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第二十條》,這5部高分法律電影也值得一看,後勁十足!

第十區電影 2024-05-19 11:30:43

過年期間,電影《第二十條》的上映引發了全民對法律和正義的強烈關注。

這部聚焦“正當防衛”的法治題材電影,不僅收獲24.5億的票房,豆瓣也有超40萬人打出了7.6的高分。

其實法律故事一直都是影視創作裏的熱門題材,這類電影以其獨特的視角和敘事方式,讓普通民衆能對法律有更直觀和深刻的理解。

電影也讓我們意識到,法律並非冷冰冰的條文,而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是我們維護公平與正義的重要武器。

下面我推薦5部高分法律題材的電影,帶你感受法律的力量與魅力。

來看看你看過哪些?又最喜歡哪一部?

1、《毒舌律師》

豆瓣評分:7.5

主演:黃子華 / 謝君豪 / 王丹妮

上映年份:2023年

電影一經上映就打破紀錄,斬獲1.15億港元的票房,成爲香港本土票房最高的港片。

電影講述了一位律師爲彌補自己的過失,決心爲含冤入獄的當事人翻案,最終揭露真相並成功爲當事人洗清罪名的故事。

劇情設計緊湊而富有張力。故事情節跌宕起伏,充滿了意想不到的轉折和驚喜,最後的庭審高潮戲也十分出彩。

特別是主角林涼水的角色塑造,對應片名的“毒舌”形象,表面上不正經,但內心無比善良和正直。

影片也通過多個案件的交織和推進,展示了法律、正義和人性的複雜關系,讓觀衆對法律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和理解。

2、《辯護人》

豆瓣評分:9.2

主演:宋康昊 / 金英愛 / 吳達洙 / 郭度沅

上映年份:2013年

影片以已故前總統盧武铉曾在擔任律師時,負責釜林事件辯護的故事爲原型。

講述了沒有錢、沒有學曆、沒有背景的稅務律師宋佑碩經曆的改變其人生的五次公審。

這不僅是一部個人成長的故事,也是一部關于韓國民主運動的曆史電影。

宋康昊在電影中的表演被認爲是其演藝生涯中的高光時刻之一。他成功塑造了一個平凡但又勇敢的角色,展現了從被動到主動爲正義發聲的內心轉變。

不得不說韓國真的很敢拍,也拍出了很多改變法律的電影,例如《素媛》《熔爐》等等。

總的來說,電影《辯護人》無疑是一部深入剖析法律、正義和人性的佳作,強烈推薦!

3、《秋菊打官司》

豆瓣評分:8.2

主演:鞏俐 / 劉佩琦 / 雷恪生

上映年份:1992年

同樣出自老謀子的作品,這部電影獲得了包括第49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在內的多項大獎。

故事從秋菊的丈夫因與村長發生爭執,被村長踢傷要害開始。懷有身孕的秋菊,盡管面對村長的不肯認錯,但她堅信事情必須有個公道的解釋。

于是,她踏上了告狀的路途。從鄉政府到縣公安局,再到市裏,甚至最後告上了法庭,秋菊曆經波折,只爲給丈夫討個公道。

電影最後,村長幫助了難産的秋菊,秋菊也原諒了村長。但在孩子的滿月酒這天,當秋菊得知村長因傷害罪被拘留時,她感到深深的茫然和失落。

通過秋菊的故事,展現了農民對于法律知識的缺乏和對人情世故的依賴。

電影中的角色和情節雖然簡單,但意義深遠,成爲了中國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

4、《大衛·戈爾的一生》

豆瓣評分:8.6

主演:凱文·史派西 / 凱特·溫絲萊特 / 勞拉·琳妮

上映年份:2003年

這是一部深入剖析死刑制度以及司法公正的電影。

原本受人尊敬的大學哲學教授大衛·戈爾,因被控謀殺面臨死刑。在死刑前的采訪中,女記者貝茜對法庭的審判産生質疑,她決定親自調查事情真相以還大衛清白。

隨著調查的深入,貝茜發現了大衛與康斯坦絲以及另外一個朋友之間達成了協議,他們決定共同策劃一場自殺以抗議死刑的存在。

這部電影通過展現大衛·戈爾的一生,引發了觀衆對于死刑制度、司法公正以及生命權的深刻思考。

時至今日,美國仍然未就是否徹底廢除死刑達成一致,一些州和地區已經廢除了死刑,一些州仍然保留死刑。

5、《十二怒漢》

豆瓣評分:9.4

主演:亨利·方達 / 馬丁·鮑爾薩姆

上映年份:1957年

提到法律題材的電影,這部《十二怒漢》一定是繞不過去的,因爲實在太經典了

電影也被衆多國家翻拍過,包括內地版本《十二公民》也強烈建議去看,豆瓣也高達8.4分,啥時候見過國産翻拍片有這麽高的分數過。

雖然是1957年的電影,場景也只是一個房間裏,但你完全不會覺得枯燥乏味,因爲劇情實在太精彩了。

一名來自貧民窟的男孩被指控謀殺生父,案件看似鐵證如山,而擔任此案陪審團的12個人需要在案件結案前于陪審團休息室裏討論案情。

起初,大多數人認定男孩有罪,但其中一人對案件懷有疑問,他憑借耐心與毅力,逐一說服其他陪審員推翻原意,重新審查案件的證據和細節。

最終,經過激烈的辯論和深入的思考,陪審團成員們達成一致,爲這起幾乎已成冤案的判決平反。

電影探討了美國司法制度的缺陷與不公,也引發觀衆對正義、責任和人性的深思。

全文完。

0 阅读:19

第十區電影

簡介:盤點影視,拯救片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