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民:不要帶著偏見看姜昆,嫁給他45年,我從未後悔過

胖月追星記 2024-05-14 18:30:53

1998年,姜昆從福利院中帶回一個瘦骨嶙峋的小男孩,他給孩子取名爲姜河。

事情一經媒體曝出便引發了巨大的社會爭議。

“震驚!這位老藝術家光明正大領私生子回家。”

“誰能想到姜昆居然把私生子帶回家。”

聽聞新聞媒體的報道,遠在異國的妻子李靜民雖不敢置信,但還是決定回家一探究竟。

當她推開房門的那一刻,臉色霎時間變成灰色,扶著門的手止不住地抖,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幾經解釋李靜民才知道這是姜昆收養的孩子。

二十多年的陪伴,李靜民早已知道丈夫的爲人,在她的心目中,姜昆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也許是年少時許下的誓言,也許是妻子多年的陪伴,姜昆對李靜民的愛如潺潺流水。

正因如此,李靜民才會在節目中深情流露:“嫁給他45年,我從未後悔過。”

01

秘密開展的地下情

自小對相聲感興趣的姜昆,在機緣巧合下成爲了一名知青,當知青的歲月裏,他遇見了17歲的李靜民。

兩位富有遠大抱負的青年一見如故,一個能說會道一個載歌載舞,他們聊人生、聊理想。

感情也在這其中逐漸加深,慢慢地姜昆和李靜民墜入了愛河。

年輕時的姜昆與李靜民

可隊裏明文禁止青年人談戀愛,于是倆人便以自己獨有的方式相處。

表演時如正常朋友一般溝通、交流,任誰看了都想不到,這兩位青年居然在進行著地下情。

姜昆和李靜民就這樣在暗地裏進行了八年的戀愛,直到姜昆進入廣播藝術團兩人才得以像正常情侶般相愛,並領證結婚。

姜昆夫婦與女兒

婚後的日子很充實,1979年李靜民爲姜昆生下了一個健康的女嬰,姜昆爲其取名爲姜珊。

女兒的到來讓姜昆意識到自己肩上的擔子變重了。

一天晚飯過後,在與妻子的閑聊中,姜昆向李靜民表達了自己對未來的打算:“老婆,我想去外地打拼一下,爲了女兒,也爲了你。”

