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個勞動力養一個退休老人!現收現付制的養老缺口誰來“填”?

一垛爸 2024-04-09 20:18:38

養老問題作爲社會的民生大事,關乎著每一名老人的晚年幸福,也是年輕人未來老了之後的保障參考,不過隨著我國進入人口老齡化後,對退休年齡和退休金上不斷發生爭議。針對這個問題,一輩子都在研究養老問題的清華大學醫療管理學院教授楊燕綏,在近日接受的采訪中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想要解決養老問題,就要先知道我們的問題出在哪裏?根據楊教授的介紹,目前我國施行的養老制度是從1997年開始的,當時我們學習了一個德國的模式,通俗講就是現收現付,把年輕人繳的養老金給退休老人發養老金。但這其中涉及一個問題,就是在養老制度剛執行時,我國爲那些工作了幾十年的工人們施行了視同繳費,他們成了第一批享受養老金的人,可當時養老金才開始繳納,所以給他們那批人發的養老金屬于是提前預支,這也爲後人留下了一筆“空賬”。

2010年,我國頒布了《社會保險法》,要求無論是國企還是外資企業都必須給員工繳納養老保險,職工代扣代繳,相當于強制給大家上了養老保險,就是爲了一邊填補之前的“空賬”,一邊繼續現收養老保險,現付給退休老人養老金,可這種養老制度的缺點也慢慢暴露的出來,就是它對人口結構的要求比較高。回想養老制度剛開始執行的時候,7個勞動力繳納養老金,一個退休老人領取,因爲當時人口結構還相對年輕,但當社會進入老齡化後,這種養老制度就開始“吃不消”了。

2000年,我國人口開始進入老齡化,當時我國65歲以上的老人占到總人口的7%;2021年,我國人口進入中度老齡化,65歲以上的老人占到總人口的14%;直到這個時候,我國還能做到5個勞動力來供養一個退休老人,不過這5個人勞動力中還包括了上學的學生。如今的社會,我們是2.5個勞動力在支撐一個老人,而到了2032年,我國將正式進入高度老齡化,那時每兩個勞動力就要承擔供養一個老人的重任。

爲此楊教授表示,現收現付制的養老制度,隨著我國的人口結構變化已經發生了改變,現在是領退休金的人越來越多,繳納養老保險的人越來越少,針對這個問題缺口,目前也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前段時間垛爸也看到了《柳葉刀》子刊發布的一個結果調查,其中顯示到2035年國人的預期壽命有望達81.3歲。按理說國人壽命的增長,應該是對民居生活條件越來越好,醫療水平越來越高的最好體現,可這同時也給養老和醫療帶來了巨大挑戰。

2023年,中國出生人口僅爲902萬人,連續7年減少。人口出生率爲6.39%,人口死亡率爲7.87,人口自然增長率爲-1.48%,要是根據現在的人口推算,25年後的新生人口是不是最多只有450萬了?那時候1個勞動力可能要養兩個退休老人。

所以現在有延遲退休的提議,作者認爲並不是空穴來風,專家們在積極想辦法應對。另外我們也可以借鑒一下其他國家的養老制度,畢竟人口老齡化是每個國家都在發生的問題,只不過每個國家的人口結構不同,完全借鑒不一定適用中國。

不知道這道世界難題,大家認爲應該怎麽解呢?

0 阅读:5

一垛爸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