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48歲被奪權,60歲擔任青海省副省長,64歲擔任青海省委書記

悟空談曆史 2024-03-26 07:21:52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爲了加快推進幹部年輕化的進程,很多老幹部主動讓賢,離開了領導崗位,把機會讓給了更多的年輕人。這部分退下來的老幹部也沒有閑著,他們進入地方的顧問委員會,依然發揮老幹部的作用,爲改革開放建言獻策。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人就是進入地方顧問委員會的老幹部,他的名字叫馬萬裏,是一個土地革命時期參加革命工作的老革命家,曾擔任青海省顧問委員會副主任、主任等職務。那麽,馬萬裏的身上都有什麽故事呢?

馬萬裏出生于1919年,陝西省延川縣人,出生于一個農民家庭。1935年年初,馬萬裏參加革命工作,並加入了共青團,10月,馬萬裏轉爲正式黨員。入黨之後,馬萬裏廣泛活躍在家鄉一帶宣傳我黨的革命思想,他積極動員有志青年參加革命,暗中積蓄革命力量,爲將來的抗日戰爭做好了准備。

抗戰全面爆發後,馬萬裏被調到隴東一帶,擔任了隴東分區抗救會組織部副部長等職務。期間,馬萬裏堅持我黨既獨立自主,又聯合抗日的統一戰線政策,不僅動員了大量有志青年參軍入伍,而且還密切聯系群衆,依靠群衆力量與敵人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爲抗戰的勝利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抗戰勝利後,馬萬裏繼續留在隴東一帶,他積極開展宣傳工作,建立和恢複基層組織,依靠群衆力量成立遊擊隊,與敵人鬥智鬥勇,同時,馬萬裏也領導了地方的土改運動,積極支援前線,爲我軍提供了大量物資支持,促進了西北的解放。

新中國成立後,馬萬裏留在甘肅省工作,擔任了甘肅省鎮原縣委書記、甘肅省平涼地委常委等職務,致力于新生政權的鞏固。1952年,馬萬裏被調到青海,此後他長期在青海省工作,擔任了青海省畜牧廳副廳長、廳長等職務,投身新中國的各項建設。

青海省的底子比較薄,“大躍進”之後,經濟結構受到嚴重破壞,馬萬裏嚴格落實中央制定的“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針,力所能及的恢複青海省的國民經濟,並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不過,正當馬萬裏准備大幹一番時,1966年,“十年特殊時期”開始,馬萬裏也受到了沖擊。1967年1月,上海發生“一月風暴”,造反派奪權成功,受此影響,全國的造反派都開始奪權,青海省也不例外。也是這一年,48歲的馬萬裏被造反派奪權,不僅身心持續受到迫害,而且還被下放到“五七幹校”勞動。

雖然身處逆境,但馬萬裏剛正不阿,勇敢地與造反派作鬥爭,始終保持了一個黨員的高風亮節。1971年,馬萬裏重新複出,此後他擔任了青海省革委會副主任等職務,期間,馬萬裏頂住壓力,力所能及地抓生産,減少“四人幫”造成的損失。

1979年,60歲的馬萬裏改任青海省副省長,在這之後,馬萬裏嚴格貫徹中央的幹部政策,解放幹部思想,配合省委迅速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層面,爲青海省的改革開放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1983年,64歲的馬萬裏擔任了青海省委書記(當時設有第一書記),繼續爲青海省的改革開放嘔心瀝血地工作。1985年,馬萬裏離開領導崗位,進入青海省顧問委員會,擔任了副主任,1988年,馬萬裏又擔任了青海省顧委主任,他也繼續發揮老幹部的建言獻策作用,做力所能及的工作。2017年,馬萬裏因病去世,享年98歲。

2 阅读: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