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項研究表明,HIV感染者的確比普通人老得快

同基聲 2024-05-08 12:12:42

艾滋病患者接受抗逆轉錄病毒治療可以讓患者存活更長時間,不過,最近有研究顯示,艾滋病病毒可以改變人的免疫系統,增加患者發生年齡相關病症的風險。

“現在我們知道的是,艾滋病其實是一種炎症。我們可以控制病毒,但是患者還是會發生免疫系統紊亂和調控異常,這些異常與老年疾病有關,比如心血管疾病、骨疾病、癌症和糖尿病,”拉什大學醫學中心的免疫學和微生物學系主任Alan Landay說道。

現階段抗逆轉錄病毒治療(ART)已經相當成熟,在規範用藥的情況下,可實現控制病載、提高CD4計數,甚至可以把感染者壽命延長至與常人相當,但是感染者也可能提前面臨加速衰老的問題。

因此,一個歐洲研究就探討了攜帶HIV的人群是否會比實際年齡“更老”的問題。

研究簡介

研究納入了艾滋病相關合並症隊列(COBRA)中134名HIV陽性參與者,79名生活方式相似的45歲或以上的HIV陰性參與者,以及35名年齡相仿但沒有HIV、肝炎、梅毒和其他傳染病的獻血者。

研究中的所有HIV感染者均在接受ART,並且病毒載量控制在檢測不到(<50拷貝/ mL),中位CD4計數爲618(IQR:472至806)cell/ mm³的水平。大約1/3既往有艾滋病史。

該研究根據MARK-AGE研究選取了他們認爲最能揭示受試者衰老的10種生物標志物,運用線性回歸研究“年齡進展(生理年齡減實足年齡)”與HIV狀態/參數、生活方式、巨細胞病毒(CMV)、乙肝(HBV)和丙肝(HCV)之間的關系。

結果證實,HIV感染者生理年齡確實比一般人要大。

COBRA隊列參與者的年齡增長

研究結果顯示,HIV陽性參與者生理年齡比實際年齡大13.2 (95% CI 11.6–14.9)歲,相較于生活方式相似的HIV陰性參與者大5.5 (3.8–7.2)歲。

然而,年齡相仿且無相關合並症的獻血者生理上比實際上年輕7.0 (4.1 到9.9) 歲。

(a)COBRA隊列中HIV+參與者、HIV-參與者和獻血者的年齡增長(生物學實際年齡)(P s來自線性回歸);

(b)COBRA隊列中HIV+參與者、HIV-參與者和獻血者的年齡增長和實際年齡之間的相關性;年齡進展與實際年齡負相關(Pearson's r = -0.17,P = 0.08),年齡進展與HIV狀態/組無顯著相關性(P = 0.66)。

爲什麽HIV感染者會比實際“更老”?

雖然來自COBRA隊列的參與者均表現出生理年齡的增長,但HIV陽性參與者的增長明顯高于陰性參與者。這可能與合並感染以及曾經發生的免疫抑制和感染者服用ART藥物相關。

01

01 年齡增長的相關因素

病毒感染如CMV和慢性HBV等疾病以及CD4 +和CD8 +T細胞計數及其比例似乎與年齡增長有關。在調整HIV感染狀態的多變量分析中,慢性HBV、更高的抗CMV lgG以及CD8+ T細胞計數均與年齡增長相關。

合並感染其他疾病在感染者中很常見,感染後會對免疫系統造成損害。這些疾病可通過其慢性抗原刺激,誘導全身免疫激活,導致感染者免疫系統過早衰老。

02

02 與CD4最低值及藥物相關

在CORBA研究隊列中,HIV+參與者生理年齡增長與HIV診斷時間、ART持續時間及CD4+T細胞計數最低點低于200cell/ml呈正相關。當CD4+T細胞計數最低點低于200cell/ml時,感染者生理年齡會增加3.5(0.1-6.8)年。同時,每年使用沙奎那韋的人年齡會增加1.39(95%CI 0.71-2.07)年(P <0.001)。

研究表明,HIV感染者經曆的免疫缺陷與生理年齡增長相關。當感染時間持續增長而得不到治療時,會對衰老産生更大的影響。因此,感染HIV及罹患相關共感疾病後及早治療,減少病毒對免疫系統的傷害,才能真正地延長壽命,過上健康的生活。

03

小科普:實際年齡和生理年齡

實際年齡(Chronological Age)指一個人從出生後就開始計算的年歲。

生理年齡(Biological Age)是指人生理學上的年齡特點,生理年齡不等于實際年齡,生理年齡的高低,主要取決于個人的發育水平,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

近年來很多研究結果顯示,人體在感染HIV後會加速衰老。與未感染者相比,HIV感染可能會使個人的預期壽命縮短大約5年。因此,HIV感染高危人群應規律篩查,采取規律的抗病毒治療、積極幹預等措施。

“近兩年,國際權威期刊Cell子刊iScience和《柳葉刀-艾滋病》分別發表文章,稱人體在感染HIV後會加速衰老。與未感染者相比,HIV感染可能會使個人的預期壽命縮短大約5年。”

西南醫院感染病科朱研副教授表示,HIV感染者過早衰老的原因很複雜。根據最新研究發現,HIV對感染者的衰老具有“早期和實質性”的影響,在感染後最初幾年甚至更早時間,病毒就已經在基因水平啓動了加速衰老的過程。

朱研表示,延緩衰老首先就要做到早期診斷。

HIV感染高危人群應主動篩查,一旦確診HIV感染,立即在國家艾滋病定點醫療機構就診,啓動抗病毒治療。抗病毒藥物可以最大限度的抑制病毒複制,使病毒載量降低至檢測下限並減少病毒變異,重建免疫功能,降低異常的免疫激活,使患者獲得正常的預期壽命,提高生活質量。

其次,在接受規範的抗病毒治療期間,應遵醫囑定期複查,及時幹預衰老相關合並症如骨質疏松症、肝病等。

再次,改變不良生活方式。HIV感染者中吸煙、酒精和藥物濫用的比例較高。規律作息,堅持健康的飲食和運動,減少吸煙和酒精攝入,不但可以降低炎症水平,還能改善與免疫衰老有關的虛弱。

在一般人群中,運動和飲食的幹預已經被證明能有效延緩衰老,因此也建議將其納入HIV感染者的綜合管理中。

專家指出,亞臨床抑郁和焦慮在HIV感染者中很常見,心理壓力會顯著增加多種炎症因子的産生,對其心理狀態進行幹預和調節,加強社會支持和紐帶可以改善HIV感染者的身體機能和心理健康,提高治療依從性,降低炎症水平,延緩衰老。此外,改善腸道微生物組成、輔助抗炎藥物(專科醫生指導用藥)的應用也可能是該類人群有效延緩衰老的方法。

針對HIV感染,防範于未然最爲重要。如何預防HIV感染呢?朱研表示,目前雖無疫苗,但通過以下途徑,能有效預防HIV感染:避免高危行爲;及早發現感染者,及早抗病毒治療;對于面臨或已經發生HIV感染高風險行爲時,均可通過服用特定的藥物來降低HIV感染風險,即HIV暴露前/後預防。

0 阅读:2

同基聲

簡介:2004年8月成立防艾草根,防艾檢測感染者關懷.阻斷轉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