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反補貼調查會惡化中歐貿易關系嗎?

慧顔蘇蘇 2024-05-09 07:40:40

中國並非唯一在實施産業補貼措施的國家,全球已然進入了一場你追我趕的補貼競賽和針鋒相對的相互報複當中。

今年將是中歐經貿關系不平靜的一年。從去年10月正式啓動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到今年對中國中車、中國風力渦輪機供應商和中國醫療器械采購展開的調查,再到對在歐中國安檢設備企業的突然搜查行動,歐委會最近針對中國企業采取的行動密集而強勢。再加上,時隔六年之後,歐委會發布了第二份關于“中國經濟扭曲”報告,比上一份報告比起來,這次報告不僅篇幅更大,也添加了半導體和清潔技術等行業,這和歐委會在電動汽車和風力渦輪機采取的一系列行動相契合。更嚴重的是,這部報告相當于一份鼓勵歐洲行業申訴中國相關行業傾銷行爲的操作指南。

而針對中國電動汽車進口的反補貼調查正在進行時,更高的關稅似乎也越來越迫近。據媒體Politico 5月2日報道,歐盟貿易專員東布羅夫斯基斯在采訪中表示調查正在“推進”當中,並稱下一步行動有望在今年夏日之前展開。

去年,中方已經表達了對該起反補貼調查的強烈不滿。中方認爲該調查措施是“赤裸裸的保護主義行爲”,將嚴重擾亂和扭曲包括歐盟在內的全球汽車産業鏈供應鏈,並將對中歐經貿關系産生負面影響。

一方面,中國出口,尤其是包括新能源汽車在內的新能源産品出口正在經曆繁榮;另一方面,在某種程度上,它被視作來勢洶洶,甚至來者不善,俨然某種外來物種的入侵。爭議主要集中在産業補貼和過剩産能。歐委會懷疑,中國産品的價格優勢並非來自其自身的競爭力,而是來自于政府補貼。這也是包括電動汽車中國進口反補貼調查在內的一系列行動的主要議題。至于過剩産能,西方指責,中國正在轉移國內的過剩産能,沖擊其他市場。總之,歐盟市場覺得自己強烈感受到了來自中國的沖擊。

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ifw)的一份關于中國産業補貼數目與規模的研究報告如此描述來自中國的沖擊:中國在光伏和電池生産中已經獲得了世界領先地位,也在包括電動汽車和風力渦輪機在內的其他綠色技術領域尋求同樣的成功,而大幅補貼是中國政府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手段,由此引發了來自西方的激烈批評。

該研究報告稱,政府補貼在中國無處不在。2022年,超過99%的在中國的上市企業都接收到了直接補貼。總體上來說,中國的政府補貼力度要高于歐盟國家和經合組織成員國的好幾倍:保守估計,至少三到四倍,而在一些更全面的研究中,該差異甚至高達九倍。

中國並非唯一在實施産業補貼措施的國家。甚至,全球已然進入了一場你追我趕的補貼競賽和針鋒相對的相互報複當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年初的一份關于各國補貼貿易溢出效應報告表明,在全球範圍內,産業政策和補貼正在回歸,比較顯著的例子有美國的《降低通脹法》、歐盟的“歐洲綠色協定”等。而且,越來越多的政府補貼湧入制造業。無論是出自經濟驅動因素,比如增加供應鏈韌性,還是出于非經濟考量,比如國家安全,這些幹預都對經濟産生明顯的影響。即使不直接和貿易明確相關,但是一國的政府補貼也會以不同的程度影響到國際貿易流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另一份報告也指出,一些國家的産業補貼讓另一些國家提高了警惕,並十分擔憂自身在經濟和國家安全上的損失,從而進行了針鋒相對的報複行爲。來自中國、歐盟和美國最近的數據表明, 當一個大型經濟體對某一産品的補貼行爲,另一經濟體在一年之內對同一産品作出補貼回應的平均可能性爲73.8%,當然,補貼引發進口限制措施的概率也不低。

再回到歐盟可能針對中國産品提高關稅的具體話題。綠色出行非營利組織Transport & Environment的茱莉亞•坡利斯卡諾瓦(Julia Poliscanova)主張以不導致貿易戰的方式來提高關稅,並主張貿易政策應當在歐盟的綠色産業戰略中起到更加戰略性的作用。在電動汽車進口上,她建議將關稅由目前的10%提高到至少25%,一方面可以增加歐盟的額外收入,歐盟可以將這筆資金投入到建設本土清潔技術供應鏈當中,另一方面也不會阻擋中國企業來歐投資建廠的步伐,也從而有助于實現供應鏈本土化和加速綠色轉型進程。

而在前文所提到的中國産業補貼數目與規模的研究報告中,幾位經濟學家建議歐委會利用這次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的機會,與中國進行貿易談判,說服中方放棄對歐洲造成特別不利的補貼,而不是提高關稅或進行貿易限制。

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貿易專家羅爾夫•朗哈默(Rolf J. Langhammer)在解讀中國出口的驅動因素時稱,中國的雙循環戰略在現實中遭遇挫折,國內需求低迷,中國不得不調整戰略,相比較其內循環,外循環得擔當重任。在他看來,中國目前的通縮和消費觀望狀態,會導致中國陷入依賴出口市場的危險局面,而唯一一個仍然對中國保持開放的、適合中國産品的市場就是歐盟,在這個角度上來說,歐盟的議價能力和談判立場得到了提升。在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的經濟學家們看來,中國在綠色技術上的優勢,國內目前並不樂觀的經濟形勢,以及與美國的緊張關系,使得歐盟有機會在與中國的貿易談判中取得成功。

在最近的一次産業補貼話題討論會中,我曾向羅爾夫•朗哈默提問,問歐委會近期對中國企業密集啓動調查這一背景如何影響中歐可能的談判形勢,他表示“很難說”。朗哈默同時指出,歐委會試圖通過對中國個別企業施加壓力,以獲取他們准確的成本結構信息,就像過去的時間裏,歐盟采取的反傾銷措施那樣,不針對整個中國,而是某些個別企業,這些企業需要明確說明他們的成本細節是怎樣的,以及獲取了哪些補貼。“如果中國企業積極合作,則會走向談判,如果中國企業不合作,那我們會認爲,他們在試圖隱瞞什麽。” 朗哈默補充道。

提高關稅的贊成者們和歐委會都清楚,即使高關稅可以讓歐洲企業獲得暫時的喘息機會,最終起決定作用的還是,歐洲企業如何真正提高自身競爭力。

0 阅读:7

慧顔蘇蘇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