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資曆老卻沒參加授銜,兒子問原因,他:蘇聯與我同職務的是元帥

曆史門前小個子 2024-05-05 12:09:40

1948年11月,周恩來接見時任華北軍區副司令員滕代遠時告訴他,黨中央決定要他做首任鐵道部部長,滕代遠二話沒說,當即同意,就這樣,他成爲了老同志中第一位從軍隊戰線轉轉移到經濟戰線的同志。

滕代遠離開了軍隊,自然也在1955年時失去了授銜的機會,對此,很多人都覺得惋惜,

確實如此,紅軍時期,滕代遠曾任紅一方面軍副總政委,級別只比毛主席低一級,後來他還做過紅三軍團政委,八路軍參謀長以及華北軍區副司令員等,無論在任何時期,他都是我軍中的佼佼者。

那麽,對于沒有授銜,滕代遠是怎麽看待的呢?

建國後,賀龍說過一句話:“湘西自古出人才,譬如粟裕,滕代遠。”

在賀龍的心中,滕代遠的地位,完全是和粟裕對等,粟裕我們都知道,解放戰爭時期無人能比的大功臣,這也造就了他的一世英名,但是從實際上來說,滕代遠的資曆要比粟裕老的太多。

早在1925年時,滕代遠就加入了中國共産黨,那時候他21歲,由于能力較強,爲人聰慧,所以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內,滕代遠就先後做過青年團平江縣委書記,湖南省農民協會委員長,湘東特委書記等職。

而在滕代遠的革命人生中,對他有較大影響的,則是平江起義。

彭德懷當時是湘軍中的一名團長,他雖然是舊軍隊出身,但是他對共産黨非常仰慕,在共産黨員段德昌的引導下,他的部隊也開始了新式訓練,完全不同于軍閥部隊。

1928年彭德懷秘密入黨,而此時已經大革命失敗,全國處于“白色恐怖”時期,爲了給敵人震懾,彭德懷決議在平江縣城領導起義,爲此,他請求黨組織援助。

隨即,滕代遠,黃公略等共産黨員便來到彭德懷的隊伍中,與彭德懷秘密商議起義的細節。

1928年7月22日,平江起義正式爆發,這次起義的規模雖然不如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大,但是在我黨的曆史上,也影響不小,因爲從這支起義隊伍中,也走出了許多開國將領,譬如上將李聚奎等。

平江起義給了敵人重重一擊,敵人並不死心,隨即派大部隊卷土重來,爲了保存革命力量,彭德懷與滕代遠,黃公略等人商議後決定率主力前往井岡山,尋求與紅四軍的會師,其余的隊伍則由黃公略領導打遊擊。

同年12月,曆經千辛萬苦後,彭德懷,滕代遠帶著部隊來到了井岡山,自此,滕代遠開啓了自己軍事革命生涯的高光時期。

平江起義隊伍後來整編爲了紅四軍的一個團,彭德懷,滕代遠倒是沒有留在這個團任職,而是分別擔任了紅四軍的副軍長及副政委,也就是說從那個時候開始,彭德懷,滕代遠兩人就已經開始與毛主席共同指揮戰鬥了。

到了1930年,紅軍發展較快,因而中央蘇區的紅軍成立了紅一方面軍,朱德任總指揮,毛主席任總政委,彭德懷則是擔任了副總指揮,而滕代遠,則成爲了副總政委。

這個職務,成爲了滕代遠一生中最高的成就,因爲在當時,他只比毛主席的級別低一級。

之所以說滕代遠在我軍的資曆較老,地位較高,其中一個原因便是因爲他曾擔任過紅一方面軍副總政委,那個時候,林彪,聶榮臻,陳士榘等人可謂都是他的下屬。

如果按照這個情況發展下去,滕代遠完全是有授予元帥軍銜的可能性,只可惜的是,在1934年時,滕代遠卻是離開了紅軍隊伍,前往蘇聯學習,至此,滕代遠也失去了我黨最重要的一次經曆,即長征。

在蘇聯,滕代遠待了三年,當他再次回到延安後,全國抗戰已經打響,初到延安,雖然幾年未見,但是毛主席對他還是很信任的,當即安排他做了中央軍委的參謀長。

參謀長雖然在部隊中不是軍事主官,但是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毛主席要滕代遠擔任軍委的參謀長,也足以看出毛主席對他的器重。

在此任上,滕代遠兢兢業業,爲抗戰最後的勝利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之後,他又相繼擔任了抗大總校副校長兼副政委等職。

抗戰全面勝利後,滕代遠開始了新的工作,即協助周恩來與國民黨談判,很多明眼人都能看出來,蔣介石進行的“談判”,其實都是“陰謀”,後來果不其然,蔣介石命令國民黨精銳部隊率先向我軍的中原地區發起了猛攻。

此時談判也毫無意義,滕代遠遂回到了部隊,曆任晉冀魯豫軍區副司令員,華北軍區副司令員等職。

滕代遠的軍事生涯中,自從他離開中央蘇區到蘇聯以後,他再回國任職時,就沒有再擔任過軍事主官,大多數都是協助其他領導,無形中,滕代遠的地位低了很多,甚至有很多當年他的老部下,在這個時候職務都要比他高。

1948年,周恩來調滕代遠擔任鐵道部部長,滕代遠因而結束了自己幾十年的征戰生涯,雖然滕代遠離開了軍隊,但是黨內的老同志對他都很照顧。

在鐵道部召開第一次會議上,朱德親自來爲滕代遠站台,還稱他爲“將軍大老板”,這短短五個字,足以看出滕代遠在軍中的地位,是相當重的。

時間一晃,便到了1955年,我軍開始了第一次授銜准備工作。

根據有關部門的統計和評級,滕代遠的名字毫不誇張的出現在了大將名單中,比李先念,譚震林的名字都要靠前。

只是後來由于毛主席的堅持不要大元帥軍銜,其他在地方工作的同志也就紛紛辭掉了軍銜。

滕代遠沒有授銜,多年後,他的兒子問其原因,並問如果他參加授銜的話,能夠授予什麽銜,滕代遠告訴兒子說:“蘇聯與我同職務的 鐵道兵司令員軍銜是元帥。”

雖然沒有參加授銜,但是滕代遠依然是兢兢業業工作,直到臨終前,他依然用顫抖的手爲孩子們留下了最後一筆精神財富,他揮筆寫下兩字:服務。

0 阅读: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