經》中說:“少私寡欲,絕學無憂。”莊子在《莊子》中說:“無欲而天下足,無爲而萬物化。”有時,領會一下這些哲人的哲思,無論是對于我們投資,還是對于我們人生均是大有裨益的。

0 阅读:2

閑來一坐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