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職人員如何研究企業?

職場學學學 2024-03-31 10:22:30

産業是森林,企業是樹木,企業構成産業。

企業是市場主體的主要組成部分,是社會財富的主要創造者,公職人員的工作很大一部分是服務企業。

在工作中遇到一個新的企業時,作者認爲可以從以下方面來研究分析這個企業。

一、企業性質

不同性質的企業,其成立和管理所依據的法律法規是不同的,在管理和運行上就會呈現出不同的特點。

從組織形式來看,企業主要有: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公司制企業(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全民所有制企業、集體所有制企業。

從産權屬性來看,企業主要有:民營企業、國有企業、外資企業、混合所有制企業。

國有企業按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層級,又有中央企業、省屬企業、市屬企業、縣屬企業等。

在我國現行體制下,國有企業主要由各級國資委或財政部門監管。

對于民營企業,各級工業和信息化部門一般都設有中小企業局,專門服務中小企業。

二、組織架構

在經濟活動中,企業本身可以作爲主體成立下屬企業,形成母企業、子企業、孫企業等層級。

對于一個企業的組織架構,往上要看其産權構成,是由哪些個人或組織成立的,實際控制者是誰,往下要看其控股或參股的企業,有多少子企業。

在企業管理中,子企業的生産經營要受母企業的控制和影響,母企業要統籌管理子企業的生産經營活動,實現整個企業的一體發展。

企業一般通過項目建設實現建立或擴張,一個新項目的建成投産就是一個新公司的成立。

三、盈利模式

企業的盈利模式,即這個企業是怎麽賺錢的,是賣什麽産品,還是提供什麽服務。

國家標准《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把所有的經濟活動分爲97個大類,分屬采礦業、制造業、建築業、批發業、零售業、金融業等門類。

大部分小企業可能只生産一種産品,但很多大企業,行業跨度很大,生産的産品種類很多。

現代社會,隨著商業模式的創新,經濟活動中的盈利模式越來越多樣化。

四、規模體量

一個企業的規模大小主要看企業的營業收入、資産總額、注冊資本、職工人數等指標。

五、經濟效益

一個企業的經濟效益主要看一利五率,分別是:利潤總額、資産負債率、營業現金比率、淨資産收益率、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全員勞動生産率。

企業是“風險事業”,只有不斷迎合變化的市場需求,才能生存下去。

0 阅读:4

職場學學學

簡介:助您:提高工作能力,贏得事業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