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錯步步錯?最賺錢的新勢力大裁員,理想難“理想”!

汽車大事記 2024-05-17 20:30:10

近日,多家媒體報道稱,理想在“五一”假期後啓動了新一輪的員工優化計劃,整體優化比例將超過18%。而據理想汽車2023年的財報顯示,理想汽車近3.16萬人,按照優化比例來算的話,此輪優化或涉及超5600人。

曾因“發了4-8個月年終獎”而羨煞一衆打工人的理想,如今卻要裁員超5600人,表面熱鬧的汽車市場,如今內裏卻全是寒氣,24年的理想似乎難以“理想”了。

事實上,理想的裁員風波早有苗頭。4月初,疑似有理想員工爆料稱,理想目前新offer全部暫停審批,並且全部預算縮減30%以上,下一步將會進行裁員。

盡管當時理想對該信息進行了否認,但結合目前的消息來看,當初的傳聞也並非空穴來風。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裁員風波中,有三個部門是“重災區”。分別爲銷售服務運營部、招聘部和智能駕駛部門。其中去年擴張近50%的智駕團隊,會縮減至1000人以內。

衆所周知,智駕一直是理想的短板。前段時間甚至還有一輛理想L9在開啓輔助駕駛後,誤將高速公路上的廣告牌當成真車,急刹後至追尾。同時,去年4月份理想的城市NOA年底落地百城計劃也進展緩慢。此次砍掉自駕團隊的舉動,或許也是理想對自動駕駛技術研發路徑的重新規劃。

如果說在智駕領域的失利讓理想擦破了點皮,那純電領域的慘敗或許才是理想裁員真正的導火索。

3月1日,理想汽車正式發布旗下首款純電産品——理想MEGA。這款被李想譽爲“理想汽車的下一款爆品”、“有信心成爲50萬以上銷量第一”的車型,卻在上市後遲遲未公布其訂單情況。

而後在二手平台上,也出現了不少關于理想MEGA的轉讓訂單,而理想MEGA也因其造型從而陷入了一段時間的網暴中,理想汽車的股價也隨之下滑。

隨後李想也發布了全員信,複盤反思了理想MEGA出現的問題,本以爲MEGA風波會就此平複,但沒想到在此次被曝出裁員的前一天,理想汽車卻因證券欺詐案于近日被投資者集體訴訟至法院。

在此次訴訟中,投資者指控理想汽車此前在推出首款純電MPV理想MEGA時,誇大了終端市場需求和自身運營能力,給出了不切實際的銷量預期,可能會對公司的財務和股價産生重大負面影響,因此理想被指存在重大虛假和誤導性。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裁員和訴訟的陰影籠罩在理想汽車上空,這個2024年,理想注定過的不輕松。

2023年的理想是充滿高光的一年,全年累計交付超60萬輛,成功登頂新勢力銷量榜首。與此同時還迎來了首個盈利年,靠著一年的利潤就填平了之前5年的累計虧損,羨煞一衆新勢力車企。

但進入2024年,連續三個月被問界奪走銷冠頭銜,加上首款純電産品失利,讓理想整個品牌口碑直線下滑。

或許是害怕L系列被波及,理想在今年4月份開啓了首次官降,同時也將今年的銷量目標從原來的80萬輛下調至56萬-64萬輛。

但好在,L6的上市幫理想挽回了一些顔面。

在4月18日至5月5日的18天首銷期內,理想訂單量超過41,000輛。而4月份,理想L6也交付了2381輛。因此在5月份的前兩周,理想都不出意外地拿下了新勢力銷量冠軍。

盡管有所好轉,理想所面臨的壓力並沒有減退。在增程市場中,問界的沖擊顯而易見,而小米的下一款SUV車型也被曝出可能是增程車型。隨著更多競爭對手的加入,理想的挑戰也正不斷增大。

寫在最後

此次理想的大規模裁員並不意味著理想就完全陷入了危機,起碼從銷量上來看,理想依舊是“山大王”。

至于智駕團隊,去年年底就有媒體曝出理想汽車啓用了自動駕駛公司輕舟智航爲智駕供應商,協助高階智能駕駛功能在Pro版車型落地。那此次智駕團隊的裁減,似乎也變得合理起來。

但對于理想來說,目前的所作所爲並不是最優解。如何沖擊更高的銷量,面對市場的內卷,都是理想該思考的問題。

0 阅读:159

汽車大事記

簡介:汽車圈這些有趣有料的事,你都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