李靜民聽聞丈夫的想法,深知他是想給自己博得一個好的生活,沒說多的話,只告訴姜昆別累著自己。

李文華與郝愛民(左)在台上演出

就這樣姜昆在師父馬季的引領下前往北京發展,只是在離開的那天,有一位母親抱著懷中襁褓孤零零地站在站台上目送火車的離去。

誰知這一分別便是好幾年。

這些年,每當看到萬家燈火通明的時候,李靜民的眼中總會浮起一絲羨慕的神色。

但她對姜昆從未有過抱怨,李靜民只把對丈夫的思念通過書信的方式傳達。

姜昆也思念著李靜民,只可惜功不成名不就的,他也沒好意思把妻子接到身旁,只能每天前往信箱看看有沒有妻子寄來的信。

兩位癡情人就這樣通過一個小小的郵箱來維系感情,看著妻子寄來的女兒照片,姜昆的臉上瞬間便鋪滿了笑容。

好在姜昆很快就混出了名堂,他的事業有了起色,經過師父馬季大力培訓下,他成功登上各種舞台來展現自己。

最終姜昆在1983年第一屆春晚中大放光彩,接下來幾年的春晚,觀衆朋友們幾乎都能看到姜昆的身影。

姜昆、劉曉慶、王景禺商討主持首屆央視春晚

爲了讓女兒得到好的教育,讓妻子過上好的生活,功成名就的姜昆把妻女接到了自己的身邊。

這時,李靜民知道自己沒看錯人,她以真心待姜昆,姜昆也以深情回應自己。

姜昆事業發展的同時,他們的女兒姜珊也長大了一些,看著舞台上表演的爸爸,姜珊很是羨慕。

人小鬼大的姜珊讓媽媽教她表演,曲藝說唱出身的李靜民在表演上雖有涉獵,但遠不如姜昆。

對姜珊進行了一番“哄騙”後,開始教她唱歌,誰知姜珊的音樂天賦不淺,一首歌只要教一遍就能獨唱。

多年的培訓加上姜珊的音樂天賦,很快她就在音樂上有傑出的表現,姜珊覺得自己是音樂天才。

只可惜一直沒有機會表現自己,這使得姜珊很是懊惱,她開始纏著姜昆,經常吵著鬧著要上台展示自己的音樂天賦。

每次姜珊的撒嬌,李靜民都看在眼中,幸福感在此刻也是急速飙升。

拗不過女兒的姜昆無奈地答應了她。

誰知道姜珊這一展示便在圈內出了名,觀衆們爭相爲這個年僅十歲的小女生鼓掌喝彩。

姜珊沉浸在這種被人喜歡的氛圍中,慢慢地,她沉迷于名利,一心只想入圈發展,對學業提不起半點興趣。

那天,姜珊一臉無所謂地從學校拿回了排名倒數的成績單,一向溫文爾雅的姜昆罕見發了脾氣:“明天開始,你就不要再唱歌了,趕緊給我回學校好好上你的學。”

姜珊一臉委屈,覺得父親這是在斷送自己的美好前程。

李靜民雖心疼但也沒說什麽,因爲她知道一味地縱容孩子只會害了孩子。

這時候的姜珊正值青春期,叛逆的她一氣之下獨自一人前往外地尋求發展,可惜還是被姜昆找回。

爲了不讓娛樂圈的名利影響姜珊學習,姜昆直接把她送往了國外學習。

可惜姜昆的用苦良心非但沒有被姜珊所理解,他的“壓迫”反而激起了女兒的反抗情緒,那段時間姜珊的內心對父親充滿怨恨。

無奈之下,李靜民站了出來,她主動前往國外陪女兒,同時也想緩和他們父女之間的感情。

只是沒想到再回國時,三口之家突然變成了一家四口。

02

一個可憐的孩子

成名後的姜昆保持著一份對社會的關懷,他時不時地就會去當地的福利院做慈善。

那年他如之前一樣參加了一場慈善活動,與以往不同的是在這場活動中姜昆遇見了一位八歲的小男孩。

小男孩名叫謝潭,是一位沒人要的可憐人,熱鬧的活動中唯獨謝潭沉默不語,獨自坐在小板凳上顯得格格不入。

姜昆的心中有所觸動,不忍見謝潭孤苦無依,便提出收養這個小男孩,于是他的家裏就此多了一位小男子漢,姜昆給他取名爲姜河。

得知消息的李靜民無比氣憤,她氣姜昆不和自己商量就私自收養了男孩,更氣他不顧自己的實際情況就做了這個決定。

李靜民擔心年近半百的姜昆和自己沒有精力照顧好孩子。

可姜昆卻認定要養這個孩子,只因孩子一口一個“爸爸”的叫得他滿心歡喜:“他只是個可憐的孩子。”

8歲的姜河十分懂事,他知道李靜民似乎不太待見自己,想到以往沒人疼沒人愛的日子,他的眼睛不自覺得濕潤了起來:“爸爸、媽媽,我想和你們一起生活,我不想離開這個家。”

李靜民見姜河可憐兮兮的樣子,雖有不情願但內心已經有了一絲松動。

“其實再養個孩子也不難,無非就是多雙筷子多個人罷了。”

最後,在姜昆的軟磨硬泡下,李靜民也只能同意,讓姜河和他們一起生活。

姜昆在這件事的處理上引起了李靜民的不滿,但孩子並未做錯什麽,他只是想要一個溫暖的家罷了。

李靜民盡管心中有些芥蒂,但已經接受了姜河就要做好一個媽媽該做的事,更何況姜河的嘴巴也很甜,每次見到她就會喊上一聲“媽媽”。

這件事也傳到了姜珊的耳中,對父親有過怨恨,可在姜昆領養姜河這件事上,她覺得父親很偉大。

爲了名利而放棄了對自我的提升,姜珊突然意識到之前的自己有些可笑,特別是與父親這一行爲對比。

之前姜昆給女兒打電話,她時常會選擇拒接,在見證了父親的偉大後,她也開始嘗試著給姜昆打電話。

父女倆的關系便在姜河到家之後慢慢緩和,姜珊甚至還經常邀請弟弟姜河來國外遊玩。

慢慢的,姜珊消除了自己曾經對父親的怨恨。

接下來的日子,李靜民和姜昆一同撫養這個身世可憐的孩子,可是這個從小在福利院長大的孩子只喜歡運動卻不愛學習。

這讓姜昆很是苦惱,好在他的朋友給姜昆提了個建議:“要不把他送去學雜技?”

