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4萬,一天工作4小時?這份職業爆火!

閩南網 2024-05-17 09:41:05

如果有一份工作,月薪4萬元,甚至上不封頂。一天僅需工作4小時左右,不用坐班打卡,也沒有KPI,包吃包住,豪車相伴,偶爾還可以出國旅遊,出入高檔場所,乍聽上去,你是否覺得非常誘人?

這樣的職業便是近來在微博熱搜和社交媒體上被熱議的“兒童成長陪伴師”。它以新奇、小衆、高薪等話題被廣泛討論,主打一個“陪伴”——陪孩子學習、運動、玩耍,在陪伴中觀察孩子的習慣並引導調整。但目前人社部尚未對這個職業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和分類。

在社交平台上,不斷地湧現出大量的“兒童成長陪伴師”的招聘筆記。

這樣的筆記吸引了包括海內外名校畢業生在內的衆多求職者的目光。但這聽起來神仙一般的工作真的存在嗎?

記者體驗求職過程:主動告知不繳納社保,起薪隨意翻倍

成爲一名“兒童成長陪伴師”難嗎?記者首先以應聘者的身份體驗了一下求職過程。

記者在社交平台隨機檢索相關內容,與一家名爲“紅杉互惠家政”的機構在後台取得了聯系,隨後,該機構讓記者添加微信表示可以詳細溝通求職意向。

在和該機構工作人員微信聊天過程中,其主動透露“不繳納社保,工作地點是家庭,家庭沒有營業執照很正常,也不用納稅,薪資就是純到手的薪資”。

圖片說明:某機構工作人員向記者告知不繳納社保和不交稅

當記者問到薪資的具體數額時,該工作人員起先表示起薪只有8000元,而面對記者質疑網上顯示的“高學曆可以月入上萬”“上不封頂”等詞是否爲噱頭時,工作人員立馬改口,稱起薪可以給到16000元左右,直接翻倍。

記者調查發現,這些機構基本上都是在社交平台發一些謹防上當受騙的筆記來引流,想要挖掘“兒童成長陪伴師”求職者的甚至比家長都多。

除此之外,“中介抽成”在這個行業裏也很常見。記者面試的另一家“菲凡國際家政”向記者詳細介紹了抽成規則:“服務費是第一個月工資的20%,簽了合同,如果沒有做滿一個月,那就按實際工作時間占一個月的比例退還服務費。”

此外,記者在面試時發現多家機構要求求職者提供英文自我介紹視頻,一家機構更是直言這行學曆只是一方面,重要的還是看英語口語以及經驗。

從業者講述:有人像傭人,有人月薪4萬,有人發現賺錢很難

“兒童成長陪伴師”雖然還是一個很多人都沒聽說過的比較新穎的職業,但早已有不少人提前入局。

“網上說工作收入上不封頂太誇張了。”來自上海的辛辛(化名),是一位月薪4萬的“兒童成長陪伴師”。在這之前,她曾是一名有著十多年工作經驗的“教培人”。截至目前,她只服務過一個家庭。

00後海歸苗苗,則是不久前才選擇加入這個行業。在她看來,這份工作更像是去做傭人。她表示,除了輔導功課之外,自己還要負責兒童的起居工作。

Laura告訴記者,“兒童成長陪伴師”賺的就是20%的人的錢,因爲這些人掌握著80%的財富,所以才能給“兒童成長陪伴師”開出高薪。此外,這份職業面對的孩子其實也是有年齡限制的,“一般在2到10歲。”

作爲一家專門提供“兒童成長陪伴師”業務的公司,Laura向記者透露出他們的招聘標准:首先就是學曆,能接受的就是本科及以上。此外,英語口語能力也是必須,很多求職者雅思成績都在7分以上。

圖片說明:雇主與Laura溝通成長陪伴師的反饋

專家解讀:把學科老師包裝成“兒童成長陪伴師”是在打擦邊球

面對這樣一份需要長時間和孩子打交道的教育工作,也有不少網友産生疑問,它是否是在打擦邊球,其實做的是學科教育?“兒童成長陪伴師”和“家庭教師”又有什麽區別?

對此,辛辛告訴記者,在她的工作內容裏,其實並不會參與到孩子的作業輔導,她更多想要傳授的是一些教育方法,“我覺得‘兒童成長陪伴師’更多是從根上去解決教育問題,用正面的語言去影響孩子。”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晖表示,兒童陪伴成長師目前並未列入人社部的相關職業目錄,因此並非一個官方認定的職業。該名稱可能由某些企業或個人自行使用,以滿足家長對于兒童成長陪伴的需求。由于缺乏官方規範,市場上可能存在魚龍混雜的情況,服務質量參差不齊。家長在選擇此類服務時需謹慎,避免上當受騙。

他建議稱,服務提供者應確保自己提供的服務對兒童成長具有積極影響,避免造成負面效果。對于未經過專業訓練的人,建議不要輕易以“兒童成長服務”的名義提供服務。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指出,有些機構把學科培訓老師包裝成爲“兒童成長陪伴師”,實際上是在打擦邊球,對學齡前兒童和小學生進行學科培訓是現在教育部門明確反對的行爲,“不能將家政服務當作學科輔導,更不能代替親子陪伴。家政服務的職責、學校老師的職責和家長的職責,這三者之間不能混淆。”

中國著名出國考試培訓專家、教學管理專家黃卓明則告訴記者,“兒童成長陪伴師”雖然是新生事物,但不能打著“兒童成長陪伴師”的幌子做學科教育,這是不能逾越的底線,不過可以承擔這個費用的家庭有限,目前來看影響範圍還是可控的。名頭不重要,重要的還是家長對孩子的陪伴。”

在Laura看來,很多人接觸這個行業,可能就是看了各種自媒體的宣傳,認爲是一個錢多事少的小衆高薪職業,“這個行業確實能幫助你快速實現財富的積累。但如果只是想要輕松,那麽千萬別來,任何一份你看上去不錯的高薪職業,背後一定有你想象不到的辛酸。”

來源:新聞晨報

0 阅读: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