姜昆仔細思索了一番,覺得這也算是一條出路,便把他送進了藝術學校。

姜河也沒有讓姜昆失望,學習雜技的日子裏,姜河夜以繼日地訓練,只爲了不讓父親和母親失望。

李靜民和姜昆也知道,這孩子的內心是多麽渴望證明自己,每次放假姜河都不回家,反而是留在學校裏繼續訓練。

有時,李靜民擔心姜河過得不好,還會前去學校看望兒子。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姜河練就了一身雜技本領,在姜昆的幫助下,他獲得了和父親同台演出的機會。

姜昆在場上以自己的節奏說相聲,而姜河便在一旁進行著雜技表演,父與子的表演剛結束現場立馬響起雷霆般的掌聲。

可惜,這樣幸福的日子沒有持續多久就被打破了,因爲每個被抛棄的孩子都想知道自己的親生父母是誰,姜河也不例外。

03

養子的選擇,姜昆的支持

雖然在姜昆家長大,但姜河的心裏始終忘不了自己的親生父母,姜河想知道他的親生父母爲什麽把自己抛棄,他要找到他們詢問清楚。

就這樣姜河開啓了尋親之旅,他的這一舉動在家裏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父親姜昆和李靜民能理解他,畢竟這是人之常情,夫妻倆給予姜河鼓勵還有一些幫助。

可是姐姐姜珊卻並不是那麽好說話,她覺得父母養育了姜河幾十年,這時候他卻要找親生父母豈不是忘恩負義。

姜珊當即從國外回來指著姜河鼻子破口大罵:“狼心狗肺的白眼狼”。

姜昆、姜珊

對此姜河沒做解釋,任由姐姐的謾罵,他只是想弄清楚自己的親生父母是誰,並沒有別的意思。

最後,盡管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可終究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他尋親一事也在屢遭失敗後放棄。

如今的姜河事業有成,也組建了自己的家庭,幸福的生活讓他對尋找親生父母已沒執念。

他現在只想盡自己所能好好孝敬爸媽,畢竟沒有姜昆和李靜民也就沒有今天的他。

有一次李靜民生病,姜昆忙上忙下的,白天忙工作,晚上就得立馬趕去照顧李靜民。

可惜女兒在國外無法及時過來幫忙,姜河得知後連忙放下手頭的工作,專程請假了幾天,回家照顧媽媽。

看到姜河的那一刻,李靜民哭了,她知道這麽多年的養育之恩沒有白費,姜河也不是姜珊口中的“白眼狼”。

後來事情傳到了姜珊那裏,那一刻她覺得這個弟弟還是挺不錯的,之前似乎是誤解了姜河。

此事罷了,家裏四人的關系越發和睦,大家都把姜河當成至親來對待。

姜河因姜昆夫妻倆獲得了家庭的溫暖,反過來看,姜昆看著自己養大的孩子心中也很欣慰。

這麽多年,他對孩子們付出了多少只有他的妻子李靜民知道。

在外人眼中,姜河是姜昆的“私生子”,在李靜民的眼中,姜河卻是姜昆給家裏帶來的一道曙光。

因爲姜河的到來,這個家庭的歡顔笑語變得更多了,同時他們夫妻倆也從養育姜河中學到了很多,更重要的是他們見證了一個生命的成長過程。

回顧姜昆的大半輩子,出身平凡卻以愛好而被全國人民所熟知。

出名之後並無不良嗜好,反而是盡自己的一些綿薄之力,給社會做貢獻。

爲了讓妻子李靜民過上好的日子,他願豁出一切,獨自前往外地拼搏。

李靜民與姜昆二人多年處于只有書信聯系的狀態,以那個時代常態來看,他們會有極大可能分手,但結果卻出乎意料,兩人對彼此都做到了不離不棄。

姜昆從一個普通兵團宣傳隊員到一名知名演員,地位差距的變化,沒有阻礙這段感情的繼續。

姜昆之所以能成爲大家的偶像,與其高尚的品德,堅強的意志是分不開的。

這也難怪李靜民會向外人說道:“嫁給他我不曾後悔。”

1 阅读:51

胖月追星記

簡介:明星不止星光萬丈,還有鮮爲人知的心酸往事